关于 《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潮热问题的探讨
2010-02-11胥筱云鲁法庭王雪梅
胥筱云 杨 梅 鲁法庭 何 丹 王雪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新世纪 (第二版) 《中医诊断学》是最新一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在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广泛使用。该教材在前一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强调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把握,但笔者在使用该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兹就教材中的潮热存在问题探讨如下:
1 关于“潮热”的类型。 “潮热”属于《中医诊断学》问诊部分问寒热中但热不寒的内容,关于潮热的概念现已获得学术界的公认,但潮热的类型在历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略有不同:邓铁涛[1]、郭振球[2]分为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三类;朱文锋[3]分为阳明潮热、午后或夜间潮热、身热夜甚三类,去除了湿温潮热,新增身热夜甚。湿温潮热是否应归入潮热的范围,这应从潮热的概念及湿温潮热的临床表现来考虑,各版《中医诊断学》对潮热的解释均是“指病人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因此界定是否属于潮热,主要应从有无定时发热或定时热更高的规律来看。湿温潮热,是湿温病特有的一种热型,其发热特点是“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符合潮热概念中“按时热势加重,有一定规律”的特点。所以,湿温潮热应当归属于潮热类型之一。
至于潮热分型的表述方法各本教材各有不同,新世纪(第二版)《中医诊断学》采用了以病机分类和临床表现分类表述,笔者认为应当统一为或以病机分类,或以临床表现分类,以利于阐述的一致性、规范性及易于理解掌握。如以病机分类,应为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气阴两虚潮热、瘀血潮热、热入营血等;如以临床表现分类,则应为日哺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午后及夜间潮热、身热夜甚等。
2 部分潮热类型的内涵应适当充实。从目前教材上的各类型潮热的内容来看,与中医文献中的相关记载相比较明显地显得单薄,知识点较少,对于学习者全面掌握各类型潮热提示的临床意义及根据所学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是不利的。如日晡潮热,教材上只提见于阳明腑实证,但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日晡潮热尚见于水热互结于胸胁之结胸证,治以甘遂逐水饮。如“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渇,日晡所小有潮热,従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陥胸汤主之。”也见于风湿痹阻证,投以麻杏苡甘汤。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21条所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因此恰当补充潮热各类型的内涵对于扩展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实属必要。
3 关于“潮热”一词的具体应用
在教材中湿温病与温病热入营分的潮热表述尚为具体而规范,如在“湿热蕴脾证”中表述为“身热不扬”;在“辨卫气营血证”的“营分证”及“血分证”中表述为“身热夜甚”,使学习者一见这特定名词,便能与前面所学的问寒热中相关潮热的内容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遗憾的是历年来各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潮热”一词在阴虚证中的应用都是笼统、不够具体和规范的,而在全本教材的瘀血证中则只字未提有潮热的表现。如在教材中出现的阴虚证、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肺肾阴虚证中没有一个证型未明确出现阴虚证特有的“午后或夜间发热”的描述,而一概以“潮热”代之,如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心烦,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心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少乏津,脉细数等。肺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或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少乏津,脉细数等。肝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痛,头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失眠、健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发热,午后颧红,小便短黄,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从上述举例看, 《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潮热“已成为阴虚证的必见证或代名词,潮热的内涵已被瘦身和混淆。如前所述,中医诊断学理论中的“潮热”由于病因不同,导致热势高低、出现及持续时间各异而有不同表现,因此它不是只指某一个类型或一种性质,而是包括了多种类型、多种表现及不同性质、如既有阴虚发热之虚,也有燥粪内结、瘀血、湿温之实,既可见于外感病,也出现于内伤病。所揭示的临床意义及对于治疗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凡涉及阴虚类证的发热只以“潮热”统一描述是不妥的,容易造成学习者的概念混乱、用词不规范及以后在临床工作中的辨证论治的失误。
[1]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郭振球.《中医诊断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朱文锋.新世纪 (第二版)《中医诊断学》[M].北京: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