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词框架“PP上”的形成及其所表语义的历史演变

2010-02-10陈全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方所介词语义

陈全静

(上海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

“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固定格式,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如方位词、连词、名词、准助词等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框架,称之为‘介词框架’”[1]138。本文讨论的介词框架“PP上”,指由前置介词加后置词“上”构成,使介词支配的成分夹在中间的一种介词结构。汉语中的“于……上”、“就……上”、“因……上”、“为……上”、“自……上”、“打从/自从……上”、“在……上”等都属于本文讨论的介词框架。介词框架是汉语中较特殊的一种句法现象,要深入考察汉语的介词框架,就必须从汉语史角度,分析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的形成过程、原因和机制。

一、介词框架“PP上”的形成

(一)“PP上”出现的时间。我们通过对先秦典籍的搜索,发现“PP上”在《诗经》中已见用例:

(1)茑与女萝,施于松上。 (《小雅·甫田之什》)

《左传》、《孟子》、《荀子》中也有用例:

(2)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宣公二年》)

(3)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孟子·卷一》)

(4)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

(二)“PP上”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观察可见以上的4个例句中“PP上”都能明确表达具体的方位意义,且都位于谓语动词的后面,其中的“上”均具有实在的方向意义,即“定向性”,是方位词。到南朝的《世说新语》中,“上”的方位义开始淡化:

(5)A.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

(《世说新语·卷中之下》)

B.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世说新语·卷上之上》)

A、B两句中的“‘於道上’和‘於道中’语义几无差别,都等于‘於道’”[2]131。“上”与“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位词,然而在A、B两句中意义差不多,这说明“上”与“中”的意义差别缩小。再如《敦煌变文集》中:

(6)在其阿娘腹内,令母不安,蹴踏阿娘,无时暂歇,忽居心上,忽至腰间……

(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句中“心上”实际等于“心里”,这说明“上”与“里”的意义差别也缩小了。上两例说明“上”与“中”、“里”出现了意义中和,“上”的意义开始虚化,再如:

(7)(路敬潜)授睦州遂安县令。遂至州,去县水路数百里上,寝堂两间有三殡坑,皆埋县令,潜命坊夫填之。 (张《朝野佥载·卷一》)

“去县水路数百里上”,“犹言离县城水路数百里的地方”。[3]5

(8)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每于百僚上二句,言经常在众同僚那里诵读杜甫的新佳句”[3]5,此时的“上”没有“上方、表面”之义,而是泛指处所。

(9)其净能在于侧近店上宿,忽闻哭声甚切。(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这里的“店上”也并不是指客店的上方,而是泛指住宿的地方。可见“方位词‘上’用在名词后面本来表示物体的表面或上方,后来它的意义虚化,泛指处所、范围或方面。多可释作‘这/那边,这/那里’”[3]5,并且可与“上”搭配的名词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如:

(10)过失推向将军上,汉家兵法任教虏。(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

(11)理上通明,与佛齐肩,事上通明,咸同诸圣…… (释静、释筠编《祖堂集·卷第九》)

(11)句中的“理上”、“事上”前的介词隐省了,我们都可以在其前面加上介词而意义不变。由上可知与“上”搭配的名词不再限于处所名词,还可与没有方位意义的抽象名词搭配,词汇性选择限制变小。

一是“上”与“中”、“里”的意义差别缩小,出现意义中和,二是搭配面扩大,可跟除处所名词外的其他名词搭配,尤其是可与没有方位意义的抽象名词搭配,三是最重要的,“上”的意义泛化,可泛指处所。据此,我们认为“上”已经由方位词虚化为了方所标记。

随着“上”的语义逐渐虚化,魏晋时“PP上”开始逐渐由谓语动词后移到谓语动词前,此时“上”就位于介词结构与谓语动词的中介位置了,在这一过程中另一重要变化发生,“PP上”中的介词P经常不用,如:

(12)譬之于蚁行磨石上……(魏征等《隋书·卷一九》)

(13)今日见我归家,床上卧不起……(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以上介词不用,“名词+上”仍可以表示方所,并且上两句中的名词“磨石、床”都不是表示方所的名词,这就说明“上”“可以独立地担当方所题元介词的功能,已接近于后置词的性质”[2]132。

从宋到清,“上”继续语法化,在发展中,它已不再限于标记处所,而扩展到表示原因、目的、对象、时间、议题、凭借等多种抽象关系,形成“从……上”、“就……上”、“因……上(头)”、“为……上(头)”、“将……上”“靠……上头”、“乘……上”等结构,如:

(14)后韦昭又且费尽气力,要解从那王业上去,不知怎生地。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15)……便当就那每日所接的事物上逐件穷究其中的道理。 (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

(16)为这上头,前年个与中书省、尚书省、御史台一同商量这军的体例来。(完颜纳丹等《通制条格·卷二》)

(17)因这般上头得那普天下欢喜的心,把祖先祭祀呵,也不枉了。 (贯云石《孝经直解·孝治第八》)

(18)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窦娥冤·楔子》)

(19)推拟照断,免配外州,将颊上刺个雀儿,教记取所犯事头也。

(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20)况且又是清早空心,乘饿头上,又吃得多了……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21)靠那逢迎钻于的上头,弄了几个钱。(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上述例句中表示原因、对象、时间、凭借等抽象意义基本上都由介词框架中的介词承担,“上”在大多例句中是可不用的,表示上述抽象意义的介词框架中“上”没有实在意义,成为了介词框架的标记。

综上可知,介词框架“PP上”中的“上”有由方位词向方所标记、介词框架标记发展的历程,实际上“PP上”中的“上”有三种(见图1):上1表具体的方所,有定向性;上2为方所标记,具有“泛向性”;上3为介词框架的标记,无实义。这三种“上”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正因如此,所以“PP上”也就可大致表示三种意义(见图1):PP上1表具体的方所,“……上面/上方/表面”;PP上2泛指处所,“……地方”;PP上3表对象、原因、时间、凭借等抽象意义。

图1 “上”与“PP上”的发展历程

到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继续发展,能够与更多的前置介词组成介词框架,表达更多样化的意义,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丰富、壮大介词框架,从而使得介词框架成为汉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特征。

二、“PP上”所表语义的分化

(一)先秦两汉时“PP上”所表语义。先秦两汉时与“上”结合的介词主要有“于/於、从、自、乎、诸、在”等,其共同构成的“PP上”主要可表示以下几种意义:A.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场所,如“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左传·襄公》)。B.表动作状况持续的场所,如“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C.表动作行为进行的起始点,如“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左传·宣公二年》)。D.表施事或受事因动作行为而到达或停留的场所,如“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史记·卷四三》)。E.表经由之处,如“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史记·卷二四》)。

在先秦两汉时期,“于”是一个高频多功能介词,在这一时期“PP上”主要表现为“于……上”形式,其相应也可以表达多种意义:动作发生的起始点,动作发生的场所,动作状况持续的场所,动作经由的场所,动作的终结点,但这些意义都可以归属为表示处所,因此先秦两汉时期“PP上”主要表示处所意义。

(二)魏晋南北朝到唐代“PP上”所表语义。这一时期“PP上”主要还是表达以上五种意义。

(22)后于灵床褥上见血数,什疑鲁肃之故也。(《搜神记·卷一》)

(23)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着膝上。(《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24)复有鬼来,就王头上,夺冠而去。(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卷第五》)

(25)有鱼千数,跳跃水边,风吹至岸上。(《搜神记·卷五》)

(26)句容县麋村民黄审,于田中耕,有一妇人过其田,自畔上度,从东适下而复还。(《搜神记·卷十八》)

除了以上五类表示处所意义之外,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例表示方面意义的“PP上”:

(27)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这里的“方于事上”即言“在处事方面”。

可见,随着新兴介词的不断产生,魏晋南北朝时“PP上”在形式上出现了“就……上”、“至……上”、“着……上”等,并且“于……上”的表义功能也开始分化,由新的介词结构来分担其肩负的表义功能。

到唐五代“PP上”依然有表示处所、方面意义的用例,但在形式上新出现了“向……上”,在意义上出现了表示方向、时间意义的“PP上”。

(28)过失推向将军上,汉家兵法任教虏。(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

“推向将军上”即言“推向将军身上”,“将军上,指将军方面”[3]6。

(29)我十八上解作活计,三乘十二分教因我所有。 (释静、释筠编《祖堂集·卷第十六》)

这里的“十八上”即“十八岁”的意思。

(三)宋元明清时“PP上”所表语义。宋朝“PP上”除了表示处所、方面、方向、时间外,还有以下几种新的意义:表示针对的对象,如“学者但当就意见上分真伪”(《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三》);表示原因,如“若是计较利害,犹只是因利害上起,这个病犹是轻”(《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到了元代,出现了大量用“因……上/上头”、“为……上头”、“……上头”表示原因的用例[4]47:

(30)要好时直等的见他时,也只为这症候因他上得、得。 (郑光祖《倩女幽魂·第三折》)

(31)窄时做衣裳不勾,若少些时,又要这一等的布零截,又使一钱银。为这上买的人少。(崔世珍《老乞大谚解》)

此外,元代还有用“从……上”表示时间起始点,“与……上”表示处所的,如:

(32)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窦娥冤·楔子》)

(33)与某面上,用拳打破。(崔世珍《朴通事谚解》)

至明代表示方向除了“向……上”,新出现了“往……上”、“望……上”、“朝……上”,如:

(34)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35)不管三七二十一,望王生颈上便套。(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36)赛儿就叫人拿着这角文书朝城上说……(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表示动作发起点的增加了“打从……上”,如:

(37)我叫丫头打从树枝上登墙,……(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

(38)正自彷徨,忽见妇人在屋上走下来。(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在《初刻拍案惊奇》及“三言”中有“按……上面”、“照依……上”表依据,“从……上”表处理方式的用例:

(39)按《西湖志余》上面,宋时有一事,也为面貌相象,骗了一时富贵,享用十余年,后来事败了的。(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40)寻着大官人回来,照依招子上重重谢你。(《醒世恒言·第十五卷》)

(41)守官清格,立心刚正,凡事只从直道上做去。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至清代《儿女英雄传》中又有“照……上”、“就……上”表示依据,“在……上”表示范围的,如:

(42)待我着个人替他照那《会典》上开载的,不奢不俭置办一分起来,何如?(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43)就本地风光上给他取两乳名……(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44)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此外还有“靠……上头”、“就……上”表示依靠、凭借义的,如:

(45)靠那逢迎钻于的上头,弄了几个钱。(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46)只得就这条路上我母女苟且图个生活。(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通过对各时期有代表性典籍的搜索,我们归纳出“PP上”表示的14种意义:A类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场所;B类表示动作状况持续的场所;C类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起始点;D类表示施事或受事因动作行为而到达或停留的场所;E类表示经由之处;F类表示方面;G类表示动作运行的方向;H类表示时间;I类表示针对对象;J类表示动作施及的处所或范围;K类表示原因;L类表示依据;M类表示方式;N类表示依靠、凭借。先秦至清出现的“PP上”的形式有:“于/於……上”、“从……上”、“自……上”、“乎……上”、“诸……上”、“在……上”、“就……上”、“至……上”、“著……上”、“向……上”、“因……上/上头”、“为……上”、“与……上”、“往……上”、“朝……上”、“望……上”、“打从……上”、“按/照……上”、“到……上”、“靠……上头”等。这些形式与意义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有的形式可表示多种意义,一类意义也可用多种形式来体现。我们用表1图示这种对应关系。

三、“PP上”语义变化的原因

第一,“PP上”中间项的影响。随着“上”的不断虚化,其所能搭配的名词性短语越来越广泛,词汇性选择制约越来越小,甚至扩展到没有方位意义可言的抽象名词或谓词性单位,因此当“PP上”中间是具体名词时,“PP上”就表示具体的方位意义“……上面/表面”,如例(1)-(4)的中间项为“松”、“台”、“堂”、“山”等具体名词时,由它们构成的“PP上”均表示处所。而当中间项是抽象名词时,“PP上”就倾向于表示方面、对象、范围、凭借、方式等抽象意义,如例(15)、(27)、(41)、(44)等。当中间项是表示年龄、日期等名词时,“PP上”就表示时间意义,如(32)。

第二,“PP上”表示什么样的处所(即上述A、B、C、D、E五类)则由跟它组成直接成分关系的谓语动词来判断。我们同样也把谓语动词分为五类,与“PP上”表示处所时的五类意义相对应,并且每类动词都有自己独特的语义特征:

A类:战、耕、败、灭、闻、舞、听、讲学、袭攻

这类动词是表示某个不含方向性的具体行为动作,这些动作能够持续,但动作产生之后并不造成一个长时间的静止的持续状态,我们将其语义特征记为:[+动作]、[-持续]、[-趋向]、[-状态]

B类:居、处、立、坐、宿、舍、隐、藏

这类动词的特点是,行为是在短时期内发生的,但可以造成长时间的持续状态,其语义特征可以记为:[+动作]、[+持续]、[+状态]、[-趋向]

C类:出、生、始、发、夺、来

这类动词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离开某处所,即表示发自某处所的动作,其主要语义特征为:[+离发]

D类:D1:集、伏、覆、登、迁、止、降

D2:陈、布、移、置、设、悬、弃、埋、献、追击

这类动词表示趋向某一处所的动作,具有方向性,D1类和D2类的区别在于:D1类不含处置性,是自动词,所以与其组成的“PP上”一般表示施事因动作行为而到达或停留的场所;D2类含处置性,是他动词,相对地与其结合的“PP上”表示受事因动作行为而到达或停留的场所,其语义特征可记为:D1:[+动作]、[+趋向]、[-处置];D2:[+动作]、[+趋向]、[+处置]。

E类:过、经、度(duó)

这类动词都带有“经由”的意义,语义特征可记为:[+经由]

表1 “PP上”各类形式与意义对应表

很明显,动词的类决定了“V+PP上”的类,进而决定了“PP上”的意义类。

第三,新介词不断产生,使“上”有机会与更多介词接触,从而形成更多样的“PP上”形式。重要的是新介词带来新功能,造就了“PP上”语义变化。先秦时明确有介词身份的词数目不多,一般认为只有“于、乎、以、自、从、与、为、因、缘、用”等[5]2,能与“上”构成“PP上”形式的也不多,随着时间推移,介词数目逐渐增多,表示新功能的介词不断产生,由新介词构成的“PP上”就分化出新的意义。先秦时“于”是个万能介词,“PP上”表示的意义基本上都由“于……上”来承担,随着表对象、方面、依据、方式、原因介词的产生,“于……上”的功能开始分化,由“向……上”、“就……上”、“按/照……上”、“从……上”等来承担。

由此可见,介词的增加、中间项的变化以及谓语动词的类都在影响着“PP上”的意义,“PP上”的意义分化不是单线进行,而是多线交错进行的。

[1]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江蓝生.后置词“行”考辨[J].语文研究,1998(1):1-10.

[4]祖生利.元代直译体文献中的原因后置词“上/上头”[J].语言研究,2003(1):47-52.

[5]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猜你喜欢

方所介词语义
介词和介词短语
语言与语义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介词不能这样用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关于方所的整合营销研究
方所的体验术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实体书店,透过“方所”觅“方舟”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