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温胆汤的运用浅析
2010-02-10蔡采秦林己玄房明东
蔡采秦 林己玄 房明东
(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 610075)
台湾是一海岛,四面环海南北狭长,四周流域广阔,受到暖湿气流和洋流之影响,属于海洋性气候虽然北回归线横穿岛的中部偏南地区,但总体上属于亚热带气候。台湾在气候上受海洋洋流和大陆季风影响,因为气温偏高其年平均温度约32℃,雨量偏多,降雨量充沛,年平均约3400公厘,故相对湿度高,年平均相对湿度大都在78%~85%之间,呈现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特点。由于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又四面环海,多食禽、兽、鱼肉,调味品则用葱、姜、蒜、盐和糖,烹调多以羹汤为主。然而在大自然环境下水产资源丰富,民众多食鱼虾等水产之物,《本草备要》:“诸鱼皆属于火”,在大环境中又多产多食生冷瓜果,从而形成容易内生痰湿的体质特点,此与过食辛辣所产生的痰湿又有所不同。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繁荣,生话步调紧张,环境竞争压力相对偏高,容易气郁导致气机不得疏畅,故多失眠、抑郁等,易致痰饮内生,痰邪致病,痰热扰神,故而在台湾地区温胆汤的使用逐渐受到医家在临床的重视,并取得台湾医疗保险给付授权码,特殊的地理境,气候条件和社会习俗使温胆汤在台湾地区运用此境外更加广泛,并有自己的特色。
1 温胆汤出处
温胆汤出自北周(557~581)姚僧垣之手。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于(652年着)《千金要方》后被唐代医家王焘把《集验方》的温胆汤收入《外台秘要》(752年着)。载有温胆汤组成、主治与《集验方》相同,只是枳实改为二两,南宋陈无择(1174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千金要方》基础上加茯苓、大枣。沿用至今的温胆汤,多为《医宗今鉴》所载,为加茯苓后的温胆汤。
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致之病证为痰饮,痰有有形与无形的区分,有形的痰咳吐可见,无形的痰只能从证测知,有内痰外痰之区别,故温胆汤适应范围甚广,应据其病因,症状,病位,辨其受病脏腑,偏寒偏热及属虚属实而施治,如外感风邪之痰、及嗜食辛辣厚味以致咽炎、胃炎泛生显而可见之外痰;痰无处不到,见证颇多,寒痰流注引为痛症,常于寒痹中见之。内湿指湿从内生,多由脾湿健运,水湿停聚或阳气虚衰,水湿内生。脾主升清运化水湿,性喜燥恶湿,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但,内生之痰是否会扰及心神,前贤论述不多。
唐代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卷十二胆虚寒篇》:“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胆虚寒。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而另有医家认为其所治为胆虚、痰热症;《医方集解》:“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眠惊悸、口苦呕涎。温胆汤主治有寒证、热证之分,但对胆虚与痰气郁结的认识是一致的,即本证内因为“心胆虚怯”,诱因为“气郁生涎,涎郁气搏”以致“变生诸证”陈无择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胆”者,甲木少阳生发之气也。痰何以会生,其根本在于气机不畅,尤其是少阳甲木之气不畅。所谓“温”胆者,即“行”其甲木之气也。《尔雅》释训:“温,温和也”。(“温”者为阳,“行”者亦是阳)气行则痰消、痰消则气行。用温胆汤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袪痰化浊,行气解郁的功能以达到清净胆腑而复其常用。主治肝胃不和、痰多胆祛、虚烦不眠、眩晕、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等症状。本方以二陈汤逐胃内停水,燥湿祛痰,理气和中,而达到气行则痰消,痰消则气行。竹茹解胃热并清热止呕枳实消心下痞,破气消积。功用清胆除痰,和胃止呕。
温胆汤适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或癫克,舌苔白腻,脉滑。热症呕吐,痰浊中阻,痰火扰心,痰热扰神的以内痰为主痰饮证型。
2 症状加减
表现为头痛耳鸣呕吐涎胸膈胀满,痰浊化热,则形成胆火上逆,痰浊扰神,夜寐不安,精神恍惚,语焉不详,近似西医神经官能症或美尼耳氏综合症。当以,温胆汤加用酸枣仁。清代汪昂《本草备要》:“甘酸而润,敛汗宁心,温胆汤治不眠,用二陈汤加竹茹、枳实,二位皆为凉药,乃以凉肺胃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当温而后尔”以酸枣仁,酸敛收濇兼及胆的作用,肝虚则胆也虚,肝不藏魂故不寐,血不归脾,卧也不安,生用酸平以治疗胆热好眠,兼以治疗心悸、眩晕、失眠等症状效果显着。(1)如兼见思虑不眠,性情较为抑郁,头晕脑胀,急燥易怒,情绪激动。情志抑郁,肝郁化火,痰热困扰肝胆,阻滞气机,疏泻不及,上扰心神,故而不寐。加加味逍遥散、酸枣仁。加味逍遥。疏肝清热,泄火解郁,健脾和营,其中以当归、芍药养血柔肝。酸枣仁,酸敛收濇,以宁心养神安眠。(2)如兼见肝气过甚,情绪过于紧张,精神不安,夜轧齿。五志过极,肝气亢盛。加抑肝散,以养心安眠,平肝抑气,安神镇痉。(3)如兼见胸闷呕恶、苔腻或昏睡不清。加藿香,以芳香化浊醒脾去湿;石菖蒲,去湿除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4)如兼见内伤思虑过度,情志不遂,气郁不舒。加《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与菖蒲和制南星相比,虽都有开窍化痰之用,但力薄。石菖蒲,辛温,有化痰湿、开窍、和中辟浊之功。郁金辛苦寒,有凉血清心,行气袪瘀之力。二药相和近似现代药理的减压药。(5)如兼见口渴咽干明显,加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明目,退热敛汗,止呕住泄、天花粉,酸能生津,甘不伤胃,微苦微寒降火润燥、麦门冬,清心泄热润燥。(6)王好古曰:“烦者气也,燥者血也。”朱丹溪曰:“气逆为火,顺气是降火。”故症兼见内热心烦加栀子,清泄心肺三焦火。(7)如兼见心烦发热加黄芩,泄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柴胡,宣表和里,退热升阳,呕吐心烦(邪在半表半里,多则呕吐)。(8)王海藏曰:“泄心实脾也,实则泄其子。”故症兼见心烦口苦,嘈杂似肌,胆胃不和加黄连,以宣火燥湿。
3 讨论
台湾的地理环境造成湿热体质多见,又喜食渔虾水产品,《本草备要》:“诸鱼皆属于火”,故而容易内生痰湿。现代人处于分秒必争的工商社会,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五志过极化火,疏泻不利,郁而生热,热灼津液,津聚成痰。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噪扰不宁也。痰热郁结影响心神而发病。或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脾胃受损,宿食内停,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然而在临床治疗上以权衡痰热与肝郁之主次。故以温胆汤清胆和胃除痰,使得痰热得清,气郁疏解,神情自安。
[1]谭宗艾.温胆汤·中医十大名方妙用[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
[2]杨景尧.台湾饮食文化的影响因素.http://eat.sina.com.cn.
[3]刘旭.温胆汤治疗精神病25例临床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