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取石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0-02-10李柏均
李柏均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 广西梧州 543001)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学的发展,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取石术(MPCNL)逐渐应用于临床,使得绝大部分输尿管上段结石不需要开放手术治疗。为探讨MPCNL治疗结石的疗效,我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MPCNL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238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MPCNL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238例,男125例,女113例,年龄22~67岁,平均43.6岁。其中肾结石18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1例,肾及同侧输尿管结石8例。结石大小1.0cm×0.7cm~2.5cm×5.4cm,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曾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65例,曾有肾切开取石手术史结石残留或复发者17例。术前均行B超、CT或MRI、腹部平片(KUB)与静脉尿路造影(IVP)检查。
1.2 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狼牌WOLF8/9.8输尿管硬镜、广医APL气压弹道碎石机,术中C臂X线机定位。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取截石位,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留置导尿管。4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肾及同侧输尿管结石,先行输尿管镜逆行碎石,并把结石推入肾盂后,置入气囊导尿管,改俯卧位,肾区腹部下垫一小枕(10~15cm)或调整手术床,使腰部成低拱形,取11肋间、腋后线和肩胛下角线之间的范围,C臂X线机监视下,视结石部位,选择穿刺点,以18号肾穿刺针向患侧肾盂肾盏穿刺,见有尿液回流后,引入直径为0.89mm斑马导丝,以筋膜扩张器沿导丝扩张肾造瘘口,从6F依次扩张至16F,置入Peel-away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通道。然后以输尿管镜直视下插入肾内观察结石,用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用输尿管钳取出小碎石块,同时用脉冲灌注泵冲出小碎石渣。如结石不能一次取出或由于出血、视野不清,可从肾盏顺行插入F5双J管至膀胱,从套管置入F14肾造瘘管,5~7d后再作第2次取石。术后2~3d复查KUB,如结石取净,则4~6d后拔除肾造瘘管。双J管术后4周后拔除。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率的检验。
2 结果
238例患者中,217例成功施行MPCNL一期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91.18%,21例因出血视野不清,留置肾造瘘管5~7d后经此通道二期取石成功14例(5.88%)。二期结石清除率66.67%(14/21)。平均手术时间90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6.5d,住院6~13d,平均住院时间8d。出血量15~180mL,平均62mL,未出现周围脏器损伤、肾脏持续出血、肾周积血、输尿管穿孔、尿漏、积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KUB复查231例结石取净,总结石清除率97.06%。7例(2.94%)残留结石者辅以ESWL治愈。
3 讨论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人群患病率约为1%~5%,每年发病率为0.04%~0.30%[1]。传统的经皮肾镜取石,由于肾实质穿刺孔较大,并发症高,同时较粗的肾镜很难通过狭小的肾盏颈部,结石不易取净[2]。MPCNL实质穿刺孔仅14~16F,输尿管镜由于细小,可以到达肾盂及大部分肾盏,还能进入输尿管内,可同时或单独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以压缩气体推动子弹体,经探杆传导至结石而将其击碎,不产热,对黏膜损伤短暂而轻微,可迅速自行修复,操作安全有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因其具有直观可靠、碎石效率高、安全、费用适中等优点[3],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组资料中一期结石清除率91.18%,总结石清除率97.06%,出血少,平均62mL,对肾单位损伤少,不引起肾皮质瘢痕,无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8d。对于术后残余结石仍可结合ESWL治疗。本资料有7例残留结石者辅以ESWL治愈。
总之,MPCNL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虽然技术要求较高,经术前充分准备,熟练掌握,结石一次清除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6~867.
[2]郭应禄.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21~122.
[3]彭云华,吴佐臣,陈志坚,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