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0-02-10全国畜牧总站林剑波
○全国畜牧总站 林剑波
一、当前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基本情况
1.认证产品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有效认定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0493个,规模达到50亿(头、只),有效认证产品6761个,产量达1678.6万吨。其中,2009年共认定产地3772个,规模达到13亿(头、只);共认证产品2082个,产量达到493.03万吨。
2.认证产品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针对299个获证奶产品的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为100%。在2009年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抽样检测中,无公害畜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4%,高于平均水平。
3.认证工作体系队伍基本建立。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内,基本上都配备了畜牧业专职检查员。其中2/3的省设立了畜牧专业分中心或专业工作组,畜产品认证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
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证的产品数量与全国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认证产品数量连年递增,但是与我国畜牧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2.畜牧业专业认证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地县级的工作力量薄弱。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掌握质量认证的相关要求,也需要具备畜牧兽医的专业知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除了北京等13个省市是由畜牧兽医行业体系队伍在从事认证工作以外,其他省区市都是由农业部门实施认证,缺乏畜牧专业技术支撑。
3.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缺乏畜牧业标准化建设项目支持。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是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畜牧企业标准化实施情况最科学的方法。但是,我国实施的很多畜牧业标准化项目,并没有将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纳入项目申报或验收的条件之中。
4.部分地区开展认证工作经费紧张。从这些年各地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作经费充足,认证工作开展的就比较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开展工作经费不足,认证产品数量较低。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支持力度。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是一项由政府推广的公益性事业,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各级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应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纳入到畜牧兽医行业管理工作当中,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安排项目资金时,充分考虑和予以倾斜。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安排专项经费支持认证工作开展。
2.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与行业管理相结合。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本身就涵盖了畜牧业标准化、动物产品安全、兽药饲料安全、动物防疫、污染物排放等很多畜牧兽医行业管理的具体工作,而且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是从企业入手,通过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的生产操作规范,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将行业管理工作与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统一起来,是促进认证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动物产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3.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和畜牧业标准化建设项目相结合。标准化是无公害认证的前提条件,无公害认证是标准化工作成果的检验,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4.加强对地县级无公害畜产品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地县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机构承担着对企业申报指导、检查、监督等很多工作。地县级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认证企业的质量和数量。要全面加强对地县级工作机构人员的认证管理和专业技能培训。
5.进一步完善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制度。按照“谁认证谁负责”的原则,将从事无公害认证的各地畜牧兽医行业部门纳入到监督管理的队伍当中,形成日常监管为主、专项检查为辅的监督管理机制。协调好各级监督检查的次数和时间,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提高监督检查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