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草地牧业考察报告
2010-02-10袁希平黄必志王安奎赵新黔彭一江周振桓
袁希平,黄必志*,王安奎,赵新黔,彭一江,周振桓
(1.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12;2.云南省农开办,云南 昆明 650031;3.云南省科技交流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8;4.云南省丽江市畜牧兽医站,云南 丽江 674100)
为了借鉴国外草地畜牧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于 2009年4月 15日至4月 22日,对南非共和国进行了为期8 d的考察学习,内容包括草地生态、人工种草、牛羊胚胎生产和胚胎移植、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产和贮藏,放牧管理、杂草及有毒有害植物控制、饲料添加剂生产等。现总结如下:
1 自然经济概况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南部,面积 122.2万km2,人口4 300万,西南部临大西洋,东南部临印度洋,最南端的好望角为两洋交汇处,北部与博次瓦纳、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接壤。地形地貌西部几乎是沙漠,中部和东部是草地和森林,多以平坦地貌为主,山丘较少见,海拔高度从沿海的几米上升到内陆的3 000多米,气候特点则是从开普半岛的地中海式气候变化到夸祖鲁海岸的亚热带气候,但在东北部内陆则是草原气候。日照充足但变化较大,从约翰内斯堡的265 d过度到德班的197 d。全年降水量约400 mm左右,但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东部700 mm以上,中部400~600 mm,多集中在夏季;而西部则在200 mm以下,多集中在夏末冬季。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85%,湿润地区占15%,农耕地占10%左右,可灌溉地区占5%。
南非共和国以矿产闻名,金矿贮储量占全世界的51%,开采量占全世界的48%;钻石和宝石储量相当丰富,占世界第3位、铀矿储量占世界第一。交通发达,全国已形成较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高速公路人均占有里程居世界第3位。从国民经济结构看,南非以矿产为主的重工业占国民经济的50%以上,畜牧业占30%左右,种植业、酿酒及其他产业约占15%~20%。由于南非共和国85%的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牧草生长受雨量条件的制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畜牧业的分布大致是:东部主要是肉牛、奶牛、猪、家禽等优良品种及杂交种,是畜牧业最集中的地区;北部降雨少、温度高,只适宜饲养当地的品种;西南部几乎是沙漠,主要饲养美利奴细毛羊;南部沿海地带主要饲养良种奶牛和肉牛;西北部是野生动物保护区,大象、长颈 鹿、犀牛、斑马等非洲境内的野生动物在这里均可见到,其种类较多。种植业主要是玉米、高梁、向日葵、土豆和小麦,也种植蔬菜、葡萄等果蔬。
2 主要收获
通过考察学习,南非在以下几方面的作法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2.1 重视环境保护,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南非共和国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工厂、到私人住宅周围都没有裸地,青草、绿树、鲜花是他们的主旋律,全国形成了一个环境幽美、空气清馨的由绿色生物覆盖的世界。其实,南非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得天独厚,这里森林资源不丰富,缺水十分严重,又是矿产大国,如果管理不当,乱采滥挖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但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环境立法和执法已实施多年,政府不惜投巨 资于环保。城市和公路建设注意保护原有树木和植被,同时规划了足量的草坪建植面积。那些传统上破坏环境的“大户”——造纸厂、炼钢厂、金矿、钻石等矿产公司,现在都成了环保先锋,政府规定造纸厂必须先植树,只有一片山林成材后,才允许伐树用来造纸,从而形成先造、后用,造用。结合的良性循环;炼钢厂和矿业公司的采矿迹地,实行边开采边进行植被恢复,总之南非公民普遍有一种环境危机感,种草种树保护环境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目前,南非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造林国家之一,造林面积达155万多公顷。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南非在干旱、半干旱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的活动和利用,草地畜牧业主要靠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
2.2 发展人工种草,实行农牧结合
南非共和国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成为发展畜牧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家庭农牧场 都十分重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开展人工种草,尤其是在东部和沿海畜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的奶牛场和肉牛肥育场,都是靠人工种草作为饲草料的主要来源。种草面积视饲养规模而定,数百至上千公顷不等,以栽培禾本科牧草为主或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选择耐早、产草量高、草质较优的品种,如 Atriplex、Anthephora、Bana、Kikuyu 、象草、非洲狼尾草 、白水牛草、紫花苜蓿等。牧草在生长季节就进行放牧利用,雨季结束后牧草因干旱缺水而干钻,其枯草的营养价值仍较高、供家畜在旱季(或冬季)采食利用,但大多数牧场都在雨季刚结束时打草调制青干草。家庭农牧场在种植牧草的同时,一般都安排一定面积的土地种植玉米,全部实行机械化播种、管理和收获、收获的籽实主要用作家畜的精料,但多数农牧场在玉米乳熟期收获后进行青贮,作为枯草季节饲草料的主要来源。
2.3 推广家畜良种,健全繁育体系
南非共和国北部地区因温度高、降雨少,主要饲养当地的山羊品种外,其余地区都饲养良种畜和杂交种;肉牛品种主要是安格斯、夏洛来、海福特及其与本地牛的杂交种。奶牛品种以Holstein-Friesian即黑白花奶牛品种为主。山羊品种主要是波尔山羊,绵羊品种主要饲养美利奴细毛羊和 Dorper肉用绵羊。国家十分重视家畜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设立了国家的和民间的良种公牛精液中心,专门向全国各地的奶牛场、肉牛肥育场提供优良种畜精液。我们参观了一家民间的名叫Telingrekenaar Breeding calculator的繁育中心,是一家股份制公司,该公司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立以来,与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种畜交流联系,通过多种途径从国内的多家种畜场和大型牧场以及国外30多个国家 挑选、引进优良种公牛,再将其精液在国内奶牛场和肉牛肥育场进行配种和后裔的生产性能测定,并建立系谱档案,优良者留作种用,向外供精。以后一代又一代优中选优,使性能不断提高。国内农牧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普遍采用良种精液中心的精液进行配种繁殖,全国基本形成了国家的、民间的良种精液中心到生产场的良种繁育推广网络体系。
2.4 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畜效益
南非共和国的畜牧业是以家庭农牧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牧场主一般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农牧和生物技术科研、教学的专家、教授,大都有自己的农牧场,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也都较高。牧场主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实行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注重投入、产出和效益。我们考察了一家叫Bloemhom的农牧场,牧场主是一个30多岁的年青人,毕业于斐京大学,该场有土地1 800多公顷,经营人员20余人,主要从事肉牛肥育。饲草主要靠人工种植,选择斐京大学培育的 Panican、Varebafe等 3个耐旱品种,另种植有部分玉米作精料和青贮,种草一般不施用化肥,以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生产成本。牧场每年于枯草季节购买附近其他牧场出售的7月龄小牛,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经9个月放牧饲养后,再转场进行3个月强度肥育,到19月龄出栏,头均体重可达600 kg以上、售价10 000多兰特、除去犊牛成本(每头3 000~4 000兰特)和饲养成本,头平盈利 2 000兰特。该场每年肥育牛2 000余头,盈利400多万兰特。
2.5 重视农牧科学研究,注重科研与生产结合
南非共和国的农牧业科研机构分国家和地方两级,国家设立了农牧科学研究院,地方分别设立了农牧科研所或站,由国家和地方农牧行政部门管理。此外,大专院校也设立了专门从事农牧科学研究的机构和实验基地。从分工上,国家农科院主要从事农牧高新技术研究,地方农科所则主要研究农(牧)场的实用技术,大多数基础研究主要在大专院校进行。农牧科研单位的人员工资由政府提供,但科研经费由农场主或私人公司提供,农(牧)场主或私人公司根据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与有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签订协议'出资进行研究,其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出资者,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避免了科研与生产的脱节,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 几点建议
南非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畜牧业方面有很多经验供我们借鉴,结合云南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3.1 处理好草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草地生态恢复与建设,促进云南草业可持续发展
借鉴南非的经验,坚决禁止毁草开荒、掠夺式利用和其他人为因素破坏草地植被,遏制草地环境恶化,恢复良好的草地植被和提高生产力。坚持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以建设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根据全省草地分布的区城特点,首先应重点抓好高寒山区草地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综合手段,保护草地资源,减轻草地超载过牧的压力,开展退化、沙化和鼠、虫、害治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搞好冬草贮备、并结合进行草地生态保障体系和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山地丘陵草山草坡区,其水热条件好,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应保护与合理利用草山草坡资源,建设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强化草畜配套。此外,云南省还应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立永久性草地,恢复和增加草地植被,在严重水土流失区大力种植抗冲刷的生态牧草。按照这一思路,坚持20~50年的建设,就一定能把云南省的草地建成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实现草地畜牧业和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 重视草地科学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
草原科技队伍
云南省的草地科研起步较晚,力量薄弱,目前仅有一个草地方面专业研究机构,但面临科研手段落后、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与畜牧业大省很不适应。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草原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研究手段的装备与更新、省里在科研机构改革中应根据云南省草原科研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实际,增加科技人员编制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比例,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草原科技队伍,以适应云南省生态强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3.3 引进草畜良种,为云南省的畜牧业和生态建设服务
南非共和国的栽培牧草主要是亚热带和温带草种,目前在生产上 推广种植的Panican、Varehafe、Cenknrus、Vetveuia、Digitalis 等品种 ,具有抗旱、耐瘠、产草量高,保持水土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引种到云南省的干旱干热河谷区进行试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可在退耕还草、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非共和国培育成功的Dorper(杜泊)肉用绵羊新品种,具有生长快(3~4月龄体重可达36kg)、产肉率高、适应性好、抗逆性强、板皮质量好等特点,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可达两年3胎,产羔率为150%,具有多胎性,繁殖力较强;波特肉牛新品种,具有耐粗饲、生长快、成熟早(18月龄可达成年体重的80%)、产肉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可根据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将南非的优良畜种,通过胚胎引进的形式,引种到云南省相应地区饲养,在扩大种群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优良的产肉特能,预期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建议省有关部门能安排相应经费进行引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