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
2010-02-10刘晓梅
刘晓梅
薏苡仁别名米仁、六谷、川谷、菩提子,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en) Stapf的种仁。化学成份含薏苡仁酯(coixenolide),并含脂肪油,油中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芸苔甾醇等,尚含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性味归经: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癖止泻,补气益阳,清新养神,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暑湿感冒。
1 药理研究
1.1 抗肿瘤作用
薏苡仁中提取出的有效抗癌活性物质,其抗肿瘤机制为:作用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能下调促癌生长基因Bcl-2表达,上调抑癌生长基因p53的表达;能明显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具有有效抗恶病质的作用;对肿瘤多药耐药有逆转作用,对部分化疗物的耐药修饰指数达到50倍。药理研究证实,薏苡仁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增殖,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丙酮提取物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及宫颈癌14、腹水型肝癌、S180腹水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2 增强免疫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肿瘤进展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则趋下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薏苡仁中提取出的有效活性物质,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提高免疫功能。
1.3 降血糖作用
对薏苡仁的水提取物做进一步分离提取,得到薏苡仁多糖(Coixan),其主要成分是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口服Coixan对正常小鼠无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腹腔给药剂量在50和100mg/kg时,有降低正常小鼠血糖的作用。有研究表明[1],植物多糖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影响糖代谢酶的活性;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抑制糖异生。Coixan的降血糖作用能与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有关。利用四氧嘧啶选择性破坏胰岛B细胞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结果发现Coixan能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高剂量组下降的幅度大于低剂量组,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因此可推测Coixan的降血糖活性主要是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后糖代谢的某些环节而起作用。
1.4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油低浓度对平滑肌有兴奋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薏苡仁素的解热镇痛作用与氨基比林相似。在用薏苡仁治疗重度功能性痛经的实验中,显效率90%。并明显优于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加皮下注射阿托品组。
1.5 抑制胰蛋白酶作用
薏苡仁麸皮中含有一种热稳定的抑蛋白酶抑制剂,这种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简单的蛋白质,其活性在pH=2~11和高温100℃的某些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抑制活性的热稳定性程度主要依赖于溶剂的种类。
2 临床新用
2.1 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如鼻咽癌、喉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宫颈癌、绒癌等均有较好疗效。归纳其使用方法主要有:生薏苡仁30~50g加水适量煮熟使用,2次/d,连食数月;若与大米煮粥或加入适量冰糖食用亦可;或制成康莱特注射液供癌症患者静脉、动脉输注用。多配入复方使用,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与其他抗肿瘤药组成复方应用[2]。
2.2 治疗肥胖症
每日用生薏仁50~100g,水煎服饮用,有利尿、消除脂肪以减轻体质量之效,亦可在辨证用药基础上使用。
2.3 治疗妇女不排卵
临床上用薏苡仁配人参、甘草、白术、当归、熟地黄、肉苁蓉、紫石英、菟丝子等药以益气养血,补肾调经,治疗性功能减退、不排卵妇女,可诱发排卵以助孕育。
2.4 治疗急性咽喉炎
生薏苡仁15~30g,水煎至发黏后,先饮汁液,再食薏苡仁。连用3~5d后则咽喉肿痛消失。
2.5 治疗皮肤科疾病[3]
2.5.1 扁平疣
可取薏苡仁100g,合梗米适量煮而食之,1次/d连续服用。必须坚持服用,方能取效。赘疣消失之前,病灶可增大变红,不必停药,继续服用数日后,必然自行脱落而愈。
2.5.2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为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蜘蛛疱”、“蛇串疱”等,患者十分痛苦。治疗此病可取薏苡仁120g,2次/d煎服。少则3d,多则7d,疱疹可迅速消退。
2.6 治疗尿路结石
因本品性偏微寒,能清热利湿,故可用于石淋。取薏苡仁研末加少许白糖拌匀,每服30g,2次/d。服后大量饮水,同时配以跳跃运动,往往可以促结石排下。
2.7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
用薏苡仁100g、山药100g、枸杞子100g、大米适量,煮粥。
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
4 使用注意
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孕妇慎用。
[1]张欣,张璐. 薏苡仁的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的发展前景[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62.
[2]范世忠. 药食兼用薏苡仁[J]. 药膳食疗,2005,5(1):39.
[3]刘茜. 薏苡仁临床妙用举隅[J]. 中国临床医师,2002,3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