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的护理和自我监测

2010-02-10冯晓钰于钦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9期
关键词:血压计服药血压

冯晓钰 于钦萍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261300)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明了。通过多年观察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与以下因素有关:

正常人的血压是会波动的时上时落;失眠、受到刺激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血压都可能上升到高于140/90mmHg水平,但是过后血压就会恢复正常。也有一些人见到医师血压就会骤升,回家之后血压就会回落。凡此一类偶然升高的血压都毋须治疗。只有经常高于140/90mmHg水平的血压才需要治疗。所以,首先必须要弄清楚血压究竟是偶然还是持续高。

①年龄:统计发现40岁以上患高血压人数增多,比40岁以下的人高3.5倍;②职业与环境:凡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或工作环境刺激性大均易患高血压;③家庭遗传:统计发现高血压患者中50%有家族史,故认为与遗传有关;④食盐过多:有人进行过试验,每日食盐>5g比少于5g者患高血压比例大;⑤肥胖:超重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倍;⑥吸烟:实验证明,烟中的尼古丁对血管内皮有损伤作用,可导致血管硬化,发生高血压。

一部分人左右两臂血压不同,因此应该捡查清楚两臂血压是否对称。如有差异则应以高者为准。如果量血压时绕臂的圈带太小,量出血压可能不准,报数过高。因此要用适当圈带做捡查。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长期治疗,且依据血压值及并发症调整药物治疗,故高血压患者除在院内治疗及护理外,院外血压自我监测对血压的治疗与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在昌邑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45例,男37例,女8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9岁。

1.2 方法

入院后24~48h评价高血压危险因素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病史采集:记最高血压病史及治疗措施;包括目前和过去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确立影响血压的后天因素(体质量、体育活动水平、钠盐的摄入、酒精消耗量、吸烟)。体位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2次,间隔2~3min,取平均值。对于可疑对象应多日多次测血压,然后做出结论。在做出高血压病的诊断时,必须排除由于其他疾病所致的病发性高血压。

1.3 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Ⅰ级(140~159)/(90~99)mmHg,Ⅱ级(160~179)/(100~109)mmHg,Ⅲ级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2 治疗及护理

2.1 降压药物的应用

选用利尿剂,交感神经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联合用药,其优点在于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各种药物的剂量,抵消副作用,提高疗效。降压不宜过急,以缓降为宜,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过低以避免减少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40/90mmHg为宜。对于高血压现象的治疗,除卧床休息、快捷降压、高血压脑病时给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如患者抽搐、躁动,给予镇静剂。

2.2 护理措施

了解患者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减少胆固醇类食物摄入,多参加并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做操、散步、太极拳等。制定治疗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3 自我监测

3.1 血压有“双峰一谷型”规律

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天内血压波动大,有的患者易出现早晨血压急剧升高;有的患者易出现饭后低血压,即在饭后30~90min随着血液流向脏器的分布量增加,患者出现眩晕和颤抖不稳感;有的易出现夜间低血压[1]。所以,不能以1次血压结果来判断血压是否正常,而是根据个人情况每天选择几个时间段。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清晨起床后血压最高,少数在傍晚最高,所以,1天24h中可在清晨起床后2~3h,傍晚这2个时间测量。最好在其他时间再测一次,每天测量时间相同。

3.2 自我监测

如果做到自我监测正常使用降压药,对稳定病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的自我监测是医护人员无法替代的,患者应每天测量血压2~3次,详细记录血压值,为医师提供准确的临床资料,判断血压是否得到充分的控制,降压药控制是否适当,是否需要增减剂量,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部分患者虽然备有血压计,但测量的次数很少,较难了解和掌握血压日间变动、用药的变动情况。原因是:一部分患者认为只要坚持服药,就能控制好血压,忽略了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二是认为医院测量的血压比自己测量的血压准确,过于依赖医院测量血压,只有到医院就诊时才测量血压;三是认为水银柱的血压计比电子血压计准确,然而在使用水银柱血压测量时需要别人帮助,无法做到连续监测血压;四是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高低,自觉症状轻,没有意识到需要监测血压[2]。所以,医护人员应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选用合适的血压计,监测血压,在了解自己血压波动的同时,学会有意识的控制不良行为,升血压过高或过低的活动,避免发生意外。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这一过程多在院外进行,定期测量血压的行为基本依赖患者及其家庭。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智力、体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等原因。更需要家庭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医护人员教会患者如何监测血压的同时也要教会其家属发挥家庭支持的督导作用。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建议使用电子血压计,除了操作简便外,可以避免听力而影响测量结果。电子血压计更适合于家庭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英国欧盟及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都主张使用上臂式(即袖带绑在上臂的)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柱血压计一样准确、可靠,一般使用半年至1年用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进行核对,以了解其准确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对发现、诊断、治疗高血压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患者对血压的监测,可以掌握降压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改善患者对治疗后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积极参与意识,从而对治疗增加信心,增强对服药的自觉性。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除了能够坚持监测血压除患者本身外,更需要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建立健康行为,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延长老年患者的预期寿命。同时,自我监测血压可使患者清楚自己的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增强对服药的信心,对服药后血压仍高于正常值,则会提醒患者及时就医,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1]张文红,张秀云,朱爱珍,等.高血压病的循证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5):1-2.

[2]卢文娟,韦薇,阮芳,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调整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986-988.

猜你喜欢

血压计服药血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