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T、CDIC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
2010-02-10杨永福
杨永福
(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 山西太原 0 3 0 0 3 2)
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种植义齿的优越性及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已得到医师及患者的认可,种植义齿已成为重要的修复方法之一。我科采用LDT、CDIC种植系统为38例患者进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获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我科接受种植修复患者68例,共98枚种植义齿。其中上颌前牙15枚,上颌磨牙45枚,下颌前牙6枚,下颌磨牙32枚,患者年龄范围19~75岁,平均年龄在47岁,男性67例,女性31例。
1.2 种植系统
采用瑞典Nobel Biocare公司生产的全螺纹喷砂面的LDT种植体及上部基台36枚,四川华西医科大卫生部种植中心生产的医用纯钛,喷砂工艺,微粗糙表面的CDIC种植体及上部基台62枚。
1.3 方法
68例患者均无种植手术禁忌证,术前做常规口腔检查,制作模板。严格按操作要求做1期手术,植入适当型号的种植体,若骨量不足时用Bio-oss骨粉Bio-Gide膜,愈合4~6个月后做Ⅱ期手术,术后2周取下愈合基台,用开窗式印模法或闭窗式印模法制取印模,在印模种植体代型周围注入人工牙龈,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技工室常规制作,采用粘接固位。
1.4 复诊
在完成修复后第1年分别于1、3、6、12个月各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复诊检查种植体稳定性,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情况;牙龈组织的健康情况,种植义齿的咬合关系。
2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98枚种植体中,种植体均无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无明显吸收。
3 讨论
3.1 种植手术的技术要点
精细、准确“无创”操作是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尽可能减少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损伤。按设计模板定位,在牙槽嵴做梯行切口,翻开粘骨膜瓣,使用专用配套器械备洞至种植体深度,采用低速喷水冷却同时不断轻轻上提下压钻头,减少钻头与骨摩察产生的热,同时有利于清除骨屑。种植体窝洞的直径、深度应与种植体适应,窝洞的直径与种植体螺纹底部直径相等。但直入孔的大小并非固定不变,应根椐患者的骨质情况:凡骨质疏松者,先锋钻极易钻入,植入孔应小于种植体1mm,凡骨质致密者,植入孔小于种植体0.5mm即可,以保证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种植体与牙龈界面边缘封闭是种植体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我们选用的是两段式种植体,种植体牙龈界面上缘暴露于口腔内,种植手术时应掌握好植入的深度,使延展部刚好压在牙龈之上,牙龈略为发白即可,防止种植体周围炎获得理想的边缘封闭。二段式种植体上封闭螺帽后,对原有义齿基托必须充分缓冲,保证在咀嚼过程中不受力。
3.2 GTR技术在种植临床应用
Bio-oss骨粉生物相容性良好,置于膜下,对维持间隙起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骨引导和成骨功能,能够诱导自体骨长入其中;另外Bio-oss骨粉作为植骨材料不会被人体再吸收,而自体骨移植以后存在被人全再吸收风险,难以维持植骨区原始和高度和宽度,因此用Bit-oss骨粉植骨更优于自体骨。Bio-Gide膜为胶原可吸收膜,其存在有效阻止纤维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长入骨缺损区。
3.3 种植义齿固定冠制作和咬合接触的影响
烤瓷基底冠要边缘密合,不密合的基底冠会造成牙龈炎[1~2],严重时导致异常骨吸收;其次,烤瓷基底冠要给瓷留出均匀的厚度,因为种植体的修复基台为标准型号,而患者的牙体形态各异,如烤瓷基底冠形态过小,会造成悬瓷过多,这是崩瓷的一大原因;另外,铸造的精密度是制作金属基底冠尤其是联冠基底的关键,铸件的收缩可能会造成联冠变形翘动,影响固定冠的就位造成咬合不平衡,加重了种植体颈部的骨吸收。
3.4 关于种植系统
LDT种植系统与CDIC种植系统均为钛金属及表面喷砂加酸蚀的柱状螺纹种植体。钛的生物相容性好,与骨形成牢固的骨结合早已被确认,喷砂酸蚀的方式加速初始骨的形成,并形成更佳的种植体-骨界面。特殊的螺纹设计,对种植周围骨质产生内挤压作用,防止骨损伤,并增加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本组病例98枚种植体中,种植体均无松动、脱落,由于我们观察时间较短,至今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因此LDT种植系统与CDIC种植系统生物相溶性好,具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种植体选择空间大,修复方式灵活,操作便利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总之,在选择好适应症,制定正确的修复计划,良好的手术操作,精确修复技术前提下,LDT、CDIC种植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良好的修复效果。
[1]李梅,杨圣辉,王者玲.人工种植牙的龄下菌群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2,10(4):168~171.
[2]Mombelli A, Van Oosten MA, Schuerch E, et al.The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or failing osseointegrated titaniuma implantsl oral Microbiol Immunol[J].1987,2(4):1452~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