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2010-02-10王成章吴颖李玲
王成章 吴颖 李玲
(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山东枣庄 2 7 7 0 1 1)
作为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源,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包括非典型肺炎)的重要原因,它可以使病患出现其它器官的病变。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以西医抗生素类为主,为了研究和观察结合中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本试验在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同时,试用中药黄芪注射液,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2009年1~12月本院区儿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其中男73例,女57例。平均年龄13.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干咳,支原体感染等症状,诊断标准根据第5版儿科学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说明。通过临床检查化验,所有患者血常规的白细胞数量减少,极少数出现增多现象,同时淋巴细胞出现异常增多情况,同时通过对血液,痰液以检查微生物情况。所有103例患者支原体抗体检查阳性率达到100%。合并细菌感染27例,结核体阳性患者13例。心电图ST-T改变,多见传到阻滞。所有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70例)。2组在病情,年龄及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试验方法
对2组实验组病患均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静滴方法,同时配合中药黄芪注射液,并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30mL静脉点滴,每日1~2次,每5d为1个疗程。可连用5个疗程。同时,加入中药药方鱼腥草注射液,单剂或联合用药组合(莪术、紫草、当归、青黛),其剂量根据病患具体症状增减。伴有发烧病患可加入穿心莲注射液,伴有心肌受损患者可加入丹参注射液,其剂量根据病患具体症状增减。在中药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发烧,痰多,干咳等症状,可使用联合用药(茯苓、连翘、金银花、陈皮、蝉衣、半夏、焦三仙、杏仁等),汗多患者可加用白术、黄芪、剂量方法可根据患者症状程度增减。
1.3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结果,如出现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反复发作,治疗疗程在2周以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肺部湿音消失,症状消失,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后复发为有效,治疗1个疗程内痊愈,湿音消失,症状消除,在6个月后无任何复发为显效。
2 结果
根据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2.4d,治疗组治疗平均时间为8.5d,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用药2个疗程,有90例病例显效,21例病例有效,19例无效,所有病患治疗有效率为95%。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较为广泛,病患一旦感染后,由于其免疫系统存在差异,疾病容易重复发作,且复发的概率达到12%~21%。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西药通过抑制支原体的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生长从而达到治愈目的。此类西药对于支原体肺炎发病的治疗通常具备以下2种特点:(1)可以直接调节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其特点为副作用小,疗效快。(2)可以有效地去除长期存在于细胞里的衣原体和支原体。而中医则认为肺炎中支原体属于病毒和细菌中存在的微生物,属温病范畴。
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及发展和这种毒性的微生物密切相关。治疗支原体肺炎应该首先祛邪解毒。同时由于外邪入侵,患者极易出现气郁血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化淤活血类药物。根据《中国药典》的论述,药方莪术,青黛、紫草可以解毒清热,破血逐瘀,养血活血,促进肺气宣扬,同时莪术还可以消除血小板聚集,改善肺循环,消除支气管的高反应性,防止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同时,黄芪注射液可以调节人体免疫,促进白细胞生成,从而抵抗细菌入侵,起到养元益气,祛邪扶正的效果,对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疗效。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穿心莲内含穿心莲新甙脱羟基,穿心莲内酯,黄酮等重要药物成分,可具有杀菌,抗病毒和提高身体免疫能力之功效。复方丹参注射试剂:此药物有极强的去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功效,对于病例患有生物膜损伤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丹参试剂还可以改善微循环,防止心肌受损,以促进改善肺部微循环,毒素排出,和肺间质的炎症吸收,最终改善支原体肺炎病情症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试验根据130例病患的情况,验证了中医治疗中遵循用急治标,缓治本的治疗准则。在患者的恢复阶段,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容易产生其他并发症并感染其他器官,因此巩固扶正是此阶段的治疗关键。根据长期临床试验检测,利用中西医结合用药的办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其并发症,可以达到互相调节,标本兼治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1]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72~1575.
[2]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1~1712.
[3]范永琛.有关小儿肺炎的几个临床问题的现今观点[J].临床儿科杂志,2001,19(6)∶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