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0-02-10史为华
史为华
(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吉林长春 130052)
1 心理护理的内涵及特点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所谓心理护理,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不良心理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按照医学护理程序对病人的语言、情绪、行为、态度和姿势等心理反应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治疗,同时处理患者在疾病发作过程中所伴随的不健康心理行为现象,改变病人异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趋向康复的过程。心理护理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双向反馈功能的医学实践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与连贯性,心理护理面对的是不同的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给不同的患者的心理施加影响和疏导,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护理内容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心理护理贯穿着患者的整个治疗进展和康复的过程,因此,心理护理的内容非常繁杂,具有连贯性。(2)广泛性和迥异性,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心理护理这一概念早就发生了广泛的迁移。其对象已不仅仅限于身体患有疾病的人,即使是正常个体,也可以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和心理保健,保持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再者,由于患者年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社会经历及心理结构的差异,他们对疾病的心理反应也有所不同。
2 脑卒中后抑郁病的表现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发生病变后,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经常出现各种情绪变化,由于抑郁,患者悲观、沮丧,对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不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措施,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转变患者的社会角色和地位,使患者缺乏心理适应,出现焦虑急躁、紧张不安、郁闷压抑等不良心理现象,甚至出现绝望、自杀等极端偏激心理。
3 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的应用和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重要的非器质性并发症。该病发生后,患者常出现各种情绪变化,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秩序。医学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具体心理护理模式的运用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热情温馨的心理护理态度,创设营造舒适的人性化心理医护环境。现代心理护理专业,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外,医疗护理人员热情的护理态度,柔和的交流表情,充满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安静舒适、温馨宽松的医护环境,不仅可以给病人带来以良好的心理护理氛围,还能使患者积极参与诸如听音乐、下棋、聊天等娱乐保健活动,充实个人生活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安心配合治疗,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病人了抑郁病人逃跑、自杀等极端意外事件的发生。(2)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安抚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积极做好护理与患者之间的情感沟通,通过语言谈心、表情、眼神、动作等进行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信赖关系,这是取得心理护理成效的关键。心理护理人员通过尊重、理解、同情患者的医护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抑郁病人通常表现出的心理应激行为,单纯的说理方法难以奏效,心理护理人员必须鼓励病人学会倾诉,及时化解其内心矛盾,帮助其解决思想压力,消除后顾之忧。(3)因人而宜,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和用药指导以及功能康复训练。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不同情况,心理护理人员给患者以精神安慰,感化并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促进心身康复。抑郁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通过经常与患者交流,适时向患者宣传抑郁康复治疗、防治的有效手段,讲解治疗抑郁症用药的目的作用、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治疗过程及转归,有利于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抑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有心理安全感,积极主动地合理作息,配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加强心理疏导,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情绪波动性性大,心理行为反应异常,病人顾虑多,心理精神压力过重,因此,心理护理要给予心理上的疏导,排解和支持。针对每个患者情况进行必要的个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淡化患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有利于帮助抑郁患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消除或避免精神刺激,减轻心理负担。通过开展听音乐、看电视、做保健操、开展保健知识讲座等有益活动,有利于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5)倡导社会关爱行为,发挥家庭、社会集体功能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还应注意从各个方面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呼吁倡导社会关爱行为,创设人性化和谐氛围,帮助患者建立和协调好人际关系,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关心,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减少心理应激因素的产生,更有利于帮助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早日康复。
4 结语
总之,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改善和消除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要做好必要的充分的心理护理治疗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