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业牛源问题思考

2010-02-10黄必志朱士恩赵志军杨世平曹兵海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双胎母牛屠宰

王 喆,黄必志,朱士恩,赵志军,杨世平,曹兵海*

(1.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12;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1 肉牛业牛源紧缺及原因

1.1 牛源紧缺

牛源的紧缺首先表现为肉牛存栏量下降。据王明利、孟庆翔等调查,素有黄牛“金三角”美誉的安徽亳州市,2006年能繁母牛存栏16.81万头,比2005年下降 33.35% 。安徽全省2006年肉牛存栏231.3万头,比2000年下降47.6%,山东肉牛2006年存栏739.7万头,比2000年下降25%[1],包括河南、山东、安徽及河北四省在内的“中原肉牛带”地区,能繁母牛存栏量只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 30%。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全国肉牛存栏为1.32亿头,到 2005年减少为1.0016亿头,10年时间肉牛存栏数减少24.15%,平均每年减少2.4%。2007年肉牛存栏量为1.23亿头,同比下降11.69%,能繁母牛存栏量为5544万头,同比继续下降8%。由于基础母牛数量锐减,导致犊牛、架子牛供应严重短缺,出现全国性“牛荒”。其次,受活牛供应市场紧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呈现“吃不饱”的状态。据孟庆翔介绍,安徽福润公司肉牛屠宰加工厂目前每天只能收几十头牛;山东阳信鑫源清真肉类公司肉牛屠宰线日设计能力150头/d,目前每天屠宰量不足设计能力的1/10。华北地区著名的肉牛养殖和屠宰企业-福成五丰2007年中报披露:报告期内屠宰活牛28380头,比上年同期减少6311头,公司活牛屠宰量同比下降18%。由于屠宰牛源不足,万福盛、仁义等八家屠宰企业已关门停产。以肉牛养殖和屠宰加工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河北省廊坊市,由于牛源短缺,全市虽然具有85万头牛的屠宰能力,但2007年全年屠宰量不足50万头,肉牛屠宰缺口达35万头。牛源紧缺已成为当前肉牛产业发展的桎梏。

1.2 牛源紧缺的原因

1.2.1 牛繁殖效率低,牛源供给速度慢 牛初情期晚,最快的也要一岁多才能配种,最好的水平是2岁时产第一胎;产犊间隔长,最好水平是一年产一胎;多产单胎,双胎率低。

1.2.2 肉牛繁育部门经济效益差,没有生产犊牛的积极性 由于技术水平、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导致肉牛繁育户经济效益差,不愿意饲养母牛,不愿意繁育犊牛,甚至将基础母牛出售、屠宰,所以出现了牛源紧缺。

1.2.3 牛个体的产肉量低,生产单位牛肉需要屠宰更多的牛 从1961到2005年,发达国家的牛胴体重自164.25 kg/头持续上升到261.28 kg/头,而中国从1961年94.3 kg/头上升到1993年的151.1 kg/头,却从1994年开始就一直徘徊在130多 kg/头的水平。2006年,我国肉牛胴体重138 kg/头,而世界平均水平为 206 kg/头,发达国家平均为281 kg/头,美国为351 kg/头,一头肉牛的产肉量相当于我国2.5头肉牛的产肉量[2]。

1.2.4 繁育户组织化程度低 实力弱小,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提高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我国的肉牛产业链中,犊牛、架子牛主要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与育肥户的连接。育肥户的牛源大部来自市场交易,而市场没有激励因素鼓励母牛养殖户生产犊牛[3]。产业利润大部分被肉牛屠宰、加工等部门占用,肉牛繁育户,经济效益低,且多为分散的农户,实力弱小,没有代言人,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也由于农户分散,组织化程度低,难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肉牛饲养管理差,市场应对能力弱。

2 增加牛源供给

2.1 提高繁殖效率

要提高繁殖效率,除了保持成年母牛正常的繁殖受胎率外,还要采取措施,提前初情期,早配种,早产犊,争取两岁产第一胎;缩短产后乏情期,缩短产犊间隔,争取一年产一胎;诱导双胎,提高产犊能力。

2.2 初情期提前

2.2.1 影响因素 影响牛初情期的因素较多,主要有:

1)品种 一般情况下,大型品种牛初情期迟于小型品种。肉用品种初情期往往比乳用品种迟,瘤牛的初情期比家牛的迟。

2)营养和体重 尽管繁殖的营养需要低于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但合理的营养管理对于最大限度提高动物的繁殖成绩十分重要。牛的体重与初情期有直接的关系,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初情期主要取决于体重或体格大小,一般而言,牛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60%~70%左右开始发情。

2.2.2 调控方法

1)瘦素调控 用瘦素(Leptin)处理限饲牛可增加LH的浓度,增大单个脉冲的幅度,其发挥调节作用主要在下丘脑水平。

2)驱虫药调控 断奶后注射双氢除虫菌素(IVR)比未处理的小母牛初情期早8.8 d,体重轻10.3 kg。有研究表明IVR能促进卵泡的生长,主要是加速大卵泡的生长和增加数量[4]。

3)营养调控 提高犊牛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能量水平,能较早达到发情体重,提前初情期。试验表明,高营养水平可以使牛的初情期提早到6~9个月龄左右。秦川牛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平均在9.3月龄性成熟。

2.3 缩短产后乏情期

2.3.1 外源激素处理 PGF2α肌肉注射、阴道内注射[5~6]。由于前妊娠黄体或持久黄体影响母牛产后发情,PGF2α能融解黄体,因而 PGF2α处理效果明显。在子宫复旧未完成时使用PGF2α可以缩短产后乏情期,此时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复旧,恢复子宫和卵巢的正常功能。GnRH小剂量重复注射、持续灌流[7~8],能缩短产后乏情期。孕酮注射、埋植[9]也能缩短产后乏情期。

2.3.2 饲养管理调控 加强营养,尤其注意能量的补充[5]。据研究,首次配种时母牛膘分(BCS)值与产后配妊间隔呈2次曲线回归关系,当BCS为3.0时,产后配妊间隔最短。

公牛诱导 将公牛放入母牛群中,可以增加母牛LH分泌脉冲,诱导排卵前LH峰的出现和排卵,但公牛诱导法受季节、公母比例、分娩时的体况和暴露于公牛的产后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控制哺乳、泌乳刺激 各种断奶方法,如完全断奶、暂时断奶或部分断奶,都能增加GnRH的分泌,增加LH脉冲释放的频率,还能增加卵泡上LH和FSH受体的浓度[10]。

2.4 诱导双胎

2.4.1 激素诱导 利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刺激母牛卵巢上多个卵泡发育并成熟排卵,受精妊娠。目前用于诱导母牛双胎的激素主要是:PMSG、FSH。

PMSG法:在发情周期的9~13 d,肌注 PMSG(1500~2000 IU)48 h后注射前列腺素溶解黄体,待发情后注射PMSG抗血清。

FSH法:FSH半衰期很短,使用时需小剂量多次注射。FSH用以诱导母牛双卵排放效果较一致,副作用小,但比较麻烦,且价格较贵。

2.4.2 生殖激素免疫法 在牛的双胎诱导中常用作免疫原的有类固醇类激素和抑制素两类。类固醇激素免疫:目前常用的抗原主要有睾酮、雄烯二酮和雌激素。抑制素免疫:用各种来源的抑制素免疫原主动或被动免疫母牛均可使体内FSH水平升高,增加排卵率。杨利国、张居农等采用猪精液抑制素主动免疫母牛,使黄牛双胎率最高达到37%[11]。

2.4.3 胚胎移植法 向已输精母牛黄体同侧或对侧追加1枚同日龄胚胎或向发情母牛两侧子宫角各移1枚或向一侧移两枚同期化胚胎,该法是目前诱导双胎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卢克焕等AI+移植1枚 IVF胚,得到 65.14%(34/52)的双胎率[12],张传师等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双胎率到达60.18%[13]。

2.5 利用奶公牛产肉

从生物学特性看,要把肉牛作产奶用是不现实的,而要把奶牛用作产肉却是可行的,甚至还有更高的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国外利用奶牛群产肉是一种普遍现象。欧共体国家生产的牛肉有45%来自奶牛。美国是肉牛业最发达的国家,仍有30%的牛肉来自奶牛。日本肉牛饲养量比奶牛多,但所产牛肉55%来自奶牛群[14]。

我国奶牛业存栏大量的繁殖母牛,出生的奶公牛除少部分种用外,其余都淘汰,利用奶公牛产肉,变废为宝,是缓解当前肉牛业牛源紧缺的重要举措。

3 提高个体产肉量,少杀牛而多产肉,缓解牛源需求

自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肉牛存栏数大幅度下降。但是牛肉产量却保持稳定。主要由于遗传育种和育肥的贡献,个体产肉量增加。美国用低于全世界10%的牛,生产出世界牛肉供给量的25%。我国要提高肉牛的个体产肉量,除杂交改良、遗传育种外,就是加强育肥,大力发展高档牛肉生产,提高牛个体产肉量。

育肥模式大体有3种:

3.1 短期育肥模式

期育肥6个月以内,利用的是架子牛的“补偿生长”特性,目的是获得最好的饲料报酬和最大红肉产量。这种育肥模式是目前中国肉牛育肥的主流。

3.2 中期育肥模式

期育肥6~12个月,利用了短期育肥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与长期育肥产肉量多、肉质好(去势牛)的特点,在肉质上可兼顾高中档两层消费市场,在生产和经营上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主动性。

3.3 长期育肥模式

育肥期12~20个月,30月龄以内出栏。通过高度的技术组合,获得最高的产肉特性和优秀的肉质特性:胴体重在400 kg以上、胴体净肉率在72%以上,牛肉有最高的营养价值、观赏价值、赏味价值甚至是功能性食品价值,生产的是高档牛肉[15]。

目前,我国应该发展后两种育肥模式,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种育肥模式,延长育肥时间和出栏月龄,提高活重和单位头数的产肉量,少杀牛而多产肉,不仅能缓解牛源紧缺,生产高档牛肉,还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肉牛业的产业升级。

4 建立、发展农业合作社

牛源不足的直接原因是肉牛繁育户经济效益差,要提高经济效益,除了政府调控市场和补贴外,就是要建立、发展农业合作社,提高技术和加强管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提高影响力。由于我国的农业合作社没有建立或者刚起步,本文简要介绍国外农业合作社产生背景、作用和办社原则,借以对发展我国的肉牛合作社有所启发。

4.1 农业合作社的产生及作用

欧盟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因为农产品买卖双方在信息和实力上十分不对称,买家凭借自己手中的实力控制市场,使作为卖方的农户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农户之间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强大自身的力量,争取在交易过程中的平等地位。

通过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农户不仅在经济上“有资格”同农产品加工商对话,进而以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相关服务系统与之展开竞争,争夺地盘,而且可以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使国会通过限制垄断公司,保护农场主权益的法案。为个体农民创设了防御与消减市场风险的保护机制,以保证农民尽量在市场中多受益少受害。

目前,合作社的直接受益人口接近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在许多国家,合作社经济已经成为仅次于私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的第三种经济力量。从国际情况来看,农业合作社越发达、越完善,该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就越高、产业化实力就越强。发达国家中80%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业合作社[16]。

4.2 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

美国政府主要通过为合作社提供注册、免税、项目资金和贷款等来对合作社进行支持。合作社组织大都接受总统基金会、农业部的一些项目,如果合作社某个农业项目失败了,可以到农业服务局去申请补贴。欧盟国家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措施涵盖政策、法律、金融、税收教育、信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农业合作社的完备的支撑体系。国家的政策对于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组建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发展过程中在金融、信贷、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在发展出现障碍时的扶持作用等方面[17]。

4.3 合作社的办社原则

合作社原则几经修改,最新的是在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100周年代表大会”上修订的,为如下七项:①自愿和社员资格开放原则;②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有平等的投票权(一人一票);③社员经济参与原则,合作社资本中一部分作为共同财产:合作社盈余中的一部分作为公共积累而不可分割,其余按交易额比例返还社员;④自治和独立原则;⑤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原则;⑥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⑦关心社区发展原则[16]。

[1]王明利,王济民,孟庆翔.肉牛产业加速下滑急需出台扶持政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6-9.

[2]许尚忠,王淑辉.我国肉牛良繁体系的构建[J].中国牧业通讯,2008(1):30-32.

[3]王桂霞.中国肉牛产业链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滑志民,桑润滋.动物初情期调控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15(4):11-13.

[5]王 喆,文际坤,袁希平,等.牛产后不发情的繁殖机理及影响因素[J].黄牛杂志,2003,29(6):31-34.

[6]Johnson S K,Del Veechio R P,Townsend E C,et al.Role of prostaglandin F2a in follicular development and subsequent lutal life span in early postpartum beef cows[J].Domes Anim Endocrin,1992,9(1):49-56.

[7]Peters A R.Hormone responses to exogenous GnRH pulses in postpartum dairy cows[J].Reprod Fertil,1985,75:557.

[8]Growe M A,Goulding D B.Induced ovulation of the first postpartum dominant follicle in beef suckler cows using a GnRH analogue[J].Reprod Fert,1993,99:551-555.

[9]Rivera G M,Gomi C G.Ovarian folicular wave synchronization and induction of ovulation in postpartum beef cows[J].Theriogenology,1998,49:1365-1375.

[10]田允波,曾书琴,郭金彪.奶牛产后乏情的机理研究[J].广东畜枚兽医科技,2002,27(2):8-11.

[11]田春英,荣威恒,窦洪举,等.加拿大肉牛业发展概况[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2(1):31-33.

[12]卢克焕.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的怀孕率和双胎率[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3(1):73.

[13]张传师,刘长松 ,马建山,等,人工授精+胚胎移植(AI+ET)法诱发肉牛双胎的试验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3):23-24.

[14]孙凤俊,邴印忠,徐俊伟.国内外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15(3):232-235.

[15]曹兵海,陈幼春,许尚忠,等.我国的肉牛育肥技术模式与牛肉市场层次[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7):55-59.

[16]李中华,曹春燕,辛德树,等.国际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3-75.

[17]杨建永,杨志勇,胡秀花.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律[J].特区经济,2008(8):94-95.

猜你喜欢

双胎母牛屠宰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龙凤双胎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双胎妊娠的胎儿会有什么风险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带你认识双胎输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