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4例

2010-02-10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斜颈胸锁头颈

朱 强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1100)

小儿肌性斜颈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起初可见纤维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变性,最终全部为结缔组织代替。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多数认为与损伤有关,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肌化形成挛缩;还有认为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所致。最终导致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有条索状肿物突起,头向患侧倾斜,而颜面旋向健侧,患儿眼、面两侧发育不对称,头颈活动受限。根据上述特征提醒家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否则可造成终身残疾。过去此病常用手术矫正处理,近年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更具有优越性,所治34例患者全部治愈,无痛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20天;出生难产30例,顺产4例;肿块在胸锁乳突肌上段的9例,在中段的23例,在下段的2例。患儿发病左右之比,基本相等。治疗时间最长6个月,最短30天,一般3~4个月。

2 治疗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的治法主要以局部推拿手法为主。采用行气活血、软坚消肿的治疗原则。原理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逐渐使肌化的血肿吸收消散,缓解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条索状肿物消散或吸收。只要推拿手法所使得当,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1 治疗步骤

常用手法:推揉拿、拔伸旋转等。常用穴位:大椎、肩井等。家长配合:嘱家长配合轻柔局部或热敷。另外,还要注意患儿头颈位置,如喂奶、睡觉时要用枕垫使头固定于矫正体位,助其矫正肌性。

2.2 操作方法

首先选好医患体位,充分暴露患处,以便于操作。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拿患侧胸锁乳突肌、大椎穴、肩井穴等。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数次。再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施术时,要求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力求做到刚柔合一。每次治疗时间约15 min左右。初期每天1次,病情重者可1天2次,到了中、后期隔日1次或隔2日1次。一般10次为1个疗程,中间间隔1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胸锁乳突肌完全消散,颈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面部对称;好转:患者胸锁乳突肌的硬结基本消散,头部歪斜明显好转,颈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无效: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4例患儿经治疗,治愈2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94.1%。

4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男,50天。患儿第一胎,预产期提前7天,属难产。生后15天,家长发现患儿头颈喜向左侧睡,头颈向左侧歪斜。右侧颈部有一个肿块,推之可动,患侧颜面发育不如左侧。患儿家长称,有关医院说需要患儿2~3岁后再行手术治疗。经熟人介绍,家长带患儿于2008年7月5日前来就诊。经检查,患儿一般情况尚好,头颈向左侧歪斜,右侧胸锁乳突肌中段有1.5cm肿块,右侧眼面小于左侧,头颈向右侧活动功能受限。诊断为小儿肌性斜颈,乃产道损伤造成瘀血阻滞、脉络失和所致。用上法治疗5次,肿块逐渐变软缩小,20次基本吸收,30次全部吸收,颈部活动自如,头颈端正而痊愈。为巩固疗效,又治疗5次。5个月后随访,一切正常。

5 体会

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过程中,采用揉推拿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肌肉肿胀,改善营养供应,使条索状肿物软化、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除;施以拔伸旋拉法,能伸展胸锁乳突肌,解除肌肉痉挛,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温通气血、矫正畸形之目的。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切记手法生硬,要根据患儿年龄、体质、病情,以能忍受为度,掌握好适当力度,完全依靠医者分析或手法的巧妙操作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笔者认为小儿正在生长发育时期,脏腑娇嫩,血气未充,故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越早越好,最佳有效期是生后 1~3个月,3~6个月效果次之。因此,对在 3个月以下的患儿及时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是提高肌性斜颈治愈率的最有效措施,本方法无痛苦,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斜颈胸锁头颈
Información económica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推拿联合舒筋消斜膏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两步缓解颈肩痛
针刺治疗急性斜颈1例
胸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研究发展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