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倍他洛克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0-02-10袁安平
袁安平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射洪 629200)
高血压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逐年增高趋势,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降低其致残率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1]。其病因复杂。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就需要长期用药,一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药或改用他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很多,本文就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其联合倍他洛克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耐受性做一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均为我院2006~2009年门诊或住院确诊为高血压(I~Ⅲ)级的病人120例,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 Hg即诊断为高血压病[2]。年龄40~82岁(56.0±9.8)岁;男85例,女35例;有靶器官损害者52例,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28例,高血压性肾损害7例,眼底出血5例。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组(A组),共60例,联合用药组(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倍他洛克组,B组),共6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用各类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2周,住院患者逐日观察,门诊患者每周随访1次,监测血压。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晨8时、晚8时2次服用;B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倍他洛克12.5mg,时间同上。1~2周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增加剂量,硝苯地平每日最大用量为30mg,倍他洛克每日最大用量为50mg,连服6周。监测血压应用(1)ABPM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测试时间从8am至次日8am测压6次。同时询问症状及听心率。降压谷:峰比值计算方法:以服药后第24小时的血压下降均值作为谷效应,以服药后24h内血压最大下降均值作为峰效应。(2)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血常规、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3)所有数据输入AST/PC586计算机,应用SPSS/PC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显著水平为(P<0.05)。
1.3 疗效判定标准
降压疗效以治疗后血压同治疗前基础血压比较。显效:舒张压下降≥1.33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67KPa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33KPa,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33~2.53KPa;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压疗效
联合用药组降压效果快,1、2、4、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 (36/60)、80%(48/60)、90%(54/60)、95%(57/60);对照组则分别为40% (24/60)、60%(36/60)、70%(42/60)、80%(48/60)。2组,1、2、4、6周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2周血压下降幅度较大,4~5周大多趋于稳定,不再下降。
2.2 血糖、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及血清钾、钠、氯均无明显变化
A组有4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停药后复查正常,B组12例轻度心功能不全者,活动后心慌、气短明显改善。26例心绞痛者12例停止发作,2例偶有轻微发作。8例心电图ST段和T波明显异常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2.3 不良反应
A组:面红11例,心悸5例,头痛6例,头晕2例,轻度踝部水肿1例,其中5例患者因不能耐受副作用而自行停药,改用他药。B组:头晕7例,胸闷3例,心悸2例,未停药,数天后症状自行消失。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
3 讨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主要成分是硝苯地平,作为最早的1、4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CCB),钙通道阻滞药(CCB)降压作用十分可靠,并且不会影响糖和脂代谢,可用于各种高血压患者。但由于其有血管扩张作用,故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面色潮红、头痛、环关节水肿等。倍他洛克是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安全可靠,并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通过拮抗交感神经活性,控制心率的有效手段,可以减轻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副作用[3],可作为长期用药的理想选择。本研究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甚至有5例患者不能耐受副作用而自行停药。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已经公认为较好和合理的治疗方案,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可以使不同药物相互取长补短[4]。在本次研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倍他洛克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易耐受,未见耐药现象,服用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1]高长斌,冯朝辉.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J].中国乡村医生,2001,17(8):9.
[2]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8.
[3]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7~239.
[4]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