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吸收线缝合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2010-02-10李维平王国玉

中外医疗 2010年26期
关键词:粉碎性髌骨石膏

李维平 王国玉

(青海省乐都县人民医院 青海乐都 810700)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在临床上以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多见,多为下跪姿势髌骨直接受力所致,治疗方法有多种,缺点较多。自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内固定加骨胶粘连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36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2~53岁,平均32岁,均为外伤致闭合性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左侧7例,右侧29例。新鲜骨折32例,陈旧性骨折4例。均在3~7d内手术。

1.2 手术方法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取膝前横弧形切口,逐层切开,向上翻开皮瓣,显露出骨折端。清除关节腔内、骨折面上血块,将碎骨折块手法拼接复位,用可吸收线于髌骨远、近断端贯穿骨质缝合,远断端需贯穿稍大的骨折块,通过收紧可吸收线使骨折复位打结,要在收紧可吸收线时用手指通过扩张部裂隙伸入关节腔内触摸髌骨关节面是否平整,使骨折块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后再结扎固定。接着用可吸收线缝合股四头肌扩张部和髌前腱膜。术后常规膝关节伸直位石膏托外固定4周,术后第2天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4周后去石膏渐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6~8周后可下地活动,逐渐负重行走。

2 结果

本组病人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关节面不平滑问题,无创伤性髌股骨关节炎发生,全部骨折均愈合。膝关节活动好,屈伸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为8~12周,无骨折块分离、可吸收线断裂的现象发生。按陆裕朴评分标准,优27例,良8例,可1例,无差者,优良率为97.2%。

3 讨论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如治疗不当,可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丝线环形缝合内固定、钢丝内固定、聚髌器固定、髌骨部分切除等。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髌骨形态完整,维持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膝关节的伸膝装置中的髌骨功能为原则。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如行部分切除后将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遗症[1]。我们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用可吸收线于髌骨远、近断端贯穿骨质缝合时,因可吸收线具有柔软性和弹性,是一种弹性固定,固定后可以对复位不好的骨块做重新调整。术中用可吸收线缝合股四头肌扩张部和髌前腱膜,可对抗髌骨周围的张力,避免骨折块移位。为避免屈膝活动时的剪应力,减少因可吸收线剪力,术后需常规行膝关节伸直位石膏托外固定4周,固定4周后此时骨折已纤维连接愈合,可去石膏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6~8周可渐下地活动,加强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逐渐负重行走。由此可见,用可吸收线缝合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较好地解决了碎骨块固定的问题,骨折复位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内固定物可自行吸收避免二次手术,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较好的手术方法,便于在基层单位应用。可吸收缝线张力带能否像金属张力带一样为粉碎性髌骨骨折提供较可靠的固定。对于这一问题,有研究显示可吸收线张力带比钢丝张力带抗疲劳性能强,具有更好的弹性,并且可吸收线在组织内张力可维持4~5周,56~70d完全吸收,可替代钢丝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2]。对可吸收缝线治疗髌骨骨折的研究,有学者进行了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结果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弹性,有利于手术后膝关节的屈伸功能练习。通过临床治疗髌骨骨折,术后14~21d拆除石膏托外固定后即行膝关节功能练习,随访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收到了与金属张力带固定相似的效果。说明可吸收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是可行的,完全能满足髌骨骨折愈合过程的时间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植入体内无毒性和不良反应,通过水解逐渐吸收,能和骨组织牢固连接,对骨组织生长无不良影响[3]。本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顺利,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提示可吸收线固定是有效的。且避免金属张力带固定术后发生的针尾触痛、刺破皮肤、退针等不良后果。

[1]李云飞,席平昌,李强一.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1,7(1):48.

[2]谢扬,郑佳坤,林本丹,等.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5):3002.

[3]刘远禄,李帮春,苟景跃,等.普迪思缝线治疗髌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94.

猜你喜欢

粉碎性髌骨石膏
国内外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
孔伯华与石膏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石膏之魂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