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散氧化镁粉体的制备及反常红外特性
2010-02-09王宝和王增辉
王宝和,王增辉,王 刚,徐 强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 116012)
氧化镁粉体作为一种功能性精细无机材料,可以作为高压烧结陶瓷的添加剂、超导体的添加剂和催化剂的载体;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催化、杀菌和紫外屏蔽等作用。氧化镁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机械粉碎法、气相氧化法、气相热解法和前驱物分解法等[1-3]。本文以六水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和氨水为沉淀剂,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为反应溶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出高分散性的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再煅烧氢氧化镁粉体,得到氧化镁粉体。并对其反常红外特性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及仪器
试剂:六水氯化镁,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氢氧化钠,沈阳沈一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氨水,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聚乙二醇-6000,上海合成洗涤剂二厂。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D/Max2400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电机株式会社;KYKY2800B扫描电子显微镜,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FT/IR-430红外光谱仪,日本分光JASCO;SX2-2.5-10马弗炉,沈阳长城工业电炉厂。
1.2 氧化镁粉体的制备
以六水氯化镁为原料,氨水与氢氧化钠为沉淀剂,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3∶1)为反应溶剂,聚乙二醇-6000为分散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出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在马弗炉中煅烧氢氧化镁粉体,得到氧化镁粉体。
1.3 氧化镁粉体的分析表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氧化镁粉体进行分析表征。此外,还对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进行SEM和XRD表征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前驱物的制备及分析表征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出的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SEM照片及XRD谱图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可见,前驱物样品呈颗粒状,分散性高,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约为2 μm。由图2可见,前驱物样品的XRD谱图与 Mg(OH)2标准谱图(JCPDS 44-1482)特征峰的位置一致。
图1 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的SEM图
图2 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的XRD谱图
2.2 氧化镁粉体的制备
以氢氧化镁粉体为前驱物,采用煅烧法制备氧化镁粉体,影响其产物分散性与颗粒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
2.2.1 煅烧温度对颗粒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
将前驱物粉体分别在马弗炉中于400、500、600、700℃煅烧2 h,得到产物的SEM照片见图3。
图3 不同煅烧温度下氧化镁颗粒的SEM图
由图3可见,煅烧温度对产物的颗粒大小及分散性影响很大,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颗粒变大,团聚现象加剧,分散性变差。综合比较,煅烧温度在400℃时得到的产物颗粒较小、分散性较佳。
2.2.2 煅烧时间对颗粒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
将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在马弗炉中400℃分别煅烧1、2、3、4 h,得到的产物 SEM 照片如图3a(2 h)和图4(1、3、4 h)所示。 可见,前驱物在 400 ℃煅烧2~3 h得到的产物分散效果较好。当煅烧温度高于3 h时,颗粒表面变粗糙,团聚现象加剧,分散性变差。在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3 h的条件下得到的氧化镁呈颗粒状,分散性良好,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4 μm(其SEM照片为图4中b);其XRD图谱如图5所示,可见,产物的XRD谱图与氧化镁粉末的标准衍射谱图(PDF45-0496)相符,说明制备的氧化镁微米颗粒结晶良好,纯度较高。
图4 不同煅烧时间下氧化镁颗粒的SEM图
图5 氧化镁粉体的XRD谱图
图6 氧化镁粉体的红外光谱图
2.3 氧化镁粉体的红外特性
将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在马弗炉中400℃下分别煅烧1、2、4、8 h,制备出的氧化镁粉体的红外光谱如图6所示。在图6中,3 400 cm-1和1 450 cm-1左右的吸收峰为水的特征峰,1640cm-1左右的吸收峰为CO2的特征峰。本征态氧化镁 Mg——O键在550 cm-1和450 cm-1两处产生吸收峰,分别对应于Mg—O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由图6可知,煅烧1、2、4 h得到的氧化镁粉体只出现一个吸收峰,对应于 Mg——O键的弯曲振动,与本征态氧化镁比较,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偏移(蓝移);煅烧8 h得到的氧化镁出现两个吸收峰,对应于 Mg——O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与本征态氧化镁比较,伸缩振动峰向高波数偏移(蓝移)约52.43 cm-1,弯曲振动峰向低波数偏移(红移)约13.37 cm-1。
3 结论
以六水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和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出氢氧化镁粉体;再煅烧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得到氧化镁粉体产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手段对所得产物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3 h的条件下,可以得到高分散性的颗粒状氧化镁;在400℃下煅烧1、2、4 h得到的氧化镁粉体的红外吸收峰发生了蓝移现象;在400℃下煅烧8 h得到的氧化镁粉体的红外吸收峰出现了红移和蓝移同时并存现象。
[1]潘冠英,宋晓莉,周启立.超细氧化镁粉体的制备方法探讨[J].无机盐工业,2004,36(5):5-6.
[2]张 伟,王宝和.纳米氧化镁粉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粉体技术,2004,(2):40-44.
[3]王增辉,王宝和.前驱物分解法制备氧化镁纳米粉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粉体技术,2008,14(5):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