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传播来源和获得需求的调查*

2010-02-09周国甫周春林

重庆医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宣传材料务工人员来源

范 杉,周国甫,魏 尊,阮 芳,周春林,刘 丹

(1.湖北省咸宁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437100;2.湖北省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7100)

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批艾滋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已成为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具毁灭性的疾病。为了解咸宁地区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传播来源和获得需求,作者于2009年7月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咸宁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共627人,其中男343人,女284人;年龄16~75岁,其中10~ <20岁173人,20~<30岁182人,30~<40岁 103人,40~75岁169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78人,初中235人,高中314人。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整群随机抽样。

1.2.2 调查内容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对于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的”和“对于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你认为最好的获得途径是什么”等主要问题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多个样本率的χ2检验。

2 结 果

2.1 艾滋病知识的传播来源 主要来自以下11种媒介,分别为电视占 70.18%,宣传材料占 44.02%,宣传广告栏占40.03%,书籍占 33.33%,报刊占 27.75%,宣传活动占24.72%,广播占 21.69%,医务人员占21.37%,听别人讲占18.18%,咨询服务占13.39%,学校教育占13.39%。男、女在11种传播来源顺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电视、宣传材料、宣传广告栏等为艾滋病知识传播的主要来源。而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艾滋病知识传播来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1、2。

2.2 艾滋病知识的获得需求 由调查得知,进城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获得需求按顺位分别为:电视占77.03%,报刊占64.27%,书籍占58.05%,广播占 51.83%,宣传材料占43.38%,宣传广告栏占41.63%,宣传活动占34.13%,医务人员占29.67%,咨询服务占 18.118%,学校教育占14.67%,听别人讲占13.39%。男、女均以电视、报刊、书籍等为主要需求。而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艾滋病知识的获得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 1、2。

表1 艾滋病知识传播来源与获得需求按年龄统计(%)

表1(续) 艾滋病知识传播来源与获得需求按年龄统计(%)

表2 艾滋病知识传播来源与获得需求按文化程度统计(%)

3 讨 论

艾滋病在中国已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疫情已遍及全国各省份,中国正面临着艾滋病流行的危险。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中国流动人口已达 1.2亿,并以每年500万至1 000万的数量递增[1]。有研究认为性行为不受约束是造成易感染的重要因素[2],由于流动人口多数处于性活跃期,文化程度较低,性病和艾滋病防病知识和防病意识欠缺,在远离家庭、孤寡在外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为了更好地开展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就必须充分了解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来源及需求,以有针对性、多样性、阶段性、系统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关研究表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来源途径将影响到人们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信念的形成、态度和行为取向[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在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之间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并以电视、宣传材料、宣传广告栏、书籍、报刊等列前5位,这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相似[4-5],提示应多通过大众媒体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中插播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积极与本地报刊开辟预防艾滋病知识专栏。调查结果表明,男、女在11种艾滋病知识传播来源顺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方面,各年龄段的艾滋病知识来源均以电视为第1位,10~岁年龄组以书籍、宣传材料占2、3位,其他年龄组则以宣传材料、宣传广告栏占2、3位;文盲、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主要以电视、宣传材料、宣传广告栏等占前3位,而高中文化程度则以电视、书籍、宣传材料等为前3位;表现出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艾滋病知识来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各传播媒介的作用,并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等,使得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本次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传播方式以电视的需求率为最高,其次为报刊、书籍、广播等,说明对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书籍、广播等宣传媒体,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切实、有效、可行的,同时,结合进城务工人员较多、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等特点,根据其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制作语言通俗易懂、画面简单活泼的宣传画、宣传栏等,从而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一定深受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另外,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进城务工人员表现出对艾滋病知识的获得需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在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针对目标人群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以行之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曾艺,贺加.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作用与对策探讨[J].重庆医学,2008,37(18):2128.

[2]韩梅,凌华,王俊,等.2001年重庆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监测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03,32(1):67.

[3] 吕姿之.艾滋病健康教育与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90.

[4]陆焯平,朱作金.流动人口AIDS知识与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2):99.

[5]何波,农丽萍,陆朝荣,等.凭祥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广西医学,2006,28(3):448.

猜你喜欢

宣传材料务工人员来源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的效果评价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宣传材料的中英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论述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原则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