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催青后期管理 确保蚕种孵化齐一

2010-02-09王兴华姜素芹

中国蚕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收蚁蚕种孵化率

王兴华 姜素芹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41)

催青是养蚕工作的开端,催青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丰欠。山东省的蚕种催青工作一般分 2个阶段进行,蚕种催青的第 1阶段工作在各县(市)丝绸公司的催青室进行,催青到点青期或转青期,第2阶段工作在各乡(镇)茧站的催青室或共育室进行,这个阶段工作一般称为补催青。前段催青工作在县(市)丝绸公司的催青室进行,由于催青条件较好,温湿度等环境控制比较容易,一代杂交种的调种、摇卵、换气等工作也比较方便,一般不会出现催青失误。而补催青工作在各乡(镇)茧站的催青室或共育室进行,条件不如县(市)丝绸公司的催青室,由于此时随着胚胎的发育,呼吸量加大,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加上这段时间有领种、运输、蚕种称量、装收蚁袋、黑暗保护等工作,如补催青工作不到位,将影响胚胎的生长与发育,致使蚕种孵化不齐,孵化率降低。因此,做好催青后期的技术处理,是保证蚕种孵化齐一的关键。

1 提早装收蚁袋

山东省一代杂交种(散卵)一般要求在黑暗保护前的转青期(己5)装收蚁袋。对于蚕种数量多、装收蚁袋任务重的催青室(或共育室),往往因装收蚁袋工作量大,造成不能及时进行黑暗保护。为此,我们于 2003年秋季提前领蚕种,做了提前装收蚁袋的试验,分别在气管显现期(己3)、点青期(己4)、转青期(己5)各将 200盒蚕种装收蚁袋,调查不同时间装收蚁袋对孵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前 2d装收蚁袋,将装好的收蚁袋串挂保护,卵面间留有3~5cm的距离,正常保护和按时黑暗处理,蚕种的一日孵化率都在 98.5%以上,对孵化率无不良影响;因此,在发种量较大的催青室或共育室,可以提前到己3领种并装收蚁袋。

2 黑暗保护的时间与方法

2.1 黑暗保护的时间

胚胎发育到己5时,需要进行黑暗保护,促使发育慢的胚胎加快发育,抑制发育快的胚胎,起到等齐的作用。我们通过对不同催青季节和多批次蚕种的催青黑暗保护时间调查,结果显示,若蚕种在 12:00前转青齐一,当日 18:00开始黑暗保护,则黑暗 36h收蚁,一日孵化率可达 95%以上;若蚕种在 12:00前未转青齐一,仍需当日 18:00开始黑暗保护的,则黑暗时间必须延长至 60h,(黑暗 36h后,可低于标准温度 1℃保护),才能确保一日孵化率达 95%以上。如 1995年春季我们曾对一批菁松原种做过调查,对上午转青齐一的大部分蚕种和上午未转青齐一的少量蚕种,分别包种后,于当日 18:00黑暗,黑暗 36h调查一日孵化率,结果上午转青齐一的原种孵化率达到 95%以上,未转青齐一的孵化率只有60%左右,又黑暗 24h后,孵化率达到95%以上[1];因此,要根据各批次的转青时间,进行不同时间的黑暗保护,确保每批蚕种孵化齐一。

2.2 黑暗保护的方法

催青期随着胚胎的发育,卵的呼吸量越来越大,转青期蚕卵的呼吸量是催青初期的 10~30倍,若黑暗保护不当,易导致孵化率下降。因此,蚕种黑暗处理时,最好对催青室的门窗进行遮光处理,利用催青室大的空间进行黑暗保护,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满足蚕卵呼吸对氧气的要求。催青室黑暗效果不佳的,必须制作专用蚕种黑暗箱,进行黑暗处理。黑暗箱用无气味的木框制作,四周用红黑 2层布遮光(红内黑外)。黑暗箱的大小要根据蚕种的数量制作,要利于蚕种的穿挂,保证卵面间留有 3~5cm的距离。严禁用密闭容器黑暗保护,防止蚕种叠放、堆积或黑暗箱内盛放蚕种数量过多,造成蚕种窒息,孵化率下降。如 2001年春季,昌乐县丝绸公司下面的一个小蚕共育室领回转青卵 150盒,装收蚁袋后,叠放于 60cm×30cm×50cm的纸箱中(纸箱打眼),于当日下午用新买的黑布包裹纸箱,黑暗 60h后感光收蚁;结果纸箱四周的蚕种孵化较好,越靠近纸箱中间部分的蚕种,孵化率就越低,在纸箱中间甚至有部分蚕种几乎不孵化。原因是空间太小,蚕种数量过多、叠放挤压,空间太小,加之新买的黑布,没有经过漂洗,黑布的透气性差,造成蚕种窒息死亡。

3 正确合理的控制催青环境

催青后期一般要求用温度 25~26℃,相对湿度75%~85%进行蚕种的黑暗保护,此温度是指蚕种感受的温度,如果蚕种感受温度低于 25℃,则蚕卵感受的积温不足,蚕种孵化率就降低。我们于 2002年在昌乐县丝绸公司进行技术培训时,曾了解到有个茧站,前一年春季、晚秋季领回的蚕种孵化率都低于公司同批蚕种的平均孵化率,经深入调查发现,此茧站领回的转青蚕种放入黑暗箱中进行黑暗处理后,不是进行催青室的大环境补湿,而是直接往黑暗箱的黑布上喷水补湿。此补湿方法造成了黑暗箱外部水分蒸发,内部蚕种感受温度降低,若环境温度25℃、干湿差 5℃,则蚕种的感受温度只有 20℃,造成了蚕种的积温不足,导致蚕种孵化率降低。通过改变补湿方法,对催青室大环境补湿,不再往黑暗箱上喷水后,这个茧站在第 2年春季蚕种的孵化率高于公司的平均水平。

4 收蚁前的技术处理

蚕种黑暗保护结束后,如果是在共育室进行补催青的,可以直接按时收蚁;如果是在乡(镇)茧站的催青室进行补催青的,因蚕种从补催青结束领蚕种到蚕室收蚁前这段时间的保护,对孵化率和蚁体的强健度影响很大,各小蚕共育室或蚕农在领种前必须提前将蚕室升温补湿,达到温度 26℃、相对湿度 80%,途中避免蚕种接触低温干燥或高温干燥的不良环境,造成降低孵化率和蚕体虚弱,特别是春季干旱多风季节更应注意。对于蚕种领回后疏于管理,收蚁不及时,造成蚁蚕死亡的事例屡见不鲜。共育蚕种数量多的共育室,由于人员紧张、收蚁工作准备不充分的,应及时将蚕种放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保护,防止蚁蚕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造成蚁体虚弱。另外,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时收蚁时,可采取转青卵装收蚁袋后串挂到黑暗箱中进行冷藏,冷藏前后均需经过20℃→15℃→5℃的中间温度 5~6h(入库时逐渐降温,出库时逐渐升温),以 5℃冷藏,冷藏时间以不超过 7d为宜[2]。

总之,催青后期是催青工作的重要时期,注意蚕种运输途中的环境保护和蚕种装收蚁袋、黑暗保护、冷藏抑制及收蚁操作等的技术处理,才能保证蚕卵孵化齐一,蚕种一日孵化率高,蚁体强健。

[1]姜素芹,王兴华.原种催青黑暗时间与抑制效果的调查[J].中国蚕业,2004,25(3):19-20.

[2]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养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30-435.

猜你喜欢

收蚁蚕种孵化率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春柞蚕收蚁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春柞蚕收蚁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