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柑桔科研大协作 全国生产大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参与我国柑桔区划协作研究简介

2010-02-09沈兆敏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蜜柑亚热带甜橙

沈兆敏/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所已50周年,回顾往事,思绪万千,至今最令人难忘的是组织全国柑桔科研大协作,促进了柑桔生产大发展。笔者所亲历的全国柑桔区划研究即是其中之一。

柑桔区划协作研究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重任,对国内主要农作物进行区划研究,成立了以何光文副院长为组长的全国农业区划协作组,院属从事农作物研究的各研究所成立了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大协作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以下简称柑桔所)组建了柑桔区划研究协作组,与全国生产柑桔的省 (区、市)的生产、科研和教学部门等单位进行大协作研究。作为主持单位,柑桔所参加研究的人员有沈兆敏、张伯雍、何天富、谢治银和戴伦雨等,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朱扬虎。当时有柑桔生产的省(区、市),尤其是主产柑桔的省(区),都调集精兵强将参与全国和有关省(区、市)的柑桔区划研究。

在调查弄清全国柑桔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全国柑桔区划以气温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雨量、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我国甜橙和宽皮柑桔(以温州蜜柑为代表,下同)进行了全国性的柑桔生态区划。同时,又以柑桔生态区划为依据,考虑社会和人为因素,选定柑桔种类、品种,提出生产区划,为全国及地方柑桔生产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柑桔区划协作研究成果

一、生态区划主要指标

气温指标包括≥10℃年积温、年平均温度、极端低温及出现频率等,这些气温指标中,可因产区不同而各有侧重。如长江上游基本上无冻害,低温可不作为重要指标,年平均温度和年积温是重要的;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丘陵冬季温度使柑桔常有冻害,极端低温及其出现频率是主要的;华南积温高,无冻害,但某些地区温度和年积温过高,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

二、全国柑桔生态区划

以上述气温指标为主要依据,协作组提出了甜橙和宽皮柑桔的全国生态区划。

1.甜橙生态区划

Ⅰ 最适宜区

Ⅰ1华南丘陵平原南亚热带甜橙最适宜区:本区位于东南沿海,纬度低,夏季受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影响较盛,西北有云贵高原,北有南岭,东北有武夷山脉等作屏障,故冬季西北寒流侵袭轻,为浅山丘陵和部分平原三角洲。土壤多为丘陵性红壤或砖红壤。地域包括粤、桂、闽、台的绝大部分地区,柑桔无冻害,品种主要是新会橙、柳橙、雪柑,可发展夏橙、红江橙,良种柚以沙田柚、晚白柚,福建文旦柚等适栽。砧木主要是酸桔、红檬和酸柚等。

Ⅰ2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丘陵浅山中亚热带甜橙最适区:本区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柑桔无冻害,土壤主要是紫色土,其次为水稻土和冲积土,山地也有黄壤和棕壤等,多系中性或微酸性。本区包括长江上游及其支流的四川、重庆的几十个县(市、区)和云、贵两省的数县。本区以锦橙为主栽品种,柳橙、新会橙等虽然也可栽培,但果实甜度不及Ⅰ1区。夏橙由于1月份气温不够,越冬需喷2,4-D保果。

Ⅰ3云贵高原干热河谷中、南亚热带甜橙最适区:柑桔受海拔影响大,受纬度影响小,基本上是零星分布,以甜橙为主。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夏季雨淋,雨量多而集中,最高温度出现在5月,进入雨季温度反而略有下降,冬春日照好,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土壤多系山地、丘陵性红壤,较肥沃,微酸性,结构好。甜橙无冻害,但需灌溉和防风。本区包括滇西南部分低山和河谷及四川攀枝花等县(市)。

Ⅱ 适宜区

Ⅱ1琼雷边缘热带甜橙适宜区:纬度低,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无冬季,高温多雨,光照强烈,夏有台风。有甜橙和温州蜜柑等栽培,无休眠,果实品质较差。包括雷州半岛以南和海南岛大部分。

Ⅱ2江南丘陵中亚热带甜橙适宜区:本区甜橙有种植,部分地区需注意防控柑桔黄龙病。土壤多为砖红壤或丘陵红壤。包括浙江的温州,福建的闽清西南各县,江西的赣南各县,广东的北部各县,湖南的道县和宁远等县,广西的龙胜、兴安以南各县。

Ⅱ3四川盆地丘陵浅山中亚热带甜橙适宜区:基本无冻害,主要是四川盆地Ⅰ2区西北、南和东南各县市,以及湖北的巴东、秭归和兴山等县。

Ⅱ4云贵高原河谷南亚热带甜橙适宜区:柑桔无冻害,土壤与Ⅰ3区基本一致,海拔较高,在1300~1700 m范围内。包括云南省海拔1300~1600 m中山地带的县(市),四川的凉山州部分县,贵州省赤水河、乌江中下游和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沿江各县市。

Ⅲ 次适宜区

Ⅲ1江南丘陵中北亚热带甜橙次适宜区:本区包括浙江沿海各县,广西的资源、全州等县。属江南丘陵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错区域。

Ⅲ2云贵高原中山北亚热带甜橙次适宜区:本区属云贵高原气候类型。与Ⅲ1区不同的是冬春半年干旱,风大,夏秋雨量集中。土壤多数为山地丘陵红壤。柑桔分散栽培,有产量,但品质较差。

Ⅳ 不适宜区(或可能种植区):甜橙冻害严重,一般不适宜种植。

2.宽皮柑桔生态区划

我国宽皮柑桔适栽地域宽广,除蕉柑等外,耐寒性比甜橙强,南、中、北亚热带均有栽培,主要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栽培。

Ⅰ 最适宜区

Ⅰ1江南丘陵中亚热带宽皮柑桔最适宜区:本区与甜橙生态适宜区Ⅱ2基本上同一位置,热量丰富,主栽温州蜜柑,丰产稳产,无冻害。

Ⅰ2四川盆地丘陵浅山中亚热带宽皮柑桔最适宜区:本区包括甜橙生态区的Ⅰ2区全部和Ⅱ2区的绝大部分,宽皮柑桔基本无冻害,也适合发展柚类。

Ⅰ3云贵高原干热河谷中低山中亚热带宽皮柑桔最适宜区:本区基本是甜橙生态最适宜区Ⅰ3范围,热量条件好,历史上种植红桔和椪柑,发展温州蜜柑,积温过高地方果实有“泡壳”(果皮与桔瓣分离——编者注)现象。

Ⅱ 适宜区

Ⅱ1华南丘陵平原南亚热带宽皮柑桔适宜区:本区即甜橙生态最适宜区Ⅰ1区,蕉柑、椪柑是主栽品种,品质佳,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可大力发展。

Ⅱ2江南丘陵中亚热带宽皮柑桔适宜区:本区基本上是甜橙生态区Ⅲ1区,以温州蜜柑为主,10年左右有1~2次冻害。

Ⅱ3四川盆地丘陵浅山中亚热带宽皮柑桔适宜区:本区包括四川西部的绵阳、温江大部,以及贵州赤水河和乌江部分区域。

Ⅱ4云贵高原中山中亚热带宽皮柑桔适宜区:本区分两类气候类型,一是高原中部区,温度稍低;一是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温度较高,栽有红桔、椪柑和温州蜜柑,但需灌溉。

Ⅲ 次适宜区

Ⅲ1琼雷边缘热带宽皮柑桔次适宜区:本区包括两广滨海沿岸,云南河口和元江,海南岛大部分区域和台湾的南端。柑桔无休眠,温州蜜柑生长旺盛,产量一般,果实大,皮粗厚,有“泡壳”现象,风味较淡,不及同一区域的甜橙品质。

Ⅲ2北缘地带北亚热带宽皮柑桔次适宜区:本区分3个地带,一是武夷山、南岭以北,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丘陵和部分平原区域;二是川北部分县,陕西汉中、安康,甘肃文县、武都等地;三是苗岭以北的贵州高原。本区气温不高,有冻害,可栽温州蜜柑中的早熟品系。

Ⅲ3云贵高原中高山北亚热带宽皮柑桔次适宜区:本区是横断山脉的边缘山谷,海拔较高,河谷深邃,气温较低,柑桔常年有冻害,唯较为温暖的山地可以种植。贵州南、北盘江和赤水河海拔1200~1500 m处也属于本区。

Ⅳ 不适宜区(或可能种植区):本区的气温低,冻害严重,不宜种植。

三、省级柑桔生态区划

主产柑桔的四川(包括今天的重庆)、广东、湖南、浙江、广西、福建、湖北、江西,及云南、贵州,甚至柑桔北缘产区的苏、沪、陕、甘、皖、豫都进行柑桔生态区划。

四川 对当时主栽的锦橙、温州蜜柑和红桔进行生态区划。将锦橙的最适宜区区划为盆东南长江河谷地带,盆东南边缘金沙江河谷地带;将红桔的最适宜区区划为盆地东南、中部丘陵中亚热带红桔最适宜区,川西河谷南亚热带红桔最适宜区;将温州蜜柑的最适宜区区划为盆地中部丘陵中亚热带温州蜜柑最适宜区,川西南河谷中亚热带温州蜜柑最适宜区。

广东 对当时主栽的新会橙、柳橙等甜橙,蕉柑、椪柑和温州蜜柑等分别提出了甜橙、蕉柑等的生态区划气候指标并进行了生态区划。

湖南 鉴于湖南纬度偏北,柑桔有周期性冻害,除湘南适栽甜橙外,重点对温州蜜柑作了生态区划,提出了温州蜜柑、甜橙生态区划的气温指标和各类生态适宜区的范围。

浙江 浙江以栽培温州蜜柑、本地早、早桔和椪柑等宽皮柑桔为主,根据全国柑桔生态气候指标,将宽皮柑桔区划为东南部沿海宽皮柑桔最适宜区,浙江东部沿海宽皮柑桔适宜区,浙江中部、西部宽皮柑桔次适宜区,以及浙江北部宽皮柑桔不适宜区。

广西 根据全国柑桔生态区划指标和广西丰富的热量条件,将当时主栽的暗柳橙、新会橙等甜橙和主栽的温州蜜柑、椪柑等各区划为生态最适宜区、生态适宜区和生态次适宜区。

福建 根据全国协作组提出的柑桔区划指标和福建实际,以气候指标中极端低温和极端低温平均值为主要指标,将福建主栽的雪柑、暗柳橙、改良橙、夏橙、蕉柑、椪柑、福桔、温州蜜柑以及柚、金柑等提出了区划的不同气温指标,并进行了生态区划。如将雪柑、暗柳橙、改良橙、夏橙、蕉柑、椪柑、福桔和金柑等的最适宜区,温州蜜柑的适宜区划在闽东南、戴云山脉、博平岭之东南坡。

湖北 根据全国生态区划气温指标,针对湖北地形的复杂性,并考虑了垂直区划和小气候影响等因子,对甜橙(锦橙、脐橙、桃叶橙)和温州蜜柑为代表的宽皮柑桔作了生态区划。

江西 针对江西甜橙、宽皮柑桔都有栽培的特点,对甜橙和宽皮柑桔提出了生态区划。

限于篇幅,其他省(市)的柑桔生态区划在此就不一一列出。

四、全国柑桔生产区划

我国柑桔生产区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主持,经3年时间的全国协作研究,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将我国甜橙和宽皮柑桔划为6个一级区(以Ⅰ、Ⅱ、Ⅲ……表示),5 个亚区(以Ⅰ1、Ⅰ2、……Ⅱ1、Ⅱ2……表示)。

Ⅰ 华南丘陵平原甜橙、宽皮柑桔主产区

Ⅰ1沿海丘陵平原柳橙、新会橙、椪柑、蕉柑主产亚区

Ⅰ2中北部丘陵甜橙良种主产亚区

Ⅱ 南岭和闽浙沿海低山丘陵甜橙、宽皮柑桔主产区

Ⅲ 江南丘陵宽皮柑桔主产区

Ⅳ 四川盆地甜橙、宽皮柑桔主产区

Ⅳ1长江上游和岷江、沱江、金沙江和嘉陵江下游丘陵低山锦橙主产亚区

Ⅳ2岷江、沱江和嘉陵江中上游丘陵低山甜橙和宽皮柑桔良种主产亚区

Ⅳ3盆地边缘丘陵和盆壁低山温州蜜柑主产亚区

Ⅴ 云贵高原中低山和干热河谷柑桔混合区

Ⅵ 亚热带边缘柑桔混合区

五、省级柑桔生产区划

各生产柑桔的省(区、市)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作了生产区划。

四川 划分为盆东南长江河谷丘陵锦橙区,盆中丘陵橙、桔混合区,盆北丘陵、盆边丘陵宽皮柑桔区,长寿、江安、攀枝花夏橙区,以及奉节、德昌脐橙区等5个区。

广东 划分为潮汕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蕉柑主产区,东江丘陵红壤山地蕉柑主产区,粤中暗柳橙、新会橙主产区,粤西北化州橙主产区,惠阳、饶平等地县雪柑、椪柑主产区,新会、四会等县大红柑、年桔主产区,以及梅县、清远等县沙田柚主产区等7个区。

湖南 划分为衡阳和零陵柑、橙区,湘西柑、橙区,湘南甜橙区,怀南甜橙区,长(沙)潭(湘潭)温州蜜柑区,娄(底)邵(阳)温州蜜柑区,湘东温州蜜柑区,以及湘北早熟温州蜜柑区等8个区。

浙江 划分为浙东南沿海甜橙、宽皮柑桔区,浙东宽皮柑桔、柚区,浙东北宽皮柑桔、金柑区,浙中南宽皮柑桔区,以及浙北和浙南山区宽皮柑桔零星种植区等5个区。

广西 划分为桂东北宽皮柑桔、甜橙、沙田柚、金柑区,桂中柑桔、沙田柚区,以及桂南甜橙、宽皮柑桔区等3个区。

福建 划分为九龙江、晋江流域和汀江下游椪柑、甜橙、柚主产区,闽江中下游、闽东沿海雪柑、福桔、柚主产区,沙溪、建溪和富屯溪下游宽皮柑桔、甜橙区,以及沙溪、富屯溪上游温州蜜柑主产区等4个区。

湖北 划分为鄂西南柑桔区,鄂东南温州蜜柑区,以及鄂西温州蜜柑主产区等3个区。

江西 划分为赣南橙、柚主产区,赣西宽皮柑桔、金柑主产区,赣东南丰蜜桔主产区,浙赣铁路沿线宽皮柑桔主产区,以及赣北滨湖地区宽皮柑桔、金柑主产区等5个区。

在全国和省级柑桔生产区划的带动下,不少柑桔主产县也作了柑桔生产区划。全国、省和县的生产区划为以后开展柑桔生产规划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料。

六、柑桔区划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主持,全国有柑桔生产的省(区、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大协作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柑桔良种区域化研究”,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奖二等奖。柑桔所作为参与单位完成的 “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综合研究”,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省(区、市)的柑桔区划研究也有不少获得成果奖励。

区划成果促进柑桔生产大发展

柑桔区划研究协作组用3年多时间摸清了我国柑桔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掌握了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布区域,分别提出了全国、省级柑桔生态区划和生产区划,为国家及各级柑桔规划提供了依据,从而推动了我国柑桔生产的品种良种化、良种区域化和种植规模化。

值得一提的是,协作研究期间,协作组每年召开工作或经验交流会议,不仅协作组成员参加会议,而且主产柑桔的地、县和部门领导、技术人员也积极参加。1982年协作会议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王震同志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参观了柑桔品种区划陈列室,会见了参加全国柑桔区划会议的代表并作了重要指示。王震同志对我国柑桔生产发展十分重视,他详细询问了我国柑桔栽培历史、有多少品种、最高亩产量、栽植密度、哪个省产量最高以及会议议题等问题。当了解到全国有270万km2的广大地域适宜发展柑桔时,王震同志指出:“一些小气候特殊,适合种柑桔的地方,也可以发展柑桔。”针对我国当时柑桔产量低、果品质量差,与生产先进的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等问题,王震同志激励大家说:“我国是世界柑桔的主要原产地,你们要争气啊!”

1949年全国柑桔面积、产量分别为3.27万hm2和21万t,到开展柑桔区划前的1980年已分别增至28.38万hm2和70.5万t,30年间面积增加了25.1万hm2,产量只增加了49.5万t。1985年全国柑桔面积产量分别为55.72万hm2和181.45万t,5年间面积增加27.34万hm2,产量增加了110.95万t;1990年全国柑桔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106.12万hm2和485.5万 t,5年间面积增加 50.4万 hm2,产量增加304.5万t;2000年全国柑桔面积、产量分别为127.17万hm2和878.3万t,10年间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21.01万hm2和392.8万t。2008年全国柑桔面积、产量分别为203.1万hm2和2331.3万t,8年间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75.93万hm2和1453万t。2008年初步调查,全国柑桔面积的80%和产量的85%集中在柑桔生态最适宜区和适宜区。

1980年以后,我国柑桔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面积、产量快速增长,这与领导重视、柑桔产品由二类农产品改为三类农产品后的市场拉动,新品种、新技术推出,群众种植柑桔积极性高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柑桔区划的开展和取得的成果无疑对柑桔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蜜柑亚热带甜橙
南非:甜橙产量预计增长6%
秘鲁:甜橙出口增长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9年征稿简则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户撒刀
温州蜜柑提升品质的试验效果与途径
温州蜜柑作中间砧的甜橘柚光合特性研究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
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4号贮藏条件分析
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