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与城市文化建设
2010-02-09王旭晓王敬川
王旭晓 王敬川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聚集于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居于城市。”[1](P111)城市,按照最一般的理解,就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形成的人口较稠密的地区,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而发展的,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城市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目前,世界性的城市化迅速发展,而各种“城市病”也同时出现。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尽管“宜居城市”应运而生,但人们对“宜居”的理解却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宜居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宜居的物质环境建设,更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是精神家园建设的核心和保障。
一、文化缺失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并居住于城市。据相关资料统计,现在世界上有50%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里,而没有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超过总人口的62%。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3.9%。专家们预测,到2020年,50%的中国人将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该数字更会高达75%。所以,不少学者称21世纪是中国的“城市世纪”。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由于过分注重经济和技术指标,局限于满足单块土地的容积率和功能,而忽视了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城市美化活动和城市形象工程也是千篇一律,只重视单个地区的外表形象,忽视了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遗产保护、能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尤其忽视了以城市文化为基础的城市人文环境建设。因此,我国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片面模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结构、城市形象雷同、缺乏城市特色和文化精神的“千城一面”、“复制城市”、“摊大饼”的状况,各种“城市病”也相继出现,如污染河流、砍掉大树、排放废气污水等,喧嚣的环境、日益拥堵的道路、密集的水泥森林……使很多人开始厌恶城市、恐惧城市甚至逃离城市。
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用许江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当前的城市建设是“四有四没”:有绿化,没山水;有建筑,没诗意;有规划,没特色;有指标,没记忆。绿化变成了简单的草坪,根本没有“山水观”;城市建筑有体量,却没有表现出城市的诗意和韵味;现在的城市都在改造中越来越趋同,有了规划,没有了特色;城市建设追求各种指标──绿化指标、空气指标等,但没有保留自身的文化记忆。所以,“如今,各地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惊人的速度背后,一系列‘城市病’让人心痛”。[2]
而给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字——“拆”。这个“拆”字不仅出现在一些该去除的建筑物上,也出现在保留有城市文化历史记忆的建筑物上。这样的一个“拆”字,拆去了城市的记忆,而没有了记忆的城市,尽管到处是崭新的街道、公路,花坛绿植,高楼林立,却如无根的浮萍,不知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造成了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历史却没有记忆的事实。在丧失传统城市空间的同时,“大批伪造的记忆被注射进城市的躯体。于是,这城市有了埃及的檐口、希腊的山花、罗马的柱式,有了美国的广场、法国的剧院、德国的公寓。在移植的、被精心伪造过的集体记忆里,这城市忽而沐浴着地中海的阳光,忽而浸润着大西洋的晨风,不知身处何地,不知今夕何处,不知记忆已经被悄然中断,并被阴险地错接”。[3](P153-154)而这样的建设更“造成了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本身形态所传达的城市人文意象的断裂和空白。人们对城市的意象逐渐走向衰微和模糊”。[4]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经常被用来描述一个城市的变化,然而,“对大多数普通的城市居民而言,城市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与他们无关。他们越来越感觉到被城市抛弃的愤懑与绝望。他们与城市记忆一起,像节节被卸下的破旧车厢,遗落在铁轨上,而城市的车头呼啸远去。它不会返回,因为它已不记得来路。而它所奔向的远方,却怎么也看不清楚”。[5](P152)这种城市人文意象和感受的断裂,破坏了人们对城市的家园归属感。
西方国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有过类似的破坏文化历史遗迹的情况。一些历史悠久的国际性大城市如巴黎、莫斯科、伦敦等,曾大批拆除市中心被战争毁坏或者“式样陈旧”的老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并用“现代派”国际化楼宇来取代。然而,新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并没有让人们欣然接纳,城市居民抱怨城市的单调乏味、风格雷同。就此种情况,学者们对各种破坏城市遗产的旧城更新运动进行了批判,认为“城市更新”使人类失去了很多体味历史、寻找过去生活记忆的权利,而失去了历史和传统“记忆”的城市使人们在感情上不能忍受。这样的批判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西方古城改造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人居环境观念,为当时的古城保护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在全球化的加速过程中,城市的面貌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同质化’和‘趋同化’,在世界范围内城市正在面临着‘特色危机’。为此,人们呼吁城市文化特色的重塑和文化城市理想的回归。”[6](P185)近些年来,城市形象雷同、城市特色危机的现象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尤为严重。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城市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复制国际大城市、国内大城市的“先进经验”,其结果是大江南北的城市出现了从构成、风貌、功能到生活方式等严重趋同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城市文化越来越变得杂乱无章,失去了方向。正如学者所批判的:“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传统特色的逐渐消失,我们的城市文化定位越来越模糊。城市中的一些传统街区盲目遵循利益导向发展,成千上万的商业信息充斥道路两侧,无处不在的广告和灯红酒绿的喧嚣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到处弥漫着强烈的世俗化气息,使城市文化形象的差异性弱化。”[7](P203)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而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二、城市文化与宜居城市
城市的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建设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城市中各种文化要素通过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载体代代延续下去,形成“城市文化”。美国著名城市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城市是文化的容器”[8](P74)的观点,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城市与文化的关系。有人把缺乏文化的城市称为“文化沙漠城市”,这是很有道理的:城市是以“城市文化”为灵魂的特殊容器,一个没有自己特色城市文化的城市是无根的城市。一个城市,在为人们提供了丰裕、舒适、方便的物质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应该是人类的精神归宿和灵魂家园。“城市是人类自己追求的结果,它应该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家’,一个好城市能够成为人类‘灵魂的家园’。”[9](P110)
“城市文化”的内容虽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等几种类型,但其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很难界线鲜明地去区分。各个类型的文化内容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城市文化内容。
城市中各种空间环境要素是城市文化最直接和最集中的表现者,城市文化以此为主要载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并左右着城市的品质。近些年,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因为家园城市不仅能涵容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等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而且张扬了以文化为基础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家园城市是一个充满亲情、友情和人情的温馨家园。早在1898年,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就提出了“建设家园城镇”的主张,他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标志——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人与人之间广泛交往、互助合作的标志,是彼此同情的标志,是科学、艺术、文化、宗教的标志。”[10](P121)霍华德更可贵的地方是真正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明确提出“要让城市和乡村结婚”,“应该立即为那些目前居住在拥挤而充满贫民窟的城市中的人民建立美丽的家园城镇群,每个城镇环绕着田园”[11](P98),而不是像今天我国很多为追求各种“政绩工程”、“风貌设计”、“形象工程”而进行的城市建设。霍华德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人们对家园城市的追求。如今天的城市学家认为:“我们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密集型的和多中心的新型城市,一个多种活动同时展开的城市,一个生态的城市,一个易于交往的城市,一个公正的城市,一个开放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其中的艺术、建筑和景观能够使人类感动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12](P6)
家园城市应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城市。美国简·雅格布斯以其多年对城市的考察和体会,在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提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因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集聚在城市里,每个人的能力、需求、兴趣、财富、所受教育等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出发,城市都必须具有错综复杂并互相支持的多种功能,来满足人们的多样性的生活需求。城市中的多样性更是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容纳精神:城市不仅是富人的城市,还应该是穷人的城市;城市不仅是生产的城市,还应是交往的城市;城市不仅是物质的城市,更应该是精神的城市。
家园城市必须具有优裕的城市人文环境,尤其是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各种教育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在注重大型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注意提供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街道的小公园、小店铺、休闲娱乐场等,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和代替人们面对面的“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面对面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高发的心灵疾病。
家园城市必须处处体现对不同人群的人性化关怀。如今,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城市尺度的增大,汽车交通日趋发达,城市街道依照汽车交通的比例设计,宽度增加,放弃了自行车道,对人行道考虑不周,给老人、小孩、残疾人、城市外来人群造成不便,可能会引起这部分人对城市的恐惧和厌恶。城市原有的老城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结构、城市文脉、人际关系、社区邻里等的生活样式,一个关怀体贴的城市在旧城改造中,应该保留这种延续了几百年、几十年的城市聚集生活方式,而不是奉行大拆、大建、全迁方式,完全打乱老城区已有的生活样式,使人们的居住脱离亲戚朋友、邻里社区,让所谓都市统一的冷漠方式代替原有充满多样性、便利、和谐等人性美感的生活状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性化关怀应体现在无数个细节上:一片自然的草地、一个方便的坐椅、一个适合人体生理的街道转弯、一个红绿灯的设置等。这些体贴入微的细节才能真正使城市成为人们“诗意的场所,人性的空间”[13](P22)和灵魂的家园。
家园城市中的“家园”最主要的是指城市中各种空间的软硬环境建设,尤其是城市的空间文化建设对城市居民精神需要的影响和满足。用美学的术语来说,家园城市应该是一个美的城市。美的感受是人类的一种高级享受和情感,没有了美的感觉,人们的生活会是苍白的和无意义的。
一个美的城市,首先是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如建筑与空间的合理布局、建筑虚与实之间关系的处理、街道的宜人和变化等。然而,在我国今天的城市中,很少有空地,它们都被高楼大厦“填充”了。因此,形成了主要道路和街道两边被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挤得满满的状况,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公共空间,人们走在其中,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美的城市会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写道:“北平的好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14]一个城市空间过分拥堵的城市很难形成美的城市景观和城市居民审美的心理。
其次,有特色的城市才是美的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复制、抄袭等现象非常严重,比如,毫无顾忌的模仿、抄袭、“开拓创新”,不顾城市建筑与当地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只追求某种功能、某种形式,不考虑建筑的文化审美需要,不顾及当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忽视城市的内在肌理。抵御克隆和复制,体现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本土特色,是城市审美意象形成的重要一环。另外,城市的艺术和色彩更直观地表现了城市的审美特性。城市是各类艺术的聚集地,各种空间形式、线条、园林园艺、绘画、雕塑、城市空间装饰乃至整个城市的节奏感等,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艺术品。城市色彩体现在各种城市空间具有节奏感的协调搭配上,和谐的城市色彩就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形成城市的整体形象美。
家园城市理所当然地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城市理想和追求,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2007年,我国建设部出台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提出了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共六条评价标准。可以看出,这六条标准已经涵盖了家园城市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物质方面的内容,但对城市文化的强调还显不够。宜居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宜居的物质环境建设,更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则是精神家园建设的核心和保障。
三、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留住城市记忆
宜居城市建设不可缺少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首先是要留住城市记忆,留住了城市记忆就是留住了城市历史,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每个时代在城市中都留下了各自的记忆。城市记忆以古代遗址、历史街区、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直接读取城市的“历史年轮”。各种城市遗存在城市发展中,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很多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效保留、保护和延续城市记忆是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首先,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和象征。它不仅代表了城市的过去,更孕育着城市的未来。对城市记忆的价值,专家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肯定。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毕生探讨建筑与人类集体记忆之间的联系,他说:“记忆是城市的灵魂。”[15](P152)对那些城市记忆聚集的“历史街区”,张京祥教授指出:“‘历史地段’是本土化城市形态空间的历史与现实结合、物质与人文精神文化结合的核心性存在意义。‘历史地段’及相关的‘景观文化丛’是城市历史的特色、物质和景观意象的文化因质,是城市价值与城市人的心理归宿要素,是‘城市记忆’的物化形态,离开这个‘历史地段’,城市特定的历史形态与文化属性就没有了。”[16](P7)如谈起北京就会想到故宫、天坛,而杭州就是西湖、灵隐寺等,这些“历史地段”是城市的别名,它们是文化与价值的符号和城市人的心理归宿。单霁翔先生更明确地指出了保存城市记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他说:“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存在于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片城市空间。保存城市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和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17](P46)
其次,城市历史性元素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国有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也可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在本地域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就是几千或几百年来所形成的独特的历史传承、人文景观、民风民俗、本土特产等,它们集中表现着城市的特殊内涵和风貌。这些历史记忆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具有稳定性、地域性、稀缺性和传承性等特点,是稳定的异于其他区域的特色资源,是形成城市差异性、特色性的重要构成元素,它们作为地域性和本土性的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强大文化资本。我国的城市曾经很丰富多彩,各有风情。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城市决策者缺乏对城市历史的全面认识,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应有感情,在大规模建设之前又很少能够深入调查和思考城市自身原有的地域文化基础,挖掘和体会城市历史文化精髓和特色,在开发建设中缺少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反而淡化地域文化特色,将高楼大厦视为现代化的代表,将西方文化看做现代化的标志,由此相互攀比,流弊甚深,引发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历史性城市的原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地域文化特色面临灾难性破坏”。[18](P95、185)
再次,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创意和创新的基础。对城市记忆并不是要无条件的保护和继承,而是要实现过去和现在的有机结合。今天,世界上有很多城市的创意中心就建在那些旧厂房、旧建筑里,它们被设计家和艺术家们通过改造赋予了新的生命形式,并发展成现代城市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世界著名的城市创意中心美国纽约的“SOHO”就是由工业区中破败和空置的工厂和仓库发展而来的,它实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的有机融合。
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对城市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潮流。1972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其中“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大类,建筑群毫无疑问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国家的城市,尤其是众多的欧洲城市,逐渐摒弃了以开发商为主导的单一内容与形式的大规模改造计划,走上了以中小规模、渐进式为主的尊重、厚爱文化遗产、保持城市传统特色的开发道路。这也应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新标准。
四、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塑造城市特色
城市文化建设要以留住城市记忆为基础,以塑造城市特色为主要任务,因为城市特色主要表现在文化上。
当前,我国城市特色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缺失,其中城市传统特色的丧失或弱化最为严重。“每个城市,无论是历史悠久的,还是新兴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风土人情。它们在城市景观的构成上,通过不同的自然、气候、地形和城市形态构成了自己的面貌。这个面貌和人一样,是不能雷同的。因此,当我们发现这种雷同竟然在所有的城市中出现时,应该认为是一个反常的现象,是一种文化上的偏差在城市建设中的回声,即任何城市空间艺术的问题,其本质都是文化问题。”[19](P378)所以,改变城市建设和发展困境,重塑城市特色,必须要“唤起文化”,“唤起城市作为文化子系统在城市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20](P379)
城市特色的塑造必须以城市的历史底蕴为根基,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文化的创新。我国的多数城市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进一步的城市发展中,唤起文化、保护和继承城市的传统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城市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上,主要有:重要的历史区域或历史地段,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福州的三坊七巷,山西的平遥古城;富有特色的商业古街,如北京的大栅栏、武汉的江汉路等;标志性的历史建筑,像北京的天安门、南京的中山陵等;城市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苏州的园林;城市中的各种文物古迹等。它们既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又是城市的公共形象记忆,更是城市的名片。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过分追求速度和所谓的现代化,破坏了城市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产生了“城市建设利益化、城市文化粗鄙化、城市景观浅薄化、城市形象趋同化、城市历史虚拟化、城市消费奢侈化、城市休闲低俗化、城市娱乐商品化等种种不良倾向。”[21](P198)这造成了城市文化品质和文化价值的降低和衰落。因此,保护和尊重城市历史传承是当前进行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最为迫切的任务。
重塑城市传统文化特色,并不是要一味地怀旧、复古,而是既要融古又要纳新。一方面要保留保护和挖掘现存的城市历史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要创造适应现代社会的城市文化生活的新城市空间,创建新时代的城市特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历史与现代的创新结合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关键。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创新上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可喜的是,国家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省并为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创新行动起来,在探索历史和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上有了许多成功的例子。例如,由石库门建筑与现代建筑组成的时尚休闲步行街──上海新天地,它原来是上海的石库门建筑旧区,在旧区改造过程中,这里没有被大拆大建,而是走了一条中西融合、新旧结合的改造道路,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风貌和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建筑融为一体,使此区域成为上海新的活力中心之一。另外,北京前门区域的成功修缮和改造也比较典型。2008年,北京前门大街在奥运会期间修缮改造完毕,修缮后的前门大街既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又保留了众多的历史性建筑,有效地保护了历史资源。与此同时,前门东区草厂胡同的改造也一改北京其他区域胡同和四合院被拆的命运,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修缮。现在,从前门东侧进入该片胡同,从草场三条直到十条,欣喜地看到近临前门区域,竟有这么幽静的老北京胡同和四合院。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扩大和深入,我国还有大量的新城市崛起。在新城市的建设中,也要时刻注重城市特色文化的建设,应确立塑造特色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立足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域优势,抵御盲目抄袭和仿制其他城市的歪风,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为支撑,实现新时代城市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无论是新城市还是老城市,城市特色的塑造还应回归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关系。当前,在我国的现代城市建设中,因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人、城市、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土地浪费严重,林木、草地大量被乱砍乱占,水、气、声等各种污染严重,再加上城市内高楼大厦林立、空中车道重重叠叠,人与大自然被截然隔离起来。这与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是相背离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充满了敬天、顺天、法天、同天、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和生态理论。这些理论强调城市与自然的一体性,主张把自然与人工巧妙地结合起来,因此创造了大量经典的“法天象地”、“道法自然”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城市作为从自然发展出来的一部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鲜花、碧树应该也是城市的特性。今天的城市建设应该以与大自然的和谐为前提和基础。当城市建设和其自然环境相协调时,尤其当城市的自然风貌和城市的历史人文紧密结合在一起时,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与城市中各元素共同塑造着城市的形象,将使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人们对宜居城市的追求,而宜居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城市文化的建设为前提和核心,这是从曲折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出的。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在追求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多忽略了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建设,造成“城市病”丛生、城市的精神宜居性越来越差的状况。现代城市建设由于一味追求城市的物质功能、经济效益和“现代风貌”,而忽视了城市的文化关怀和精神体贴,所以,大量珍贵的城市遗产被无情地拆除、破坏或遗忘,城市文化的时代创新性也被淹没在城市间的“克隆”风之中。破坏性和片面性的建设使城市失去了城市记忆,割断了城市文脉,失去了城市特色。“只有从‘文化意义’的探索中,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城市的历史地位、文化特征、城市的风貌特色”。[22](P379)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丰富和便利,更要有文化上的充分保障;不仅是身体的宜居,更是精神的宜居。这样的宜居城市建设,不能仅依靠技术发明、经济增长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来解决,而必须把城市文化的建设提升到重要地位,使城市文化成为建设宜居城市的根本保障和动力。
[1]转引自Lewis,Mumford.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London:Seeker &Warburg,1963.
[2]许江:《城市建设应补一堂美术课》,载《人民日报》,2006-08-18(11)。
[3][16]张京祥等:《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沈益人:《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载《城市问题》,2004(3)。
[5][15]转引自蒋原伦、史建:《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7][17][18][21]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8]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10][1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理查德·罗杰斯、菲利普·古姆齐德简:《小小地球上的城市》,“导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老舍:《老舍文集》,第十四卷,天涯在线书库http://www.tianyabook.com/laoshe/laoshe14/。
[19][20][22]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城市环境美的创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