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理解:儒学在现代中国的处境
2010-02-09特邀主持人干春松
特邀主持人 干春松
[主持人语]2010年5月25—27日,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香港举办了“儒学:学术、信仰和修养”国际学术研讨会。陈来、李明辉、梅约翰(John Makeham)、傅熊(Bernhard Fuehrer)等国内外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讨论儒学的多重面向以及在现代学术体系和社会生活中的定位问题。本刊选择了李明辉、傅熊和干春松三位教授的会议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上述主题,并试图引发新的思考角度。
李明辉教授的文章《儒学知识化与现代学术》,针对人们关注的儒学在现代学术体系中的境况问题,指出现代学术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传统儒学纳入现代学术体制而知识化,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李明辉教授认为,试图突破现代学术体制的局限而发挥儒学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活力的努力是值得同情的,但这样的努力不应与学术化的发展对立,而应相辅相成。李明辉教授还提出了“学术化儒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可能发挥作用的空间:首先,儒学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可以提供教养的资源,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在大学教育中,儒家思想可以藉由经典阅读的课程而成为通识教育的一环。其次,传统儒家的内圣之学可以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若再结合其外王之学,可以发展出一套文化批判、政治批判与社会批判的理论。
傅熊教授的文章《倾听注者,了解圣人——〈论语〉注释传统之省思》主要讨论了对《论语》的理解问题,强调对于经典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方式构成了思想形态的重要方面。《论语》虽不在最为核心的“五经”之中,却最完整地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因此,对于《论语》的阅读必然会激发人们重构孔子的“原意”的冲动。要对理解的限度保持必要的警惕,不仅要对注解传统之历史发展加以考察,而且要关照《论语》的真实语境,不舍弃任何能提供新的见解的古老资料,这样才能避免错过新视角并发展出不同理解层次上的新的阅读方法。而这样的阅读可以使流传下来的解释层次成为我们应对现实挑战的重要手段。
干春松教授的文章《知识和信仰的分途:近代社会变革中儒学的宗教化和知识化的争论》,考察了儒家的社会教化观念在失去制度支持的历史处境下,康有为等人试图借助基督教的形式来维持、延续儒家信仰的努力。康有为的努力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使儒家教会化;二是使儒家知识化。就儒家本身而言,一方面由于过于理性化而难以真正信仰化;另一方面又由于其价值特性而与现代科学难以兼容。因此,康有为在知识论和信仰实践上的努力均遭遇到空前的危机,而这个危机可以被看做是现代儒学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困境。如果儒学转向知识,那么其教化的作用便没有根据;如果儒学转向信仰,那么其何以担负立国之道之使命呢?
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这是儒学在现代中国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