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2010-02-09赵景峰
陈 策 赵景峰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假定每个行业至少存在一个代表性厂商,企业是同质的,从而忽略考察贸易厂商的具体特征。然而,代表性厂商的假设与事实中行业内厂商之间存在生产率差异、资本密集度差异和劳动密集度差异的情况不一致。近年来,以Melitz为代表的经济学者考察微观层面异质性企业贸易特征的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大量新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强调了企业异质性在推动贸易发展和总生产率提高中的重要性。这些模型对经验事实给予了有力的解释,同时也成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异质性厂商国际贸易模型
单个厂商的具体特征与其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Melitz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以垄断竞争行业为背景,建立了一个异质性厂商的动态行业模型。假定潜在的厂商通过支付固定进入成本可以进入某个行业,该成本随之成为沉没成本。事先单个潜在厂商在这个行业中的生产率的位次是不确定的,每个厂商的生产率水平在进入市场以后由外生的分布函数给定,且保持不变。同时,所有厂商都面对一个外生不变的行业退出概率。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所有厂商在该行业内生产差异化产品。固定生产成本表明,生产率低于某一临界值(零利润生产点)的厂商生产利润为负,这类厂商将选择退出该行业;生产率超过较高水平临界值(出口生产点)的厂商选择出口并获利。行业内从事生产的厂商数量是稳定的,表明进入该行业且生产率水平超过零利润生产点的厂商与退出该行业的厂商在数量上是相等的[1]。在他的模型中,世界贸易壁垒的削弱使现有出口厂商获利,并降低出口生产率临界值,于是更多的厂商加入成为出口商,加上已有出口商的扩张,导致行业内劳动需求量增加。劳动需求增加引起要素价格上涨,导致处于边际停产点的低生产率厂商退出,进而劳动力要素和产出流入到生产率较高的厂商中,提高了行业平均生产率。
Melitz的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异质性企业和行业生产率联系起来,尽管模型分析的是微观经济结构,但却能在宏观层面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出口活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存在一个合理化的效应(rationalization effect)。出口活动增加了预期利润,吸引更多厂商进入,提高了现有厂商生产率的临界值,并且在熊彼特“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波动中将生产率最低的厂商驱逐出行业,这个过程提高了行业平均生产率水平。其次,存在一个资源配置效应(reallocation effect),出口活动促使生产率较高的厂商扩大规模,促使生产率较低的厂商收缩规模,资源从低生产率厂商流向高生产率厂商,这个效应同样提高了行业平均生产率。
最近的一些研究从国家间非对称的角度对Melitz的模型进行了扩展。Melitz和Ottaviano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引起的国家间竞争均衡结果非对称的情况。他们发现由于大国内的竞争更残酷,所以产量更高,平均生产率更高;同时,因为新进入厂商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存活下来的厂商更少。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两个国家的竞争,从而提高了总生产率,但是大国从中得到的效应要远多于小国获得的效应(因为大国厂商要远多于小国)[2]。
Falvey等人检验了国家之间技术生产率非对称的情况,他们得到一个新结论:产品间的替代程度越高,其所在行业的自我选择效应越强。因此,厂商停业概率可能与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他们还发现一国平均生产率越高,其出口厂商越容易在出口市场上存活。但若对生产率更高的国家出口,则出口厂商存活概率变小[3]。该结论强调了贸易结构的重要性。国家之间的贸易方式由贸易国市场规模和生产率差距决定。对于给定的生产率差距,随着市场萎缩,国内差异产品产量减少。而对于给定的市场规模,随着生产率差距扩大,国内差异产品产量将增加。贸易成本下降会提高厂商为维持存活所需的最低生产率,从而提高了厂商自我选择的临界值,这个效应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中十分明显。
Bernard等人采用了将异质性企业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条件以及国家间要素禀赋非对称条件相结合的方法,其模型预测了由厂商引起的跨行业的资源重新配置[4]。Bernard、Redding和Schott还建立模型解释了厂商从某萧条行业退出后其产品的转换问题。虽然他们以封闭经济为分析背景,但是生产率水平依然十分重要。产品转换取决于与差异产品产量和生产率异质性有关的沉淀成本,较高生产率的厂商内生选择市场沉淀成本更高的产品[5]。虽然这篇文献没有分析国际竞争对厂商选择过程的重要影响,但是仍然可以想象贸易开放度扩大产生的影响,厂商在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内改变产出组合,从而避免了在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内的竞争。
二、影响异质性厂商出口的因素
按照Melitz等人的看法,企业是否进入国际市场完全是由进入沉淀成本和厂商生产率共同决定的。在相关实证分析领域,学者们扩大了厂商特征范围,包括厂商规模、厂商寿命、人力资本、资本密集度、所有制等因素,这些因素的作用都得到了数据支持。在此类文献中,出口滞后期变量几乎总可以对数据的大部分变化做出很好的解释。滞后出口变量的系数通常被解释为沉淀成本的大小。尽管不同研究的结论不同,但一般来说沉淀成本对出口造成的影响是:本期从事出口的厂商在后期继续从事出口的概率(即出口厂商存活率)为0.9[6]。可见,沉淀成本的变化很可能决定了厂商是否进入出口市场,特别是决定了那些出口量较小的厂商的选择。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出口沉淀成本的变化?通常认为汇率、政策创新和集聚效应造成了出口沉淀成本的变化。
(一)汇率变化对异质性厂商出口的影响
以往宏观层面的分析表明汇率值和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要么在非重要变量上是显著的,要么就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汇率变化对出口沉淀成本基本没有影响。然而,微观层面上的研究发现汇率是出口沉淀成本变化的重要原因。在出口沉淀成本存在的条件下,出口厂商对汇率变化的反应要比非出口商更剧烈。也就是说,汇率变化更可能导致出口发生内延型(产品产量)而非外延型(厂商数量)的变化。比如,Bernard和Jensen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出口工厂对美元贬值的反应,发现87%的出口扩张来自于内延型出口增加(现有出口商扩大出口规模),而只有13%的出口扩张来自于外延型出口增加(出口厂商数量增加)[7]。
然而,汇率变化并没能对微观层面反应给出全面的解释,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汇率变化显著引起了厂商跨行业变动效应。Das等人用数值模拟本币贬值20%,结果发现哥伦比亚3个行业内厂商跨行业变动反应剧烈程度取决于前期的厂商出口量、厂商利润和厂商接近出口市场进入临界值的程度。在本币贬值10年后,这种跨行业变动效应在14%~107%之间变化[8]。第二,本币贬值导致厂商退出市场。Blalock和Roy发现,在1996~1998年间(印度尼西亚)卢比对美元贬值1倍,但这并没有引发印尼出口总量的扩张[9]。进一步分析发现,卢比贬值确实引起了新厂商的加入,从而增加了出口产量,但同时原有出口商停止出口,从而使出口总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对这种情况的一种解释是,与新进入的出口商相比,原有出口商在卢比贬值后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流动性约束、基础设施使用问题等等,导致原有出口商没有资金再投入R & D和培训支出,从而选择停止出口;另外一种解释是,汇率波动和国内外需求变动导致的出口量实际变动与通常的判断相悖。第三,所有关于汇率变动效应的微观分析都是在本国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本币升值具有怎样的汇率效应还不得而知。
(二)政策措施对异质性厂商出口的影响
厂商是否出口还可能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通常如果一项政策(促进竞争政策或者减少中间产品进口成本政策)能够促使厂商生产率提高,那么非出口厂商就很有可能进入出口市场,当然对现有出口厂商而言,可以更容易地供应现有市场或者开辟新市场。然而,实证研究的结论却存在分歧。
一些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产生内延型和外延型两种出口效应。Blalock和Gertler发现在1990~1996年间,贸易自由化使印尼的出口厂商数量增加了1倍[10]。而Baldwin和Gu利用复杂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关税对加拿大出口的影响,发现政策对厂商是否决定进入出口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加美贸易关税减少4.5%使出口增加了63%[11]。
另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不支持激励政策对出口有促进作用。Bernard和Jensen以出口商和非出口商为研究对象,Alvarez以固定出口商和非固定出口商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发现促进出口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12][13]。Alvarez发现了不同政策效果在细节上的差异。贸易代表团和贸易会展政策不会促使厂商变为固定出口商,然而市场调研以及安排与客户、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会面的相关措施可以促使厂商成为固定出口商,即使控制其他厂商和行业的决定变量,这个效应还是显著的。可见,在估计促进出口政策效果时,必须要关注厂商的自我选择效应。他还发现原有出口商比新进入市场的出口商更愿意利用已有的激励政策提高出口量。Gorg等人以爱尔兰为例,集中讨论了厂商补贴政策的效应。通过控制选择问题,他们发现补贴政策只增加了少数厂商的出口,大量补贴虽然可以促进现有出口商进一步扩大出口量,但是在鼓励更多的非出口商成为出口商时,则显得无能为力[14]。
(三)集聚对异质性厂商出口的影响
对集聚的考察主要是分析集聚产生的溢出效应,包括行业内不同出口商之间的溢出效应、外部地区或行业间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研究结论并不确定:一些研究认为具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一些研究发现没有溢出效应,还有一些研究发现有负的溢出效应。究其差异,可能是因为每个学者考虑的溢出作用渠道不同。
Greenaway等人分析了跨国厂商对英国的行业就业人数和总产量的影响,并试图根据信息效应将竞争分类,考察跨国厂商的出口占所在行业总出口的比重。他们发现即便在控制厂商和行业层面的特征后,在存在跨国厂商情况下,本国厂商的出口可能性和出口份额仍然是增加的。然而,他们结论的显著性较差,跨国厂商对本国出口厂商数量的影响为正但不太显著,对出口量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15]。相比之下,Barrios等人对西班牙的研究发现,跨国厂商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出口效应,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出口厂商都没有增加[16]。而Ruane和Sutherland以在爱尔兰的美属跨国厂商为例,检验了跨国厂商对本国厂商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溢出效应。发现跨国厂商行业内密度对爱尔兰本国厂商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有正的效应,而跨国厂商出口密度对爱尔兰本国厂商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为负。尽管美属和非美属跨国厂商在爱尔兰传统行业内的密度差不多,但几乎所有的出口溢出效应都是由美属跨国厂商创造的。同时,美属跨国厂商极高的出口密度给传统部门带来负的溢出效应。这表明以出口为目的的跨国厂商和以供应东道国市场为目的的跨国厂商对东道国厂商出口溢出的作用是不同的,后者给东道国厂商带来更多的出口溢出效应[17]。
出现正的溢出效应相对容易解释,而出现负的溢出效应则很难解释。Ruane和Sutherland认为跨国厂商对本国厂商几乎没有影响的原因在于爱尔兰是出口平台国家,他们认为当东道国作为出口平台时,出口溢出效应不太可能在该国发生,原因在于跨国厂商与东道国厂商竞争程度有限。然而,这又是如何导致爱尔兰本国厂商降低出口意愿的还不清楚,或许更可能像Swenson所解释的那样:与跨国厂商竞争导致原材料价格上升,本国厂商平均成本增加;或者是本国基础设施使用成本提高造成本国厂商成本增加[18]。
三、异质性厂商生产率和出口活动的因果关系
传统贸易理论对经济增长和开放关系的讨论一直局限于宏观总量层面,而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则将二者关系的讨论引入到微观层面,即讨论厂商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关系,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产率和出口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上。
(一)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习效应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厂商异质性导致生产率不同,每个厂商根据自身的生产率水平高低来决定是否进入出口市场,一般来说只有较高生产率的厂商选择进入出口市场,因而是厂商生产率异质性决定了厂商是否进入出口市场,这个过程被概括为厂商自我选择效应(self-selection)。在自我选择效应的实证检验中,Bernard和Jensen提出的支持自我选择的观点最有说服力。他们通过对美国厂商数据的分析,发现无论是用劳动生产率还是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生产率,出口商生产率增长与非出口商生产率增长不存在显著差别。这意味着在给定行业中,厂商生产率分布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也不因学习不具有持久性而不同。他们还发现新进入的出口商在进入之前,其效率就已经是非出口厂商中最高的了。同时,厂商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方面具有国家特定的敏感度(country specific sensitivity)。他们认为大部分国家与美国的情况极其相似,即厂商是否进入出口市场与其生产率变化紧密相关[7]。
另一种观点认为出口商的生产率水平都比较高,出口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要想存活,厂商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率,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因而出口活动提高了厂商生产率水平,这个过程可以被概括为厂商出口中学习效应(learning by exporting)。在对该效应的实证检验上,早期文献做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学习效应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第一,在与跨国厂商竞争和与消费者接触的过程中,本国厂商获得了关于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信息,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第二,出口活动导致厂商扩大生产规模。第三,在出口市场上本国厂商与跨国厂商激烈竞争促使本国厂商努力提高生产率并实现创新。ISGEP使用14个国家的微观面板数据和相同的模型分析出口和生产率的关系。结论认为在可观测异质性和不可观测异质性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出口商比非出口商的生产率高,并且出口商的生产率随着出口份额的增加而增加[19]。
(三)两种效应产生的原因
如何解释以上两种不同的效应呢?异质性和时间测量是主要原因。一些研究认为学习效应可能只适合于年轻的厂商,或者只适应于出口市场。另一些研究认为厂商进入出口市场后的变化由行业特征决定,若厂商处于与外国厂商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则厂商进入出口市场后生产率变化不大。所以,只有保证不同国家的机制相同(如厂商寿命相同、外部竞争环境相同),才能认定厂商异质性是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出口中学习的观点认为生产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厂商从事出口的内生决定引起的。Alvarez和Lopez提出了时间测量问题,不认为生产率变化始于出口决定之后,指出生产率变化可能在厂商作出出口决定之前就发生了。因为厂商投资开发和应用新技术使其生产率在进入出口市场前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厂商是先学习后出口,而不是先出口后学习。这种观点认为学习效应既不是必然发生也不是自动发生的,对本国技术进行投资开发是产生学习效应的必要条件。由于厂商决定开始出口的那一时刻不可观察,并且不同厂商准备出口所花费的时间也不相同,因而用厂商微观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如Lopez所说,如果没有关于厂商决定出口那一刻的时间信息,那么生产率内生变化的时间路径将与生产率外生变化的时间路径没有差别,从而就更难认定生产率变化与出口决定有关[20]。Aw等的研究支持了Lopez的观点,他们分析了中国台湾地区电子行业的企业生产率和研发的演变过程,发现没有研发投入的厂商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出口厂商,而出口厂商生产率增长速度又低于同时投资于研发和出口的厂商[21]。
(四)生产率和出口关系的研究方法
判断生产率和出口的因果关系是学者们面对的最大难题。研究方法包括工具变量法(instrument variable)和匹配技术法(matching techniques)。工具变量法通常使用广义矩估计GMM,GMM在解决常见的工具变量有效性问题上具有优势。相比之下,匹配技术法通过采纳可观察到的厂商特征,减少了新出口商和非出口商之间的异质性,在剔除样本观察值和需要对观察不到的特征(如管理方法)做出具体假设时,不具有优势。
采用这两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证明自我选择效应比出口中学习效应更重要。比如,在不控制自我选择效应时,德国新出口商和非出口商的比较结果和英国出口商和非出口商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新出口商进入出口市场之前,二者在绩效上就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在控制自我选择效应后,二者绩效的差异不明显。事实上,在对新出口商和全部非出口商进行简单比较上,GMM法和匹配技术法作用相当[22][23],它们都不能保证观察到厂商进入出口市场后的生产率变化情况。
四、异质性厂商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异质性厂商以何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出口还是FDI?出口和FDI与厂商自身特征有什么联系?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也是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厂商生产率与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
在出口和FDI之间选择时,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厂商在进入国际市场时要面对不同的固定成本。出口固定成本一般包括产品当地适应性研究投入、销售网络建立费用、广告费用以及运输成本等。FDI的固定成本主要指在国外建立生产设施的费用。通常假定FDI固定成本大于出口固定成本,而对外直接投资不需要运输成本。在这些假设下,厂商生产率异质性引起了自我选择效应,即只有生产率最高的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厂商选择出口,而生产率最低的厂商只供应国内市场。
(二)实证检验思路
第一,对行业内不同生产率厂商出口和FDI的替代性进行检验。Helpman等建立了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分析了异质性厂商是如何决定出口还是FDI的,并用美国跨国公司的数据做了实证分析,认为厂商异质性与FDI正相关,异质性造成了同一行业内厂商不同的选择[24]。Kimura等用日本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FDI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同时出口和FDI,中等生产率企业或者出口或者FDI,低等生产率企业只在国内生产[25]。Wagner用德国数据对Helpman的假设进行检验,证明了最有效率的厂商选择FDI[26]。
第二,对不同行业(国家)出口量和FDI量的预测进行检验。实证研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比较均值法,第二种是随机占优法。随机占优法不仅比较均值,还比较不同类型厂商的生产率累积分布。结果显示,对出口商和FDI厂商的比较预测得到了事实的支持,但对出口商和非出口商的比较预测没有得到事实的支持。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使用的数据不同,一些研究使用的是上市公司的数据,另一些研究使用的是统计调查数据。
第三,对出口与FDI的相对规模做预测。Helpman等预测,同一行业内各厂商生产率离差越大,FDI越容易发生。对他们结论的检验需要跨国厂商在东道国的销售数据和行业内厂商生产率离差值。他们利用美国数据,对出口与FDI比率与传统接近度-集中度变量、贸易单位成本、海外新工厂固定成本和新行业内离差变量做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生产率离差对海外销售量具有预测作用,即生产率离差较大的行业内的厂商更容易选择FDI而不是出口[24]。
五、结语
从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研究的趋势来看,首先,近些年来厂商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出口厂商和非出口商的特征以及厂商进入出口市场后的效应了解的比较多,而对厂商如何在出口和FDI之间进行选择的实证检验方面了解的较少,主要原因在于检验所需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同时,对企业出口和FDI两种方式选择的检验也仅针对数据比较丰富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这还需要其他国家的实证研究予以补充验证。其次,尽管所有研究都认同沉淀成本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沉淀成本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虽然许多学者对产品设计、建立销售渠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这只是一般性的研究,如果我们想要真正了解企业异质性,还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考察和分析。而这种深入分析需要合并数据集并对企业和行业做详细的问卷调查。此外,贸易和FDI的母国和最终目的国的信息也需要更详细的合并数据集的支撑。
从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的政策含义来看,目前各国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制定都是以宏观经济研究为基础的,而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将政策制定的基础引入到微观企业层面。与出口中学习效应相比,厂商自我选择效应得到了实证方面更多的印证,如果厂商自我选择是有意识的,政策干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厂商的自我选择意识,从而提高了生产率水平。如果出口中学习效应确实存在,那么生产率会进一步提高;如果能够产生溢出效应,政策措施的效果会更明显。具体地讲,现有政策主张减少出口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因而在减少沉淀成本方面,可以考虑改进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流动、促进产业集群等干预措施。然而,现有政策干预研究只适用于一般情况,而不是针对具体某个政策措施的。由于还不能识别对特定部门或者厂商进行政策干预的效果(比如对小厂商来说进入成本是否过高),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因而,在缺乏稳定的实证分析结论的时候,为帮助出口厂商而制定的目标性干预措施是有一定风险的。
[1]Melitz,M.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2]Melitz,M.J.,Ottaviano,G.Market Size,T rade,and Productivit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8,75(1):295—316.
[3]Falvey,R.,Greenaway,D.,Yu,Z.Efficiency Differentials and Intra-industry T rade[Z].GEP Research Paper 04/05,Leverhulm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04.
[4]Bernard,A.B.,Redding,S.,Schott,P.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Heterogeneous Firm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7,(74):31—66.
[5]Bernard,A.B.,Redding,S.,Schott,P.Product Choice and Product Switching[Z].NBER Working Paper,2003,No 9789.
[6]Bugamelli,M.,Infante,L.Sunk Costs to Exports[Z].Bank of Italy Research Papers,2003,No 469.
[7]Bernard,A.B.,Jensen,J.B.Entry,Expansion and Intensity in the U.S.Export Boom,1987—1992[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12(4):662—675.
[8]Das,S.,Roberts,M.J.,Tybout,J.Market Entry Costs,Producer Heterogeneity,and Export Dynamics[Z].NBER Working Paper,2004,No 8629.
[9]Blalock,G.,Roy,S.A Firm Level Examination of the Exports Puzzle:Why East Asian Exports didn't Increase after 1997—1998 Financial Crisis?[J].The World Economy,2007,30(1):39—59.
[10]Blalock,G.,Gertler,P.J.Learning from Exporting Revisited in Less Developed Setting[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5(2):397—416.
[11]Baldwin,J.R.,Gu,W.Export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36(3):634—657.
[12]Bernard,A.B.,Jensen,J.B.Why Some Firms Export[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4,86(2):561—569.
[13]Alvarez,R.Sources of Export Succes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The Impact of Public Program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4,13(3):383—400.
[14]Gorg,H.,Henry,M.,Strobl,E.Grant Support and Exporting Activity:Evidence from Irish Manufacturing[Z].CEPR Discussion Paper,2007,No 6054.
[15]Greenaway,D.,Sousa,N.,Wakelin,K.Do Domestic Firms Learn to Export from Multinationals?[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20(4):1027—1044.
[16]Barrios S.,Gorg,H.,Strobl,E.Explaining Firms Export Behavior:R & D,Spillovers and the Destination Market[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3,65(4):475—496.
[17]Ruane,F.,Sutherland,J.Export Performance and Dest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r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y[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5,141(3):442—459.
[18]Swenson,D.L.M ultinationals and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Trade Linkage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41(2):596—618.
[19]ISGEP.Understand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Exporter Premia:Comparable Evidence for 14 Countrie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8,144(4):596—635.
[20]Lopez,R.A.Self-selection into the Export Markets:A Conscious Decision?[Z].Mimeo,Department of Economics,Indiana University,2004.
[21]Aw,B,Y.,Lee,Y.Firm Heterogeneity and Location Choice of Taiwanese M ultinationals[J].Journal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75(1):167—179.
[22]Bernard,A.,Wagner,J.Exports and Success in German Manufacturing[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97,133(1):134—157.
[23]Girma,S.Greenaway,D.,Kneller,R.Does Exporting Increase Productivity?A Microeconometric Analysis of Matched Firm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12(5):855—866.
[24]Helpman,E.,Melitz,M.,Yeaple,S.Export Versus FDI[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300—316.
[25]Kimura,F.,Kiyota,K.Exports,FDI,and Productivity:Dynamic Evidence from Japanese Firm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6,142(4):695—719.
[26]Wagner,J.Export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German Firm Level Data[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6,13(6):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