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2010-02-09范竹波
范竹波
(黎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黎城 047600)
复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范竹波
(黎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黎城 047600)
油葵是我县栽培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每年复播面积达5万多亩。2009年秋季测产验收,种植区平均亩产208.9 kg。笔者总结我县近五年来大力推广油葵绿色优质高产复播栽培技术的成功经验,供同行者和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 基地选择
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是生产优质油葵的前提条件。2007年,山西省分析测试中心对我县农业环境质量进行测试,得出结论是:我县小麦基地的环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绿色油葵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远离工矿区、公路、铁路干线的生态条件良好的区域。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壤土为最佳,但油葵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各类土壤均可种植。
2 选种拌种
优良品种是实现油葵优质高产的基础。所选择的优良品种应为近年来经试种成功的高产、抗病、生育期适宜的晋葵6号、美国G101两个优良新品种为主。美国G101复播生育期为90~95天,亩产200~250 kg,出油率40%;晋葵6号复播生育期为 80~85天,亩产220 kg左右,出油率42%。其他优良品种可少量搭配种植。
优良品种选定后,购回的种子需晾晒二三天,种子纯度要达到95%以上,发芽率在80%以上。播前用50℃温水浸种3 h。晾干后再用0.3%的瑞毒霉拌种,可防治油葵霜霉病。购买已包衣的种子无需再浸种拌种。
3 精选地块,抢时复播
油葵根系发达,吸肥能力特别强,重茬连作土壤养分消耗大,肥料元素易比例失调,地力难以恢复,所以种植前要注意选择地块:一是不要重茬连作;二是播前要结合小麦秸秆还田进行深翻整地,浇足底墒水,为油葵苗全苗壮打好基础。麦收后要抢时间复播,以延长油葵生育期,提高产量。
4 配方施肥,以产定肥
由于是复播油葵,土壤有机质补充形式主要为小麦秸秆留高茬还田,基肥主要来源于小麦剩余肥力,所以施肥补肥十分重要。根据我县近年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及生产经验,一般亩产200 kg葵花籽的地块需施底肥碳铵50 kg,磷肥40 kg,并在油葵八叶期结合中耕亩施5~10 kg尿素作追肥 (对于肥力较低的地块,亩追肥量调整为10~15 kg)。同时,建议广大农民在油葵播种前最好对土壤养分进行化验,按技术员给予的配方施肥,以满足不同地块对养分的需求。
5 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我县复播油葵的模式主要有满种和条田带种两类,但应以推广条田立体种植模式为主。
5.1 复播满种模式
行距60 cm,株距30 cm,亩留苗3 700株左右为宜。
5.2 条田种植模式
(1)以2.5 m宽为一带,复播1行油葵,间作6行大豆,油葵株距为24 cm,亩植油葵1 000~1 300株。
(2)以3 m宽为一带,复播2行油葵,间作9行大豆,油葵株距25~30 cm,亩植油葵1 300~1 500株。
6 加强田间管理,推广绿色标准化技术
6.1 查苗补苗
发现田块缺苗断垄时,应在缺苗断垄处挖穴或开沟,从原田移栽同样苗补栽。移栽宜在傍晚进行,使苗方向不变,母土不散,移入土后马上培土压实。补苗宜早,应在一对真叶时进行。另外,在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轻耙浅锄,破除板结。
6.2 中耕除草
当出现一对真叶时中耕除草,当苗高50~70 cm时进行中耕培土。中耕深度要做到垄背深、垄眼浅,不伤根伤苗,以利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
6.3 及早间苗定苗
油葵1~5片真叶展开期间结合中耕及早进行间苗定苗,定苗越晚花盘上粒数越少,籽粒越小,产量越低。
6.4 推广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油葵是自花授粉不结实的作物,人工辅助授粉可明显提高产量。方法以花盘接触法为主,也可用自制授粉器法进行。授粉的具体时间以开花后二三天为宜,每隔三四天一次,以3次为好。
6.5 科学防治病虫
加强预测预报,为适时防治病虫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实施统放防治的防治方法,它是提高防治效果、克服农户在防治时间上的盲目性、指标上的随意性、防治效果上的差异性和用药上难以保证绿色安全的有效方法,应以村、以片实施统防统治。在实施中,应根据生产A级绿色农产品的农药使用原则和病虫测报结果及时组织防治。近年来在油葵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霜霉病发病初期亩用150~200 g乙磷铝锰锌加水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菌核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再一次;病毒病用病毒A稀释400~6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再一次,连喷二三次,基本可达到防治效果。虫害近年均未达防治指标。
7 适时收获
当种植田内的油葵花盘边缘微绿、舌状的花瓣凋萎或干枯、花盘背面变黄、叶片黄绿或黄枯下垂、盘内种子饱满时即是最佳收获期,要及时采摘花盘。收获时用镰刀将花盘割下,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后熟,等到半干时用木棒敲打脱粒,然后将籽粒暴晒到含水量为13%以下即可入库贮藏。
1005-2690(2010)03-0039-02
S 565.5
B
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