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市柑桔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0-02-09彭永胜孙元学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8期
关键词:蜜柑常德市主产区

□ 彭永胜 孙元学 汤 勇 彭 杰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处于北纬 28°24′34″~30°7′43″之间,年平均气温16.7℃左右,≥10℃年有效积温5381.6℃左右,无霜期266~286天,年日照时数1745小时左右,四季分明,属南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东晋习齿《襄阳耆旧传》记载:“李衡……汉末为丹阳太守……后密遣十人往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桔千株……岁得绢数千匹,家道富足……”。据此考证,常德市柑桔栽培历史约有2000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2009年常德市柑桔面积已仅次于水稻、棉花,成为第三大作物。

一、产业现状

全市现有柑桔面积9.1万 hm2,2009 年产量 95.96 万 t,产值10亿元余。其中,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面积4.1万hm2,占全市柑桔面积的45%。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柑桔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2个,年生产柑桔无病毒种苗60万株。全市拥有处理能力达5t/小时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08条,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60%以上。全市现有4家较具规模的柑桔深加工企业,果实加工量占全市柑桔总产量的10%左右。“石门柑桔”已获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注册。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现有柑桔种植结构欠合理。根据常德市的生态条件,结合柑桔市场未来走向,常德柑桔应以温州蜜柑为主,温州蜜柑中又应以早熟、特早熟为主。但目前本市种植的柑桔中,椪柑类、橙类、杂柑类、柚类仍占30%左右的面积,而温州蜜柑中,中迟熟品种占柑桔总面积的25%。部分果农盲目种植,导致品种结构欠合理。

二是平均单产低,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全市现有柑桔平均每667m2产量不到 1000kg,与每677m2产果2000kg的正常水平相差较远。非主产区由于桔农不重视、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柑桔产量和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市柑桔大多种植在缺乏灌溉水源的丘岗地区,加之建园时没有同步建设水利设施,以后也没有续建水利设施,约有70%左右的桔园缺乏抗旱条件。果实膨大期遭遇干旱天气,果小味酸则不可避免,柑桔整体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四是先进技术推广普及不够。技术推广力量较弱,柑桔种植先进技术推广普及不够,柑桔优良品种、优质高产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劣质低产园综合改造技术等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五是产业链条较短。近年来,常德市柑桔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组织虽有所发展,但规模与运作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柑桔生产经营。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较低,尤其是柑桔精深加工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柑桔销售难、销价低等问题依然突出。

六是品牌打造力度不够。全市现有柑桔品牌10多个,没有形成一个“拳头”。常德市柑桔面积、产量都位居湖南全省第一,而常德市的“石门柑桔”品牌却没有进入全省柑桔四大品牌之列。

七是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经过常德市柑桔主产区的304省道石门段,由于年久失修,道路损坏严重,严重影响了石门柑桔外运销售。

三、发展对策

一是稳定面积、调整结构,狠抓标准果园建设。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常德市柑桔应以发展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为主,通过品种改良,稳定现有面积。对主产区树龄在30年以上的老桔园进行重植改造;对非主产区的老桔园,则不再重植,而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时鲜水果。柑桔种植要充分体现“宜桔则桔”的原则。通过几年努力,全市柑桔品种布局逐步优化,早、中、晚熟柑桔品种发展比例达到 6∶2∶2。 在品种结构调整的同时,在全市12个柑桔高产示范片中突出抓好石门秀坪、三圣乡株木岗和鼎城区蔡家岗等3个标准果园建设,重点做好农业部石门县秀坪园艺场标准果园建设,通过标准果园建设推广优良品种,集成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技术操作标准体系,实行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理,为常德市柑桔生产提供样板。

二是改造劣质低产园,全面提高柑桔品质和单产。对树龄不大的劣质低产桔园采取密改稀、高改矮、改良土壤、测土配方施肥、合理修剪、高接换种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进行改造,使其正常投产,平均每667m2达到2000kg以上,优质果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加强组织培训,大力推广新技术,实现柑桔生产精品化。目前,常德市柑桔生产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推广应用柑桔配套技术面积小,产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优质果率不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常德市柑桔生产的潜在优势,各级政府应邀请省内外专家深入柑桔主产区重点做好疏果、套袋、覆膜增质、轻简栽培等新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全市柑桔产量和品质。

四是紧扣柑桔生产重点环节,抓培管、提品质。首先是严格规范农药的使用。采用黄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释放捕食螨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出口果园不得使用果品输入国(地区)禁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对于许可使用的农药,必须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柑桔采摘前40天,一律不得使用任何农药。其次是严格执行果实开采期制度。各类柑桔允许开采的日期分别是:特早熟温州蜜柑不得早于9月15日,早熟温州蜜柑不得早于9月25日,迟熟温州蜜柑不得早于10月25日,椪柑、橙类不得早于11月5日。杜绝青果上市,严禁早采。再次,全面提高果实采摘质量。重点推行分期分批采摘、两剪下树、实行周转箱转运、减少机械损伤等技术措施,减轻贮运期果实腐烂,增加经营者经济效益。最后,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柑桔检疫性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植物检疫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保证柑桔检疫性病虫害不流进常德市,保证全市柑桔生产的安全。

五是整合品牌,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在柑桔主产区,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石门县农业规范 《无公害食品 石门柑桔》作为全市柑桔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的最低标准。对达标的上市产品,统一使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门柑桔”,开展品牌销售。加强对“石门柑桔”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强宣传,不断提高 “石门柑桔”国内外知名度。

六是大力抓好柑桔流通、深加工和商品化处理工作。要搞活柑桔流通,消除柑桔集中上市期的销售压力,尽可能避免果贱伤农。从外省、市引进有实力的柑桔流通企业和个人进驻本市开展业务,大力组建和扶持本地柑桔流通企业、协会和流通大户,通过多种渠道搞活柑桔流通。各柑桔主产区政府要在优化流通环境、优惠流通政策以及流通资金扶持上多做文章。各柑桔主产区政府应考虑在适当的地点组建起1~2个功能比较完善的柑桔批发市场。为了提高柑桔就地加工增值能力,确保全市柑桔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就必须大力引进、组建、扶持柑桔深加工企业。同时,对现有柑桔深加工企业应扶持其增加和改良生产设备,进一步扩大加工能力,提高加工产品档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大力引进、组建新的较大规模的柑桔深加工企业,尤其是橙汁生产企业。争取到2015年全市柑桔深加工量占生产总量的15%左右,鲜销柑桔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75%以上。

七是规范柑桔种苗生产与流通,实行柑桔种苗补贴。各柑桔主产区均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全市现有两家无病毒种苗生产单位,对新发展或重植使用无病毒柑桔种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现金补贴。利用临澧柑桔无病毒种苗繁育中心建立市级柑桔良种采穗圃,以保证各育苗单位和个人所需接穗的供应,防止品种杂乱以及带有检疫性病虫害的接穗进入种苗生产环节。普通种苗的生产、流通要严格实行“三证”(生产许可证、种苗合格证、植物检疫证)管理。坚决取缔柑桔种苗自由市场,杜绝无证的单位或个人从事柑桔种苗生产与销售业务。

猜你喜欢

蜜柑常德市主产区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日本:紫外线机用于防止蜜柑腐烂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数字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温州蜜柑提升品质的试验效果与途径
温州蜜柑作中间砧的甜橘柚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