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审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2号

2010-02-09杜培兵齐海英白小东田宏先张永福王利琴

中国马铃薯 2010年6期
关键词:薯率晚熟区域试验

杜培兵,杜 珍,齐海英,白小东,田宏先,张永福,王利琴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1 选育经过

原系谱号9908-2,系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晋薯11号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种子,1999年培育实生苗并从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单株,2000年升入株系圃,2001年升入品鉴试验圃,2002~2004年3年参加所内品比试验。2005年参加全国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预备(繁种)试验,2007和2008年2年参加全国马铃薯品种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7月经第2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同薯22号”。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征

同薯22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90~100 d。株型直立,生长势强,株高约60 cm,茎叶绿色,单株主茎数1.7~2.0个。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少。块茎圆形,淡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深度中等,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3.5~4.6个。薯块大而整齐,平均单薯重168 g,商品薯率74%左右,产量潜力大。植株田间抗花叶病、卷叶病,中抗晚疫病。

2.2 品质分析及抗性鉴定

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化验,干物质含量20.7%,淀粉含量11.8%,鲜薯还原糖含量0.95%,粗蛋白含量2.1%,Vc每100克鲜薯含量13.2 mg。人工接种鉴定:抗PVX和中抗PVY,植株中度抗晚疫病。

3 产量情况

3.1 所内试验

2000年株系圃试验折合公顷产量3 7 200 kg,比对照晋薯7号增产47.6%,2001年品鉴试验折合公顷产量21 360 kg,比对照晋薯7号增产17.5%。2002年品比第1年,折合公顷产量17 358 kg,比对照晋薯7号公顷产量19 440 kg减产 10.7%。2003年品比第2年,折合公顷产量20 610 kg,比对照晋薯7号公顷产量17 310 kg增产19.1%,占参试品种第2位。2004年品比第3年,折合公顷产量27 210 kg,比对照晋薯7号公顷产量17 820 kg增产52.7%,占参试品种第1位。3年品比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20.4%。

3.2 全国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2007~2008年参加全国马铃薯品种区试中晚熟华北组试验,对照品种为紫花白,2年试验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2007年7个参试点6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其中3点第一),增产幅度-10.8%~70.6%,各点平均公顷产量24315kg,比对照增产21.6%,最高公顷产量42 169.50 kg,丰产性稳产性表现较好;2008年5个参试点4个点增产(且居第一)1个点减产,增产幅度-34.6%~70.6%,平均公顷产量22 689 kg,比对照增产27.87%,最高公顷产量3 5 452.50 kg;2年平均公顷产量23 502 kg,比对照增产24.7%。在2年的试验中,平均单薯重量、商品薯率2项指标在参试品种中均为最高。

3.3 全国马铃薯品种区域生产试验

2008年参加全国马铃薯区试华北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 088 kg,比对照紫花白平均增产22.4%,在所有参试材料中产量居首位。7个试点全部增产,4点第一,最高公顷产量31 251 kg。在生产试验中,平均单薯重量、商品薯率2项指标在华北组参试品种中均为最高。

4 主要优缺点

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势强,对花叶病、卷叶病具有较强的抗性,退化慢;稳产性好,块茎膨大快,增产潜力大;适于鲜薯食用、鲜薯出口。缺点是膨大期降雨、灌溉不均,容易出现空心现象。

5 栽培技术要点

(1)本品种为中晚熟种,出苗到成熟95 d左右,一季作区在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

(2)播前催芽,种植密度每公顷52 500株左右。

(3)施足基肥,配合一定数量磷钾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4)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追肥,有灌溉条件时注意膨大期均匀灌溉,避免和减少空心,及时除草、中耕、培土。

6 适应范围

本品种适宜范围广,稳产性好,在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等马铃薯一季作区均可种植。

猜你喜欢

薯率晚熟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不同播期、不同种薯形态对秋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不同品种脱毒马铃薯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不同收获期对甘薯“金徐薯69”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天白80的选育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