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2010-02-09向德富

关键词:法家儒家生产

向德富,赵 川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向德富,赵 川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就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重农思想。在重农的目的上,儒家主张裕民兴教,法家推崇农战强国;在重农手段上,儒家主张采用引导劝教的方法,法家推崇法术权利的运用;在对士农关系的认识上,儒家主张士不用稼,法家则推崇粟爵粟任,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两家思想各有差异,对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启迪。

先秦;儒家;法家;重农思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盛,社会稳定,则国家强盛;反之,则民贫国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潮异军突起,各学派围绕着当时一系列社会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农业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经济部门受到了他们极大关注。其中,儒法两家在对待农业的问题上各执一词,各有侧重。本文将对其异同作相关论述。

一、儒法重农思想

(一)儒家重农思想

先秦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孔子逝后,儒分八家,其中以子思一派影响最大,子思之徒孟轲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之后,荀子在对战国以来诸子百家思想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儒家思想。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先秦儒家在思想内容上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但是其对农业始终是相当重视的。

孔子以“仁”为核心,主张统治者以礼乐教化百姓,“为政以德”[1]11。他认为要实现社会的稳定,就必须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的口腹之需。《论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1]126在他眼里,“足食”比“足兵”更重要。他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127粮食充足了,国家也就有了稳定的基本条件。因此他又主张统治者“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2]1231,反对苛捐重税、巧取豪夺。

战国时期的孟子以儒学基本理念为基础,站在时代的高度,将孔子的仁爱理论发展为“仁政”、“王政”的政治统治理念[3]。认为统治者要在纷争的战乱中取得胜利,不能单纯地凭借武力征讨,最关键的是实现民心的归向和支持。为此他将礼乐教化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提出了“恒产”理论。首先他认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4]17。他认为统治者要能获得民心,则必使百姓有“恒产”。只有百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4]17,统治者才能“驱而之善”[4]17,于民则亦有“恒心”。在如何发展农业上,孟子论述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方案,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4]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4]5。他提出了“大农业”的概念,将林、牧、副、渔都纳入民生的范畴进行综合发展。最后,在仁政观念的指导下,孟子认为“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4]77,主张减少苛捐赋税,反对暴政害民。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对农业的重要性作了理论上的整理和疏导,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首先继承了孔孟“仁学”、“仁政”思想,认为“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5]133将农业看作立国之根本,强国之基础。他提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5]119-120认为对土地只有“人善治之”[5]125,才能“出实百倍”[5]120,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了,才能真正实现富国裕民。为此他反对统治者对人民进行过度的剥削,推崇“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5]157主张藏富于民,以刺激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去发展农业生产。结合当时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他主张适度限制其他行业的发展,提出“工商众则国贫”[5]133的观点,社会上要适度控制工商业的发展规模和从业人数,即“省工贾,众农夫”[5]165,以保证农业生产有充足的劳动力。

(二)法家重农思想

先秦法家的渊源与流派的问题,学术界各有争论,各执一端。笔者在此将不做赘言之陈述,而仅择其中较典型的、在著述或者实践上具有代表性的管子、商鞅与韩非加以论述。

先秦法家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从国家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管子、商鞅、韩非三人发展丰富了法家的重农思想,他们充分认识到了粮食对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作用,并分别针对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提出了相应的重农措施。

管子认为“五谷粟米,民之司命”[6]610,而“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七日不食无国土,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也。”[6]116他将人民对粮食的依赖性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他认为粮食灾荒势必导致民不聊生、社稷不保。据此,《管子》开篇即提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6]1只有当粮食充足了,人民基本生存条件有了基本的保证,那么民心势必归向之,国家的生聚战力也才能加强;同时,“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6]1,统治者要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的巩固,那么就必须保证人民无口腹之忧。管子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将土壤及其产物分为九十种,总结出各种生产条件的特点与优劣,建议当地生产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为提高生产积极性,防止官吏巧取豪夺,管子主张轻税入官,“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6]22,他还对不同年景和土壤的税率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划分,力图做到收税的公平公正。

商鞅师承于在魏国进行变法的李悝,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针对秦国的旧法旧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以富秦和强秦为目标,大力实施其“农战”思想。商鞅认为“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7]45,在他看来,国家之强弱的关键在于粮食的多寡。商鞅认为“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7]32将农业和战争紧密结合,以农养战,以战促农。为更好地实行“农战”,他提出“作壹”、“壹之农”[7]33的主张,即将全国大部分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使其成为耕作者,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这些农民平时生产,战时则从戎打仗,使农民的力耕和力役成为粮和兵的来源。为配合“农战”的顺利推行,他还“使民无得擅徙”[7]17,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士大夫所养食客数量,因为“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7]13;“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7]44,登记人口数量,以使“民不逃粟,野无荒草”[7]44;以“复之三世,无知军事”[7]119为条件,鼓励其它诸侯国移民秦国开垦荒地;“按兵而民,粟爵粟任”[7]46,按照农民缴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其相应的官职和爵位;在市场上加强对粮食流通的监管。这些措施无一例外地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为其统一战争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韩非生活在战国末年,此时兼并战争更加激烈,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韩非继承商鞅的“农战”思想,积极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在韩非看来,要富国强兵,首先就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他认为“田荒则府仓虚,府仓虚则国贫”[8]113,主张“富国以农,距敌恃卒”[8]345,希望通过重农来富国、来强兵,从而“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8]347。值得当今注意的是,韩非通过对“上古之世”[8]339、“中古之世”[8]339的历史追溯来反思“当今之世”[8]339,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8]341,最终得出“人民众而财货寡”[8]340是出现战争动乱的根源这一结论。因此他认为要解决当今问题就得节制人口繁衍和限制资源的流通。其重农思想是与其人口思想密不可分的,他将社会上不参加劳动而享乐的人都看作是社会的蛀虫,并将之分为五类,即“五蠹”:学者、言谈者、侠士、食客、商贾。他主张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限制商人实力的发展以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二、儒法重农思想之比较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先秦儒法两家在重农思想上有许多相同之处:1.两家皆将农业生产纳入国家统治的范畴进行思考,呼吁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2.两派思想家都主张统治者“薄税入敛”,反对统治者大肆搜刮;3.他们都推崇对农业的多种经营方式;4.为保护农业劳动生产力,他们都主张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希望国家储存一定的粮食和钱,以备荒年出现商贾贱农、伤农。但是由于两家的思想内涵与政治主张的差异,他们在重农思想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裕民兴教与农战强国——重农目的之差异

儒家思想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仁爱”和“仁政”。先秦儒者将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奉为圣王,希望当今统治者能够以他们为榜样,施行仁政,恢复社会礼乐制度,而礼乐的兴盛关键还得凭借百姓的富足和社会的富足,农业由于能满足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而被儒家学派看得格外重要。孔、孟、荀等人认为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同时统治者又轻徭薄赋,那么百姓就能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统治者也就有机会实施礼乐教化,推行王道。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所具有的早期人本主义理念。

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法家反对恪守陈规、因循守旧,主张从现实中寻找适合的治国理念。他们认为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税收以及国家粮食储备,另一方面又能促进人民的繁聚,为国家提供充足的兵源,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称霸天下。因此,法家没有儒家“爱民”、“亲民”、“仁民”的观念。在他们眼里,农业发展是国家富裕的必要条件,农民的繁聚是国家对外扩张的潜在战力,“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8]347。他们对农民的态度从根本上讲,就是主张用高压手段对付人民[9]。

(二)引导劝教与法术权利——重农手段之差异

儒家法家都试图去掌握上层话语权来劝谏统治者重视粮食生产,采取重农政策。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两家都十分看重政治地位与话语权利,但是在如何推行重农政策上,他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手段。

儒家为政,主要是依靠劝说教化,反对滥刑诛杀。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2孟子明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4]74在促进农业生产上面,他们主张采取比较温和的劝导手段。先秦儒者反对运用强权去逼迫农民生产,而主张统治者去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引导劝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为此,他们先后提出“使民以时”[1]4,“敛从其薄”[2]1231,“制民之产”[4]17,“分田而耕”[5]152,“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5]111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农民赋税负担,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发展农业生产。

宣扬“以刑治,以赏战”[7]103的法家主张“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8]347,通过国家政治权利去推行君王的各种诏令政策。他们力主通过“法”去促进农业生产,商鞅论道:“塞民以法”[7]139。韩非认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8]21,他主张“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8]67,“禁游宦之人而显耕战之士”[8]67-68等。这种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超经济强制性手段相比于儒家所主张的引导劝教方式显得更为野蛮与粗暴,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法家的这一方法则更具有可操纵性,成效也更明显。

(三)士不用稼与粟爵粟任——对士农关系认识之差异

儒家从自身的社会地位与阶级利益出发,反对士人亲事农耕。虽然他们认识到了农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依旧将之看得低贱。《论语》记载樊迟问稼:“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135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1]168,因此比较赞同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1]59式的清贫与高洁。孟子则直接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4]124,将农业劳作与士人完全分割开来,坚持劳心与劳力的尊卑等级观念,反对士大夫亲自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法家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对待士农关系上,他们持与儒家完全相反的态度。他们反对社会上出现“农少商多”[7]38、“农者寡而游食者众”[7]31的局面,甚至将矛头指向了士大夫阶层。韩非子在《五蠹篇》中明确将学者(主要是针对儒)、侠士和食客看作社会的蛀虫,反对他们“不事力而养足”。[8]344为促进农战的推行,法家主张实行“粟爵粟任”[7]46,对粮食生产有突出贡献的百姓或者官僚赐予爵位或提升官职。商鞅在变法中推行“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7]103,韩非于《韩非子·饬令篇》中对此方法表示认同。此外他们还主张对推行农战有功者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奖励。这些措施相比于儒家“士不用稼”更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劳动力投身农战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三、正确认识儒法两家重农思想

儒家重农,其理论核心是“仁”、“仁政”。而法家重农,其理论核心是“法”、“法术”。由于理论出发点的不同,造成两家在重农思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今天,我们必须对这两种重农思想进行全新的审视和准确的定位,做到活学活用、古为今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首先,先秦儒法两家都充分认识到了农业在国家中的基础作用,并根据自己的社会立场和学术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农业发展对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早期的重农主义,在思想上促进了中国农本主义以及农本商末观念的形成;在经济上促进了中国农本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形成并确立,在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现在,儒法两家的这些思想主张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今天,关注“三农”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党和政府于2005年历史性地取消农业税,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蓬勃展开。我们坚信,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利益、提高粮食产量等惠农政策将在中国一直持续下去。

其次,儒家的重农思想所包含的“仁”与法家重农思想所包含的“法”在当今中国的农业发展中依然具有现实生命力。我们要借鉴儒家对农业“裕民兴教”的社会功能的阐释以及所采取的引导劝教的农业促进措施,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的人力物力投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吸收法家关于农业战略地位以及以法促农的思想,将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加强农业立法和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完善农业法规,合理利用土地、人力等农业生产资源,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农业向“三高一新”转型。

再次,我们也必须看到儒法两家重农思想各自的局限性。儒家主张“士不用穑”,将知识分子与农业生产相分离,不利于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总结、推广;而法家所推崇的“农战”在当时战乱的社会背景下,对诸侯国的强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最终影响粮食产量和社会的稳定;另外,法家限制游士和商贾等主张也不利于人才的流通、农业生产技术的交流和农产品之间的交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引导措施,鼓励知识分子、技术骨干投身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后,作为一种思想,只有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并能够取得贤明统治者的认可,能够直接影响决策者的治国理念和政策的选择,才能被付诸实践并得到人民的认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在先秦甚至其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消长盛衰,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心所向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实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都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此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最终促进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之,“大跃进”、“农业学大寨”等运动由于脱离了社会实际,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理愿望,符合国家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利益。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左丘明.春秋左传[M].张文学,注,管曙光,译.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3] 王艳.先秦儒家农业思想及其影响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 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颜昌.管子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6.

[7] 张觉.商君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8] 王先慎.诸子集成·第5册·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9] 侯家驹.先秦法家统制经济思想[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239.

Comparison of Physiocracy Between Confucianists and Legalists in Pre-Qin Period

XIANG De-fu,ZHAO Chuan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China)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770-476B.C.)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475-221B.C.),both the Confucianists and Legalists conducted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med their own physiocracy of distinctive features.For the purpose of valuing and developing agriculture,Confucianists claimed to enrich people and promote education,but Legalists highlighted the thought of making the country strong by developing agriculture.On the method of physiocracy,Confucianists advocated the way of guiding and persuading the people,while the Legalists held that law and rights should be us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lars and farmers,Confucianists maintained scholars were not related to farming while Legalists maintained that people used the surplus income to get praise or ranks from the governme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thoughts of both sides were different and had great enlightenment for today’s thre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farmers.

Pre-Qin period;Confucianists;Legalists;physiocracy

B221

A

1009-105X(2010)04-0065-04

2010-05-30

向德富(1961-),男,长江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赵川(1989-),男,长江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法家儒家生产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用旧的生产新的!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