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探究
2010-02-09王贤斌
王贤斌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探究
王贤斌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民生思想。民生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他们的活动”三个要素的统一。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贯穿主线是人的实践,目标旨归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理想民生的基本道路是:占有生产力总和,建立合理的生产关系,从事真正自由的劳动。全面准确地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最关怀的是人的生活,最重视的是人的发展,最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斯从实践观的高度,科学说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带有本质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为我们解决民生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原则与方法。
一、民生的基本内涵
准确地界定民生的内涵和范畴是研究民生问题的理论前提。民生是个历史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后的先贤们又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藏富于民”、“宽以养民”等,这些思想客观地反映了他们对民生的重视,构成了当时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境界。在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语境中,民生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大纲领之一,其具体措施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视民主与民权为实现民生的重要条件,从而把中国的民生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孙中山没有认识到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看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他的实现世界大同的民生思想并未彻底实现。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中,没有关于民生概念的直接表述,但其间饱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66-67并进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32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民生的实质就是“现实的人”通过“他们的活动”摄取“他们的生活条件”(包括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条件、政治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下同),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在此处,“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生活条件”、“他们的活动”作为辩证统一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总体结构或“基本图式”。
(一)“现实的个人”是民生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所提的“现实的个人”,不仅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而且“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1]72。主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主体是自我的承载者、自我活动的发生者、自我能动性的表现对象和自我实现的承载者,主体与自我是等同的。其二是指相对于自我以外的对象的主体,是主体作用自我以外的对象活动的发生者和承担者,是指谁来做某事的对象。“现实的人”是这两重含义的结合体,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是人作用的对象,就是与人主体相对的客体相对于人自己的活动和人的自我发展;人又是自我的主体,“我”的发展就是“我”自己。“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与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同一的。“现实的个人”是民生的主体,是由人承担的主体性活动所决定的。
(二)“他们的生活条件”是民生的基本内容。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人在物质生产中体现着人与物、人与人的各种实际的占有和分配关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种“升华物”,产生国家和法等各种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可见,“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民生的最基本内容。同时,民生还包括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生活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形式,是人生活的基本维度,人只有在健全的社会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存在与发展。政治生活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地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本身就包含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中。人又是“有意识的存在物”[3],精神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的本质的表征。人的精神性存在是人的一种根本性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民生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现代社会中‘,民生’还包括人们的就业状况、社会保障条件、普遍教育程度等内容”[4]。
(三)“他们的活动”是民生的载体或生长机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5]在马克思看来,“他们的活动”是人的“感性的”、“自由自觉的”、“能动的”、“对象性的”活动,是改变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和纽带。人类生活是在“他们的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并且在“他们的活动”中改变和完善。整个人类世界就是“他们的活动”的总体,人正是从“他们的活动”中获得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
在现实生活的构造中,以上三个基本要素具有整体性和内在张力,它们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我们若要对其中某一个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其必要的条件就是必须以对另外两个要素的把握为前提、为背景、为根据,否则就会肢解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完整性,违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生态性原则。
二、民生思想的三维视界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的现实活动来考察民生问题,并勾勒出民生思想的三维视界。
(一)逻辑起点:人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60,“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9人根据现实的需要通过活动来展开人的对象性的关系,又根据发展了的需要通过活动来扩展和深化人的对象性的关系。人的需要与满足的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构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内在永恒的动力。因此,关切人的需要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人作为一种总体性的存在,其需要是多维度的、多层次的。需要的层次和结构越复杂,需要的内容越丰富,也意味着人越来越趋向于全面、趋向于自由。恩格斯曾从哲学的高度,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不同的层次。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79享受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旨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和精神生活享受。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和完美而产生的理性欲求的需要,包括人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现和满足的同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向着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展开。
(二)贯穿主线:实践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54在这里,马克思批判了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对人的考察没有落实到感性活动——实践中,而唯物主义实践精神的最大特点是以实践的视角关注劳动人民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需求;并进而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可以说,“全部社会生活”是马克思对民生思想的一种表达,实践是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主线。首先,实践决定着人的生存。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7人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才实际地获得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实践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人类的存在方式。其次,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进步。实践活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丰富和发展着人的生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同时,随着人的实践能力不断的提高、实践范围不断的扩大、实践深度不断的拓展,表明了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能力也就越大。实践推动着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推进着人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最后,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恩格斯的崇高理想之一就是追求人类的解放,解放的基本内容就是获得自由。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们从必然中获得的总是相对的自由,只不过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人的自由程度会越来越高。“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74当人们在实践中将自己在客观必然性规定的范围内所作的选择变成了事实达到目的时,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获得了实在的自由。因此,实践是自由本质的一种确证性保证,实践决定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程度。
(三)目标旨归: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未来的新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239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这是指发展的广泛性。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6]。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物质生产能力和精神生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道德修养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其二,人的发展是自由发展,这是指发展的自主性。未来新的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在社会发展史上,人的个性和自主性的逐渐发展,集中体现在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逐渐发展、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逐渐提高。其三,人的发展是充分的发展,这是指发展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提出,让“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在“联合体”中,人类社会此前所呈现的各种依赖关系将被冲破,个人特有的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特长、情感等方面得以充分发展,整个社会将是充分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幸福的高度关注和人的解放的执着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核心和最高命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目标旨归。
三、实现理想民生的基本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实现民生的理想状态,必须大力创造和发展各种有利条件。
(一)占有生产力总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自主活动,而且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对这些力量的占有本身不外是同物质生产工具相适应的个人才能的发挥。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对生产工具一定总和的占有,也就是个人本身的才能的一定总和的发挥。”[1]129只有占有生产力总和,个人才能获取其生存的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发展其能力、观念、需求等的条件与机会。只有占有生产力总和,个人才拥有充裕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自由时间,而“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8],只有占有生产力总和,才能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着私有制”[9]77,个人和社会才能获得共同解放。
(二)建立合理的生产关系。占有生产力是实现理想民生的前提条件,创造合理的生产关系则是实现理想民生的现实要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征收高额累进税。3.废除继承权。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1]293-294这些措施蕴含着如下内容:第一,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走向消灭阶级,使国家失去阶级统治功能,成为社会事务管理机构;第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保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并最终实现按需分配,保障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第四,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保障全社会的公正、平等和正义;第五,实行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丰富人的活动,从事真正自由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了未来“自由王国”的生活图景,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85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彼岸,存在着人类劳动的自由王国即自由劳动,只有在这种自由劳动中,才能实现民生的理想状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规定,自由劳动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0]926-927,并“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1]644。
四、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启示我们,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努力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完善,通过实施各种有效路径,达到改善民生的理想状态。
(一)注重和谐发展,保证民生。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整体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社会整体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内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增长而社会发展滞后、倾向GDP万能化而人文关怀缺失、人与自然对立等诸多不和谐的现象。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谐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民生经济的同时,注重发展民生政治,特别是直接关系到群众基本权益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注重发展民生文化,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注重发展民生社会,特别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社保等基本方面的要求;注重发展生态文明,特别是群众身边自然环境的改善。以此不断提升人民生命、生存、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健全社会制度,保障民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制度所构建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9]295,通过公正的、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人的各种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及组织人事制度、分配和工资制度、教育制度、科技制度、医疗和养老制度、住房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决策听证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等。在此基础上,一要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使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三要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抓好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群众维权等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四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把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和成就作为对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领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视民生,认真解决民生问题。
(三)弘扬优良作风,服务民生。作风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持的根本态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创造了很多重要的经验。但“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12]新的民生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合理解决和有效改善民生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此,我们特别要坚持和弘扬以下优良传统和作风:一是艰苦奋斗之风。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需求。二是求真务实之风。要把求真务实贯彻到治党治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三是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在当下的时代,虽然尚不具备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自由劳动的社会条件,但我们可以朝着自由劳动的理想目标,高度重视和积极促进人们的劳动就业,努力服务民生。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生的关切坚持了科学性与价值性、建构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并始终以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彰显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当代中国,继承、弘扬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注重人的生存条件,丰富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为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4] 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4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53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926-927.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44.
[1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04.
Thoughts of People’s Livelihood by Marx and Engels
WANG Xian-bin
(School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The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 contain the thoughts of people’s livelihood,which is the unity of the“practical individuals”,“their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and“their activities”.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human needs.The main theme is the human practice.The ultimate goal is that everyone can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and freely.The basic ways to achieve ideal people’s livelihood are to possess the sum of productive forces,construct reasonabl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engage in truly free labor.Fully and accurately studying the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of Marx and Engels is very significant to sol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oblems and 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Marx;Engels;thoughts of people’s livelihood;people-oriented;harmonious society
A166;F014.1a
A
1009-105X(2010)04-0007-05
2010-09-22
王贤斌(1973-),男,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党委组织部政工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