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煤场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
2010-02-08曹德生
曹德生
(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天津市, 300041)
0 引言
圆形煤场建设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存储量大、场地利用率高,存储和取料过程无粉尘外逸,采用程序集中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已成为煤场的发展方向。圆形煤场为环形混凝土挡墙、扶壁柱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本文对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圆形煤场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进行了总结。
1 工程概况
圆形煤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基础垫层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15,环型基础为抗渗混凝土C30P8,地上结构混凝土为C30,混凝土总量为25 830 m3,钢筋总质量为3 080 t。轨道底标高为15 m,柱顶标高为17 m。扶壁柱及挡煤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顶以上为钢网架结构[1-3]。圆形煤场的结构如图1、2所示。
2 施工方案
2.1 基础钢筋绑扎
钢筋的支撑骨架采用脚手管与扣件连接,横向脚手管长度为10.60 m/片,纵向间距为3 m。脚手管片与片之间采用脚手管连接,脚手管横向间距为2 m。扣件紧固后再焊接加固,使脚手管片与片之间连接成一体。
钢筋连接接头采用直螺纹接头,钢筋直径大、绑扎困难,如采用钢筋作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制作及安装困难且经济成本大。经过技术研讨及经济成本测算,采用脚手管与扣件连接,这样不但加快了施工进度,还降低了经济成本[4-5]。
2.2 扶壁柱定位测量
在中心柱的中心点上,利用激光垂准仪将中心点引测至施工高度,在挡煤墙的每板施工层上利用钢丝绳及手动葫芦将控制点靶盘定位于中心点上,然后在中心点上悬挂4把50 m钢卷尺,随时控制挡煤墙的施工半径及施工弧度。
2.3 模板制作安装
挡煤墙和扶壁柱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定型木模板具有拼装简单、表面易清理、易码放、减少占地面积等优点,可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
模板加固对拉螺栓脚手管围檩与外部施工脚手架共同加固,对拉螺栓与模板接触处要加皮垫块,垫块内侧对拉螺栓要设挡。模板加固要牢靠,从模板打斜支撑顶到地面,并用脚手管砸地锚与之连接,立向打3道斜撑。2个扶壁柱之间的满堂脚手架必须在两侧和中间位置搭设剪刀撑,保证整个加固体系的稳定和扶壁柱的整体位置,防止侧移。
组装模板时,在缝口粘上胶条,胶条距离模板内表面不超过2 mm。为防止模板漏浆,在模板底角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配模拼缝间采用打玻璃胶的方式封堵。为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对拉螺栓不露出混凝土面,在对拉螺栓上穿垫皮块,并将皮垫与模板贴严,待拆模后将垫皮剔出,由于对拉螺丝长度的限制,导致对拉螺丝无法取出,所以将对拉螺栓从皮垫处磨断,然后用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封堵圆皮垫的位置。
2.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施工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车浇筑的施工方案。采用分层法浇筑混凝土,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执行,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若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无法控制混凝土分层的厚度,容易出现混凝土漏振现象,影响混凝土密实度。若浇筑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异常,立即通知搅拌站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出现泌水,可使水流向低洼处,然后用小水桶将水淘出。确保运输车辆畅通无阻,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6-8]。
2.5 脚手架搭设
搭设圆形煤场扶壁柱及挡煤墙施工脚手架时,扶壁柱内外脚手架必须连成整体。架体生根于已经施工完毕的环型基础上,脚手架采用φ48 mm×3.5 mm钢管搭设,步道采用50 mm厚脚手板铺设,两侧采用红白杆作为围护并挂密目网。挡煤墙内侧采用双排脚手架搭设,外侧两扶壁柱间采用多排脚手架搭设,并与内侧挡煤墙处架体连成一体[9-10]。
3 结语
从基础钢筋绑扎、扶壁柱定位测量、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脚手架搭设等方面,对圆形煤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进行改进,确保了工程按时完工、施工质量优良。
[1]扶庆利.圆筒混凝土筒壁大模板施工工艺[J].电力建设,2009,30(6):97.
[2]李军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艺的改进[J].电力建设,2007,28(5):69-73.
[3]刘献辉,李星辰.烟囱工程混凝土筒壁施工技术[J].电力建设,2008,29(4):72-74.
[4]王寿华,王家隽,朱维益,等.建筑施工手册[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DLT 5210.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6]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肖安全,陈力,孙云波,等.薄壁清水混凝土防火墙施工技术[J].电力建设,2010,31(2):14-16.
[8]陈栎,孙东海.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J].电力建设,2008,29(11):75-79.
[9]杨瑞哲.黄骅发电厂海水淡化蒸发器保温施工工艺[J].电力建设,2008,29(7):99.
[10]胡小舟,王兴利.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J].电力建设,2008,29(10):72-74.
(编辑:蒋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