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体会
2010-02-08张士良宋春叶
张士良 宋春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门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例,并与单纯用西医治疗组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门诊患者90例,均符合文献[1,2]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25~55岁,平均(41.0±11.3)岁;病程15d至10年,平均 (5.4±2.8)年;血尿酸470~611μmol/L,平均(489.3±52.3)μmol/L。对照组 45例,男性 38例,女性7例;年龄23~53岁,平均(42.3±10.3)岁;病程1个月至11年,平均(5.2±2.9)年;血尿酸465~606μmol/L,平均(486.5±49.6)μmol/L。两组资料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50mg,每日2次;别嘌呤醇0.1g,每日3次;小苏打片0.5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妙汤和白虎桂枝汤加味:黄柏10g,苍术10g,牛膝 15g,薏苡仁 20g,车前子 15g(包煎),泽泻 12g,石膏 30g(先煎),桂枝12g,知母12g,当归15g,川芎15g,甘草10g。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两组均进行痛风健康教育:饮食宜清淡,避免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及鱼、虾、蟹、豆类等;禁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每日大量饮水,多食水果及蔬菜。治疗中不服用对痛风有影响的其他药物。
1.3 疗效标准 依据文献[1]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489.3±52.3)μmol/L、(486.5±49.6)μmol/L,治疗后分别为(354.2±62.3)μmol/L、(419.2±58.3)μmol/L,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血尿酸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3例白细胞轻微减少,分别有1例、2例肝功能轻度异常,停药后均恢复。
3 讨论
急性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石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结石的形成及高尿酸血症。西医治疗主要为对症止痛、抑制血尿酸生成或促进其排泄,但这些药物往往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着手,取长补短,将是临床医师较好的治疗选择[3]。急性痛风属于中医学“痹证”、“白虎历节”范畴,是因平素酗酒或过食肥甘厚腻,滋生湿热浊邪,兼以外感风热之邪与湿合而为患,或湿热之邪侵袭经络,或风湿寒邪郁而化热,痹阻经络关节,痹阻不通而发病。治以清热祛湿、通痹止痛,方用四妙汤和白虎桂枝汤加味。方中黄柏、苍术清热燥湿,退热止痛;薏苡仁、车前子、泽泻利尿通淋,促进尿酸排泄;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解毒;川芎、当归、桂枝活血行气,通络止痛;牛膝活血祛瘀,引药下行直达病所。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利水活血之功。药理研究表明,车前子、黄柏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素、尿酸和氮化物的排泄,苍术、川芎、当归、石膏、知母、薏苡仁、牛膝、桂枝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解热的作用,可消除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四妙汤和白虎桂枝汤加味既有较好的利尿而降低血尿酸效果,又有一定的镇痛消炎作用,因此,可协同西药加速血尿酸的排泄、消除或减轻体内炎症和消肿止痛。本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的临床症状,对血尿酸有明显改善作用,提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2辑.1995:178 ~182,225.
[2]周翠英,孙素平,傅新利.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痛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25~446.
[3] 刘瑞萍,李万逸.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5(2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