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2010-02-07孙玉芝陈党红陈婉珉苏巧珍

中成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天麻新药供血

孙玉芝, 陈党红, 安 畅, 陈婉珉, 苏巧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芳村神经科,广东广州51037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近两年我们在临床采用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双足三里治疗VBI性眩晕病人6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游氏所用纳入标准[1],以眩晕为主诉,可伴有脑干缺血症状。症状学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根据病人眩晕程度的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排除标准:其他疾患所致眩晕。

1.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60例病人均系我院芳村神经科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2~74岁,平均64岁;轻度9例,中度10例,重度11例。对照组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53~72岁,平均61岁;轻度7例,中度12例,重度11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眩晕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中药常规辨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天麻素注射液(厂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001)双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疗程7 d;观察4周。

1.4 观察指标 全部病人均在治疗前后对眩晕等症状评分、查血液流变学。

1.5 症状评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症状评分表,对眩晕、头痛、麻木、颈项不适、恶心呕吐等有轻重程度之分的症状,根据轻重程度不同计1~4分,对难于分级的症状以有(1分)、无(0分)计分。

1.6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评定标准。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4 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均经过一个疗程治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天麻素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受体的亲和力而发挥中枢抑制效应,具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等作用[3,4]。天麻素可增加中央和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温和降压,扩张血管,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迷路动脉及内耳的供血,增强神经细胞的存活能力,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5,6]。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临床疗效得以大幅提升,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综合效应[7]。

孟氏[8]选用双侧风池、颈夹脊血注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使痉挛的组织得以松解,黏连的组织得以分离,局部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相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而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原因多样,治疗上单靠局部的治疗作用显然不足。而其中医辨证方面,以头晕眼花、转摇不定为主要表现,发病多急,属动风表现,而反复发作,并伴呕恶症状,多为痰湿之象,天麻素具有“熄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的作用,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亦是全身强壮要穴,通过补脾调节作用,起到化痰湿而治本的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天麻素穴位注射双足三里,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1]游国雄,贾启德.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24-27.

[3]谈 跃,李跃林,徐 勉,等.天眩清与盐酸培他定治疗眩晕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1):49.

[4]王明礼,陆晓红,王复新.天眩清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草药,2001,32(9):823.

[5]王正荣,罗红林,肖 静,等.天麻素对动脉血管顺应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4,11(3):197.

[6]薛柳华,唐一鹏,孙承琳,等.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报,1998,21(3):18.

[7]丁 强,黄丽华.穴位注射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1998,14(9):54.

[8]孟培燕,吴绪荣,郭桂荣.穴位注射加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8):449-451.

猜你喜欢

天麻新药供血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辣语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