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海外,华人参政是个大趋势

2010-02-05

环球时报 2010-02-05
关键词:参政参选人利物浦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霍斯欧

“我是第一个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受教育后移民英国的议会选举候选人。”代表利物浦参选议员的英籍华人吴克刚对自己的这个“历史性第一”感到欣慰。而这场大选也被英国人称为英国政坛的“历史性重要转折”。从1991年移居英国,到2008年加入在野的保守党,再到2010年初成为议会选举候选人,原籍广东的吴克刚为在英华人走出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2月1日,吴克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坦言,个人胜负并不重要,能够在2010年看到包括他和来自中国香港、东南亚的多位华人参加这次大选,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突破。

环球时报:作为首位在中国大陆出生的英国议会选举候选人,你有没有胜出的信心?选举的结果什么时间会出来?

吴克刚:现在还很难说什么时候知道结果,因为执政的工党还没有确定大选日期。但现在外界普遍预期大选应在5月6日举行,所以,我能否当选,在当天或次日清晨点票结果出炉后就会知道。坦白讲,我并没有把个人胜负看得很重。但我承认,决定参选以来压力很大,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人口超过7万的选区。我当然想赢,但这并不容易。我每天都需要花半天或是全天的时间和选民及一些地方机构打交道,说不累是假的。

环球时报:我们很好奇你和其他参选人是怎样向当地选民推荐自己的,会像美国大选那样逐家打电话吗?

吴克刚:英国的选举文化和美国不一样,我们不会打电话,而是亲自走访每户家庭。我会亲自送传单,向他们介绍自己,还有保守党的政策。一般来说,走访之后,我们都要在党内开会讨论。像是今天你跟我聊完后,我就要参加利物浦地区的保守党会议,讨论下一步的选战策略,以及地区议会参选人的问题。

环球时报:英国当地百姓打开家门时,见到的是一位华裔参选代表,他们会觉得奇怪吗?会信任你吗?

吴克刚:我想我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因为我在利物浦并不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我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其中有15年是在利物浦。作为英籍华人,我做过大学教师,曾经是一名地质学家。我还做过地区商业,也在当地商会做过与中国市场有关的国际贸易。我2008年从政前,在利物浦工商会工作了10年,参加了上百场公众活动,接受了大量英国媒体的采访。我有充分理由相信,在利物浦人眼中,我是他们熟悉并值得信赖的人,而且是个名人(笑)。

环球时报:你能成为英国议员参选人,对整个华人社会来说,是不是有历史性意义?英国同僚对此又如何评价?

吴克刚:我想我参与英国的政治选举,不仅是利物浦当地华人的骄傲,也会激发其他华人参政议政,去积极融入英国主流社会。我觉得,这才是我和其他参选华人亮相的最大价值。对于我的参选,我的英国同事都为我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看到作为英国少数族裔的华人,现在也迈出融入主流文化的重要一步。

环球时报:你2008年加入保守党,目前该党是在野党,而执政的工党在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面临困境。是否英国政局也会像美国、日本那样出现政党轮替?作为一个候选人,讲这样的话题是禁忌吗?

吴克刚:我不认为谈论这些有什么禁忌,关键是我要向选民们坦率、全面地阐述我参选的理念和承诺。我当年是在比较了工党和保守党的政策之后,才选择加盟保守党的,并不是因为保守党现在的人气旺盛(笑)。简单地说,我感到保守党目前已经提出了工党执政的一些弊端:文山会海、国家严重负债、政府机构庞大、冗员问题迟迟无法根治等。我相信保守党也一定会从这些问题上汲取教训,建立起更有活力的新政府。我认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之后,金融危机后续的一些弊端以及伊拉克战争等久拖不决的话题,才有机会得到根本性解决。

我本人因为从事的社会行业比较多,因此对英国的经济贸易、环境保护及外交政策都有一定了解。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兑现保守党向人民许下的承诺。我想事情是需要一步步做的,比如说,我当选议员后会致力于重新树立英国人的家庭观念。

环球时报:你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曾提到,英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看法有很多误区,如仍认为华人社会只是“自己管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政府帮忙。实际情况如何?这种现象或误解容易消除吗?

吴克刚:的确,英国社会对当地华人的看法是有一些误区,正如当地华人不愿积极和主流社会打交道一样,都是事实。其实并不是英国当地政府不愿帮助华人,也不是华人真的只求“自己管自己的事情”,问题在于双方都缺少对话,而沟通是很重要的。我觉得这种现象会渐渐消除,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在英国发展,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提高,沟通不再是难事,这个历史性的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环球时报:什么原因使华人过去很少在英国参政呢?

吴克刚:简单地说,一个是历史原因。华人移民英国的历史虽然已有百年,但和印度人、非洲人以及东欧人相比,还差得远。我们今天看到在英国议会里有其他肤色的议员侃侃而谈,但他们背后代表的少数族裔的移民文化要比华人长很多。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差异。首先是语言障碍。想在英国当政治家,英语不流利是绝对不行的,而这正是早期华人的一大障碍。其次是华人移民旧有的重商思想。大家都想着来英国淘金,自然就少了对政治的热情。

环球时报:华人在美国参政目前看还比较成功,但在俄罗斯、日本等国,华人参政几乎还是空白。最近,日本国内对“赋予外国人地方参政权”有不少反对声,一大原因就是担心在日华人和韩国人参政会危及本国安全。你觉得这种担心在英国是否存在?

吴克刚:华人在海外的影响力毕竟是越来越大,应该说,排挤华人参政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在这里不能细说英国保守党内选举的过程,但我可以简单地告诉你,我要通过个人的资格选举,考核通过后还要接受党内的投票,最后的结果不仅意味着我成为该党的一个参选人,还意味着这个政党把希望放在了你身上,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双向选择,不存在所谓的“限制”或是排挤。以我本人而言,保守党选中我并不是因为我来自中国大陆,为了与英国当前需要“积极与新兴经济体合作”的政策应景,而是因为我已经在利物浦扎下了根,我赢得了周围人的信任。

环球时报:你认为,华人今后在海外参政的情况乐观吗?

吴克刚:这次我和其他几位来自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的华人第一次参选,还不敢说就真正意味着华人在英国参政的浪潮已经掀起,但我想说,2010年是一次重要突破。在海外,华人参政是个大趋势。和当地人一样,华人也需要有自己的领袖人物,既要促进华人社区的团结,又要善于和当地主流社会沟通。我们需要大批华人政治精英,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培养,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猜你喜欢

参政参选人利物浦
颜回之乐
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参政运动研究
美国华人参政问题初析
湖南农村妇女参政问题研究
利物浦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