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数字卫星电视的发展
2010-02-05马俊杰
马俊杰
【摘要】我国电视数字化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下,以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3种方式在全国全面展开。截至2009年9月,全国已有10套免费的高清有线接入电视,有线电视整体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在各大城市如火似荼地进行,地面数字信号标准制定并进行数字高清测试也对有线电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关键词】数字化 卫星电视 直播星
一、早期的卫星电视①
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 “东方红2号”实验通信卫星进行15路广播和1路彩色电视节目的传输实验,拉开了中国自办卫星电视的序幕,1985年8月中央电视台正式通过租用“国际通信卫星5号”C波段的一个转发器向全国传输模拟信号,之后又增加了中国教育两套节目和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1988年“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一共3颗在轨卫星使得我国的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大改善了边远地区的收视状况。1989年边远地区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为解决地广人稀节目传输困难先后上星播出,1991年5月“亚洲1号”(ASIASAT-1)卫星发射,云南、贵州电视节目也被批准上星,由于当时传输模拟信号,技术上没有采用数字压缩,两省合用一个转发器隔天传送。1993年,由于“东方红二号甲”寿命到期,我国购进美国在轨卫星命名为“中星5号”继续向全国传输模拟信号的卫星电视。由于卫星传输的优势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之后又有7家省级电视节目上星播出。1995年“亚洲二号”发射,广电部门购买7个转发器,之后两年约有20家省级卫视先后上星。1998年“中卫一号”和“鑫诺一号”发射,上海卫视和重庆卫视开播基本完成省级电视上星,1999年海南卫视在“亚太1A”上传输,至此我国形成了“一省一星”的局面。
二、卫星电视的数字化进程
1995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通过“中星5号”通信卫星播出5套数字压缩加密电视(这5套节目1996年6月转到“亚洲2号”KU波段播出),拉开了我国卫星电视数字化序幕。1997年14省区15套广播电视节目也采用了数字压缩技术上星播出,1999年“村村通”直播实验平台“鑫诺一号”完成扩充任务,央视8套节目和大部分省级卫视都集中在此平台上,之后上星台均采用了数字信号,到2005年我国的卫星模拟信号已全部转换为数字信号。2005年我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将“亚太6号”送入太空,“亚太6号”上星台为中央台,省级台,港澳台节目及批准落地的境外电视台,同时也进行了“村村通”直播平台的实验。2007年,“中星6B”和“鑫诺3号”2颗广播电视专用卫星成功定点投入使用,这2颗星采用了抗恶意干扰技术措施。为了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播出,我国开始了有史以来的大规模转星工作,将原来在亚太2R卫星,亚太6号,亚洲3S,鑫诺一号,亚洲四号,中卫一号等6颗卫星的境内广播电视节目全部集中到这2颗新星上。2颗卫星的节目上行频率都缩小至北京周围,即各台将信号传输到北京再统一上星,这就是我们平常发现卫视节目时间会比央视时间快一点的一个原因!中星6B携带38个C波转发器传送约150套广播电视节目,其中将近2/3的电视节目为数字付费电视,大大推动我国的卫星电视的商业化运作。“鑫诺三号”携带8个C波转发器传输33套标清电视节目和7套高清节目,这7套高清节目加上中星6B的3套一共10套高清节目(不含数字付费节目)。为培养高清收视群,加快我国电视数字化进程,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免费接入收看高清节目,有线高清和卫星高清都需要配备高清电视机和高清机顶盒。2009年中星6B和鑫诺三号各出现一次故障,造成电视节目传输中断,现在各级广播电视部门都把直播卫星“中星九号”作为备份星!而“中星九号”是我国第一颗直播卫星,采用KU波传输广播电视信号,容量更大,接收更容易。
卫星的波段:目前用于广播电视波段分为C波段,KU波段,Ka波段。其中C波段是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波段,使用数字压缩技术把信号打包,一个转发器可以传输数套电视节目,几十套广播节目。它需要使用“大锅”接收,而且不受阴雨天气影响,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专用卫星6B和三号均是采用C波传送,便于有线电视接收。KU波是强波,一个转发器能够传输更多的节目信号,接收天线口径小,适合家庭直接使用,但是有雨影效应,即下雨时会影响信号接收,有时候会出现马赛克!目前KU波的传输优势使得我国也开始向其过渡。
从1996年6月起,我国广播电视节目陆续使用KU频段传送,最早是中央电视台,以后几个省(直辖市)广播电视节目也上了KU频段转发器。1999年元月试验播出的卫星直播平台也使用“鑫诺1号”的KU频段播出。2008年7月,直播卫星“中星9号”投入运行,使用KU频段播出。Ka波段卫星,在服务提供方面,主要具有以下两种趋势:一是提供了企业和政府的高速数据业务以及普通用户的双向宽带应用;二是提供高清电视(HDTV)应用。对于此波段我国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不过依照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大范围使用。
三、直播卫星
为了解决我国广大偏远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困难的问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1998年底开始进行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实验。1998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使用“鑫诺一号”通信卫星KU波“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实验,1999年10月之后,国家又将实验频道扩大到省级和境外媒体。2000年5月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在土耳其召开,经过我国努力争取获得了4个轨道位置和相应的频率,其中有3个用于大陆的卫星电视直播。在经过几年的试验播出之后,2006年我国发射“鑫诺二号”直播卫星,但是由于卫星在打开太阳能电池板时发生故障,“鑫诺二号”未能成功投入使用,于是作为备份的卫星“中星9号”便成为中国第一颗直播卫星并于2008年6月9日成功发射。“中星九号”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卫星广播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与调制标准(简称ABS-S),可以应对国外技术冲击,推动国内直播卫星产业链形成。同样ABS-S现在完全不兼容,需要使用直播卫星专用接收机,具有可控性。这样不需要修改国务院第129号令《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
2008年7月“中星9号”投入运行,第一期免费传输47套标清电视节目,直播星免费播出对有线电视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第二期工作已经展开,为了更好利用“中星9号”上18个剩余的转发器,二期正在讨论直播星的加密问题,加密后和有线电视进行竞争,同样实现直播星的全面商业化运行并增加数字付费电视充分利用“中星9号”上富足的转发器。直播卫星将会慢慢成为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的主力军,将会慢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卫星电视频道的发展
由于上星播出的巨大优势,自从中央电视台上星之后,各省的第一套节目也逐渐上星播出。2004年广电部门又制定出单列市:深圳市、厦门市、青岛市、宁波市、大连市。其中前两个市已经实现了一套节目上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不含港澳台)除了冠以省名的电视台还有南方卫视,兵团卫视、海峡卫视、延边卫视、北京卡酷动画卫视、上海炫动卡通、湖南金鹰卡通等,现已有37家省级卫视,15家副省级卫视,中央台和教育台共计77家电视台上星(不含港澳台),各省级卫视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从中国卫星电视仅有央视2套节目到今天的仅央视就有19套开路和19套数字付费电视,发展迅速,众多的省级卫视已经走出区域形成了众多的全国性的电视媒体。电视节目内容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质的飞跃,原来没有上星之前的各省级卫视都注重服务于本区域,上星之后面对的市场是全国,各个卫视要想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全国范围提升自己的收视率。现在各个卫视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收视率,央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几乎每一个卫视都有自己响亮的口号,打造特色化,如湖南卫视“快乐中国”,青海卫视“壹体育”,安徽卫视“剧行天下”,河北卫视“快乐家+家”,江苏卫视“情感天下”等。为了争夺收视率,各台除了加大力气开办自己的特色节目外,电视剧成为热门,播出独播剧,几家卫视合买电视剧首播权全国首轮放映等各种方式来吸引观众。同样现在由于众多上星台,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数量暂时还没有跟上快速增长的电视频道,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台之间相互跟风模仿。对于电视节目购买使得有竞争力的频道占有了大量的独家剧目,而缺乏竞争力的频道只能合买或者是二轮播放,也造成在同一时间多家卫视播放同一剧目的状况。
我国的卫星电视走过了25年的历程,在其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为群众提供了优质文化资源和电视大餐,相信未来几年,在我国的直播卫星电视不断发展下,卫星电视也将走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文献
①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2003年6月版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