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菟丝子的超微指纹特征研究

2010-02-05周艳菊张丽华王明科张学利孔德新宋佳音李薇李洪宇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伪品菟丝子

周艳菊,张丽华,王明科,张学利,孔德新,宋佳音,李薇,李洪宇

(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 132013)

中药菟丝子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收载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i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1]。味辛、甘性平,归肾经,具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的功效[2]。因应用广泛,全国销量颇大。但因其种子种类繁多,个头较小,不宜与正品分辨,造成了伪品的掺杂。研究表明,性状、显微及理化是菟丝子的主要鉴别方法[3]。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其样品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药材不需要制作切片和染色,放大倍数可以从20连续调节到20万倍,景深较大,成像富立体感。近年来,于扫描电镜在立体、清晰、多观察角度等方面均较普通光显微镜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使得其在中药显微鉴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4]。我们采用扫描电镜[4-9]对菟丝子标准品及抽检样品进行了检测,探讨其是否能达到准确的鉴别目的,以期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菟丝子标准品(吉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标本室),由吉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家鉴定的标本;菟丝子市场抽检样品1、2为安国药材市场抽检样品,经吉林省药品使劲检验所专家鉴定:样品1为正品菟丝子样品,样品2为伪品。QUANPA 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荷兰菲利普公司)。

分别洗去菟丝子标准品及市场抽检样品表面污物后干燥,储于指形管内备用。将双面导电胶带粘在载物铜台上,然后将其观测样品均匀地弹撒在胶带上,于镀膜机中喷镀纯金,置QUANPA 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样品的微观结构。分别选择80、300、1000三个不同放大倍数进行观测和摄影,获取其样品的电镜超微指纹特征。

同时,分别采用性状鉴别法[1]、薄层色谱法[1]、超微指纹鉴定法,对菟丝子标准品、样品1(正品)、样品2(伪品)各进行20次盲检,进行方法对照。

2 结果

80倍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菟丝子标准品整体呈天然浮石块状,表面有细小网络纹理(图1A);菟丝子样品1整体呈天然浮石块状,表面有细小状网络纹理(图1B);菟丝子样品2整体呈杏核状(图1C),表面较平滑,无细小网络纹理。

300倍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菟丝子标准品表面呈现明显蜂窝状纹理,并有明显不规则突起褶皱(图2A);菟丝子样品1表面呈现明显蜂窝状纹理,并有明显不规则突起褶皱(图2B);菟丝子样品2表面呈现细小的疣状纹理,突起不明显(图2C)。

1000倍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菟丝子标准品表面呈现明显的絮状纹理,凹陷处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分泌物(图3A);菟丝子样品1表面呈现明显的絮状纹理,凹陷处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分泌物(图3B);菟丝子样品2表面较平滑,突起不明显,呈现不规则疣状纹理(图3C)。

性状鉴别法、薄层色谱法、超微指纹鉴定法3种方法,对菟丝子标准品、样品1、样品2盲检结果表明:在菟丝子的真伪鉴别上,超微指纹特鉴定法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方法,且重现性良好(表1)。

表1 超微指纹特征鉴定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观察Table 1:The comparison of ultramicrofingerprint featuresand other methods

3 讨论

通过扫描电镜对菟丝子进行超微指纹研究,样品1与标准品相似度极高,可鉴定为菟丝子;样品2与标准品明显不同,可鉴定为伪品,与专家鉴定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菟丝子与其伪品扫描电镜特征区别明显,尤其是在1000倍电镜下,菟丝子表面呈现明显的絮状纹理,且凹陷处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分泌物,超微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样品的鉴别方法应用。

目前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对于菟丝子的鉴别为性状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1]。性状鉴别仅凭鉴定者经验进行鉴别,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乏可以让人信服的科学依据;而薄层色谱法对掺杂伪品的样品鉴别效果不理想。扫描电镜从微观结构对中药材进行鉴定,理论依据更加充分,且准确率更高。

通过扫描电镜方法和性状鉴别法、薄层鉴别法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扫描电镜方法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2种方法,完全可以代替目前菟丝子的鉴定方法。此外,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值得推广。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作,2010.

[2] 辛宁,廖月葵.中药菟丝子鉴别研究概述[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5(2):56-57.

[3] 朱利祥,杨令家,纪长龙.一种伪品菟丝子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71-672.

[4] 闫冲,董凤兰,李连怀.两种黄芪种子的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8):720-721.

[5] 王文兰,傅彩文,傅正良.青葙子、鸡冠花子及苋菜子的鉴别与合理应用[J].河北中医,2007,29(7):645-646.

[6] 蔡逸平,曹岚,范崔生.枳壳、枳实类中药的电镜扫描鉴定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82-84.

[7] 苑冬敏,鞠庆波,康廷国.扫描电镜在中药显微鉴定中的应用[J].中草药,2004,35(8):附13-15.

[8] 李金连,胡昌江.胡芦巴盐灸前后指点文图谱对比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3):202-204.

[9] 李洪宇,张丽华,苑广信,等.牛黄解毒丸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1):36-38.

猜你喜欢

电子显微镜伪品菟丝子
本刊对稿件组织病理学彩色图片及电子显微镜图片中标尺的要求
冬冲夏草与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补阳养阴良药菟丝子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电子显微镜在园艺专业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扫描探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