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禁对华售武,欧盟日渐声高

2010-02-04

环球时报 2010-02-04
关键词:禁令对华武器

●本报驻外特约记者 木春山 纪双城 陶短房●本报记者 刘扬 雷达●郑润宇

欧盟主席国西班牙外交大臣莫拉蒂诺斯不久前一句“正在重新权衡对华武器禁运利弊”的话引起了欧洲内外的激烈争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分析称解禁对华售武问题正“分裂”欧洲。欧盟追随美国实施对华武器禁运有20多年,但这些年反而成了中国军事发展最快的时期。对欧洲来说,失去中国这样的市场让一些欧洲军工企业抱怨不已,认为这一政策只是让美俄受益。20年前,欧洲“阵风”战机等许多装备还可以与美俄一较高下,但现在却远远落在后面。中欧地位也和20年前完全不同。韩国《朝鲜日报》曾评论称,“谁更需要对方?中国欧盟关系‘大逆转”。许多中国网民则对这一新闻留言称别被“忽悠”。20年中,欧盟也曾数次讨论过解除禁令,但禁令至今仍然是中欧关系的一个障碍。中国国防大学军事专家张召忠对《环球时报》说,“中国要求的是停止这种政治歧视。中国经过20多年的自主研发,已经过了需要依赖西方技术的阶段。西方就是解禁了,中国也未必一定会买。”

对华武器禁售“分裂”欧盟

“是否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已成为影响欧中关系的主要议题之一。”对于西班牙外交大臣日前表示将考虑是否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的话,德国基督教通讯社这样评论。法新社称,欧盟内部对此的争议越来越强烈,主张取消的成员国认为禁令让欧盟失去了军火出口的巨大商机。文章称,欧盟一些国家长期以来主张重新考虑这一自1989年开始实行的禁令,其中法国是支持取消这项禁令的主要国家,“西班牙也遵从这一路线”。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月1日发表了一篇长文,对有关解除对华售武禁令的争论“分裂”欧盟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文章称,2003年12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曾首次表示重新审议对华武器禁运问题。目前支持解除售武禁令的国家比当年那次多了不少。“支持解除禁运的包括法国、西班牙、希腊、马耳他、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浦路斯。曾持反对意见的德国和英国的立场渐渐转变,可能准备容忍有关禁运改变的那一天到来。不过,人们担心,解除禁运将不可避免地要与美国发生可怕的争吵。”

2007年,欧盟和中国决定进一步扩大伙伴合作关系,时任欧盟对外关系事务专员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在中国曾表示,“我们正朝向解除武器禁运的方向进发,但这需要一个适当的时间。”同时欧盟提出,只有中国改善人权状况,才会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措施。而现在一些媒体认为这个理由已经不合时宜,欧盟对外售武问题执行的是双重标准。《金融时报》2月1日刊文称, “尽管欧盟一直拿乌兹别克斯坦人权问题说事,但却在前不久一致同意解除对其售武限制。”这也成了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主张对华武器禁运不合时宜的主要理由。

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香农·凯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对华军售在西方一直存在争议。反对者的态度很鲜明,除了人权外,实际上主要是担心中国“是一个不容易控制的国家”,如果卖武器给中国,“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可能”。支持解禁的一方认为,欧洲对华武器禁运意义不是很大,这些年的事实已经证明,即便实行了武器禁运,但中国的尖端武器、常规武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这笔钱欧洲不去赚,却让俄罗斯等国赚了,更不值得。现在连俄罗斯这个总担忧邻居“黄祸”的国家都在把武器卖给中国,战略位置相对安全的欧洲却担心中国拥武自大,实在是杞人忧天。

欧洲军工巨头抱怨政府

隶属欧盟的“活跃欧洲”网站不久前采访了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创始主席克洛斯克,这位主席直言,解除禁运有利于打破中欧近期以来的僵局。他认为,中国不会在没有解除对华售武前进一步提升与欧盟伙伴关系,“因为中国依然在一个只有少数国家的武器禁运清单上,这不符合对一个战略伙伴的待遇。北京是正确的”。

实际上,欧盟对华实施武器出口禁令的20年中,欧盟被认为是最大输家。俄罗斯《观点报》曾刊文称,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输家实际上是欧洲自己,赢家是俄罗斯和美国。

近年来,中国强势崛起,更让欧盟对自己地位忧心忡忡。韩国《朝鲜日报》曾报道称,“欧盟在政治上分裂,军事上没有影响力。欧盟在经济上虽然是‘巨人,但中国并不惧怕欧盟。比起欧盟对中国的重要性,中国对欧盟的重要性更大。”

“欧盟的禁售令对华既然没有效果,为何还要坚持?”法国国防电子工业巨头泰雷兹公司从2005年就这样抱怨。有分析称,该公司背后站的是法国政府,法国近几年来一直呼吁解禁对华售武。虽然面对欧盟统一出台的对华军售禁令无法违背,但是一些欧盟国家不断在政策上大打“擦边球”。去年9月在英国举行的国际防务展上,西方媒体就惊异地发现,包括多位中国将军在内的中国军方代表团出现在英国这一最大防务展上。展会的主办方,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下属的国防与安全组织发言人亚当·托马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其实英国每次都会以政府名义邀请中国参加国际防务展,但这与欧盟目前坚持的对华武器禁运政策并没有冲突。所有展出的武器都不是保密的,中国代表团将被引导参观“人道主义设备”。尽管如此,一些当地媒体称,邀请中国参加武器展,虽然“只看不买”,但其中深意已经不言自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牛新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对华武器禁运一直在西方存在着争议。西方多数军工企业同时也生产高科技民品。实际上,即使是美国,也有观点认为,对军民两用技术的出口过度限制是不符合美国的实际利益的,这些技术美国不卖,也会有人卖,这只会影响美国贸易优势的发挥。对于欧洲而言,武器禁运使欧洲军品大公司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它们很难拿到国际大单。另外,欧洲一直处在与美国安全同盟的保护伞下,美国的保护可以让欧洲搭美国的安全便车,但同时使欧洲军工企业的订单不足,再加上失去国际市场,这对欧洲形成独立的安全防御力是很不利的。

俄罗斯infox通讯社评论员诺维克夫说,欧洲的防务不是独立的,靠北约维持,而北约更是美国的北约,所以欧洲军事上受制于美国,涉及直接利益的军售也是这样。至少在目前这个世界格局下,欧洲没有那么大的独立空间。

美军工业也要求放松限制

既然欧洲是这个禁令的输家,为什么仍然坚持这个禁令?“欧洲观察”网站的分析认为,欧盟忌惮的还是美国的态度。正如这篇文章所说的,美国因素一直是欧盟和中国发展关系的一个梦魇。2003年欧盟首次表态重新审议对华武器禁令,令美国当时的布什政府如坐针毡。2004年初布什访问欧洲的主要议题就是对华武器禁运。至于双方具体谈了什么,没人知晓,《经济学家》称,此后的档案一直处于冷冻状态。人们只知道,布什回国后不久欧盟投票维持禁运令。当年的法国《费加罗报》对此评论道:在经济利益面前,欧洲选择了维护“大西洋同盟”。

中国国防大学军事专家张召忠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西方对华武器禁运的头十年,是将这个问题当做一个政治问题,是将其作为由于所谓民主和人权问题来制裁中国的大棒,在这十年中,西方是比较协调一致的。之后,政治色彩逐渐淡化,转化成一个经济问题。上世纪末中国开始大量购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西方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不愿意让俄罗斯独占中国市场,一些欧洲国家试图打破武器禁运,但多次遭到美国的打压,美国不仅再次将这个问题回归到政治层面,还外加了中国崛起将会对西方构成威胁,必须加以打压和遏制这一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刺激,想要靠平稳推进实现解禁是很难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要看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上的组合拳还能打多久。

牛新春认为,中国被美国视为目前最大的潜在对手,不太可能获得完全解禁。但限制太紧也是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所以它会呈现一个逐渐放开的趋势。上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时承诺,要在5年内使美国的出口量增长一倍,以往的一些出口限制有可能会得到重新评估。美国《防务新闻》1月18日爆料称,多个美国军工行业游说团体也正游说奥巴马政府放松对中国军民两用的产品和技术出口限制,希望由此使美国这些产品出口“由数百亿美元增长至数千亿美元”。

禁运20年,中国军事技术飞速发展

中国国防大学军事专家张召忠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西方过去20年的武器禁运对中国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如果回顾中国武器、技术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规律,越是遭禁运的时期,中国的武器发展就越好。越是遭到禁运的领域,在国际上的排名就越靠前。火箭、卫星等技术都遭禁运,中国在这些领域反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张召忠认为,中国经过20多年的自主研发,早已经过了需要依赖西方技术的阶段,西方就是解禁了,中国也未必一定会买。中国就是要求停止这种政治歧视,寻求政治上平等。中国作为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个在国际和地区事务日益发挥积极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有什么理由要遭到西方国家的禁运限制呢。而且,西方应该看到,目前是西方解禁非常好的时机,一方面,中国的市场需求广大,另一方面,中国国防工业开放程度也是历史上最高的。这对西方来说都是一个机遇。

张召忠表示,中国要想打破武器禁运,首先,要坚持独立自主,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中国过去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动摇,并吃过苦头。在西方对中国武器禁运之前的10年,是中国和西方关系的“蜜月期”,那时是西方国家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武器。中国在那个时期,曾经出现过动摇,想要通过购买技术的方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己的大飞机项目也曾因此被弄下马。但西方翻脸之后连零配件也不提供了。其次,中国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还将处于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应该利用好这个时期,加大对战略安全和国防的投入。还有,中国面对西方的政治歧视,应该有能够打痛对方的反制措施,在这个问题上光讲道理是无力的。中国政府可以支持民营、合资的企业研发武器装备,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出口力度,冲击和占领国际市场,打乱西方的部署。中国不仅要让国有企业这些“国家歌舞团”越来越强,还应该让“地方小歌舞团”发挥自身性价比优势“唱遍全球”。▲

猜你喜欢

禁令对华武器
本期导读
还要多少“最”字号禁令?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商务部:东盟对华投资下降是正常的市场和企业投资现象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负荆请罪
禁令治国还是以法治国
性生活10大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