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拒绝中国警告
2010-02-04
●本报驻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陶短房 孙秀萍 ●本报记者 王跃西 ●汪析
2月2日和3日,华盛顿和北京相互回敬了强硬的表态。两国政府的坚定措辞在各自国内都赢得了掌声。白宫发言人就奥巴马将会见达赖一事迅速拒绝了中国的警告,但中国外交部对他反驳中国进行再反驳的动作更快。鉴于这是两个当今世界最有力量的国家,分析人士认为不要指望其中的任何一方退却。世界媒体好奇地盘算着中国可能对美国进行反制的方法,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中国会不会在联合国制裁伊朗的问题上公开冲撞美国,投出反对票。但认为中国没有足够力量这样做的分析占多数。路透社为中美2010年列出了14个冲突点,从顺序上看现在刚进入第二个。中国人民大学学者金灿荣认为,中国此次态度异常坚决,是为了让美国明确中国的底线。中国有可能用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减少与美国合作的程度来表达抗议。他3日对《环球时报》说:“中国与美国的力量在很多场合已经处于平衡,与过去不同了,美国想用以前的方式对付中国行不通了。”
中国连续两天警告奥巴马
2日,白宫副发言人伯顿公开称,“奥巴马总统在去年访华期间告诉中国领导人,他将与达赖会晤,而且他也想这样做”。伯顿的讲话被视为对同一天早些时候中国统战高官朱维群讲话的回应。朱维群2日表示,中国反对美国领导人会见达赖。路透社对此评论说,“中国称奥巴马见达赖将进一步损害两国关系。白宫对北京的警告不以为然”。法国《地铁报》称,台湾和西藏问题是中国政府不可触摸的两条底线,而美国政府却偏偏在短短几天内接连触摸这两条底线,政治试探意味明显。
伯顿2日还说,“我们期待与中国的关系足够成熟,能在气候、全球经济和不扩散等共同关注的领域合作,坦率地讨论分歧领域”。《印度斯坦时报》分析伯顿的话说,“援引战略因素和强有力的经济关系,奥巴马政府试图缓和其与中国最新的冲突回合”。美国《商业周刊》网站则引述夏威夷东西方文化中心专家麦克纳利的观点称,奥巴马决定见达赖将使美中关系接近“引爆点”。
CNN说,伯顿解释奥巴马见达赖的意图时称,达赖是一个“受到国际尊重的宗教和文化领导人”,总统将以他的这种身份接见他。德国《汉堡晚报》3日称,对北京来说,达赖就是“世界屋脊上的塔利班式领袖”,一个非常危险的分离主义者和一个异端的传播者。但另外的世界却把他看成是“和平主义的老者”。在两个角色之间没有和解的桥梁。奥巴马的坚持让中美两国关系严重受损。达赖出现在白宫是对中国主权的一个挑战信号。美中之间正上演一场鹰和龙的挑战,这是两个上层建筑不可融合的挑战,加上台湾、气候政策、经济争吵等,这将影响未来10年的世界政治。
对伯顿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3日说,去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谈到涉藏问题时,中国领导人阐明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会见达赖的严正立场,明确要求美方不允许“藏独”分裂势力利用美领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中国敦促美方充分认清涉藏问题的高度敏感性。《纽约时报》3日说,这是连续两天中国反对奥巴马会见达赖。
美国彭博社写道,最近几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第三大经济体紧张升级。报道还称,政治考虑让两国很难退却。中国将到2012年换届,而奥巴马面临国会中期选举,议员施压要人民币升值。《华盛顿邮报》网站3日说,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认为,中国不会否决美国在安理会制裁伊朗的努力。理由是美国已得到英法德的支持,俄罗斯现在看起来也准备支持更严厉的制裁,中国如果阻止进一步制裁将变得孤立,这种情况通常是中国努力避免的。
英国《泰晤士报》3日为奥巴马的决定叫好,称奥巴马会见达赖将显示,不论世界权力平衡如何转移,美国坚持价值观,还表明,美国作为全球安全不可缺少的国家将自行决定会见谁,不用征得谁的允许。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则说,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比布什还激进,让竞选时做出的更和平的外交政策承诺成为笑柄。奥巴马的手段在南美洲用过,他刚在那里承诺“不干涉”,紧接着就在沿委内瑞拉边界的哥伦比亚境内建军事基地,同时给洪都拉斯政变开绿灯。上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互联网审查问题向中国发难,而奥巴马有意通过同意与达赖会晤来挑衅中国。而不久前美中才刚刚爆发贸易纠纷。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跟达赖、互联网审查或人权无关。这都是借口,是被用于更大的地缘政治角力的外交手段。中国公司在美国企业萎缩之际迅速扩张,奥巴马使用种种手段阻遏这种势头。
2010年中美关系有14道坎?
美国进步中心专家哈奇甘称,美中关系正处于“百慕大三角地带”。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3日将中美紧张的责任推给中国,称“过去两周,中国领导层在一连串问题上与美国发生争执,包括制裁伊朗、气候变化、对台售武、会见达赖、网络攻击、军事现代化和汇率。五角大楼105页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一句话都引来中国反应。中国对美国越来越严厉的态度让美国官员和中国问题分析家纳闷美中关系将走向何方”。报道援引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的话说,“进入2010年,中国增长率10%,而美国失业率10%。这两个10加起来不是20。他们彼此会冲突”,“(在2008年),我们无论是投票奥巴马或麦凯恩,都不会对他们的中国观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