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0-02-02陆赛花刘秀凤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201400
张 晔,陆赛花,刘秀凤(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400)
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给药品管理带来新的问题,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越来越突出。自2005年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后,抗菌药物管理进入规范化,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肯定。
本文通过临床药学理论和工具,对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了解本院此类药物的使用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并对部分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我院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用药信息,以通用名为依据进行分类汇总,对2007—2009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排序。药品消耗数据中已包括品种规格和价格因素。
1.2 药品使用频度计算方法[1,2]
为了比较不同药物或同种药物不同规格之间的用量,本文采用WHO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efine daily dose,DDD)方法分析,以WHO推荐值和药品说明书为依据设定限定日剂量,根据全年药品使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即:用药频度(DDDs)=药品规格×数量/限定日剂量。
2 结果和分析
2.1 抗菌药物的总体使用情况
以抗菌药物的消耗总金额及其该年度药品总消耗金额来表示,2000年844.0万元、2003年971.4万元、2009年1 179.2万元,分别占年度药品总消耗金额的37% ~42%。
2.2 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参考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分类统计年消耗金额,并计算其在当年抗菌药物消耗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头孢菌素用量最大,青霉素类用量稳定,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用量明显上升,见表1。
表1 2007—2009年各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及所占比例(单位:万元)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various antibiotics and their proportions during 2007-2009(Unit:10 000Yuan)
2.3 剂型分析
以剂型为分类,统计不同剂型的抗菌药物在2007—2009年3年中的消耗比例,并进行分析。注射剂是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主力剂型,占2/3以上。同时,口服剂型,特别是颗粒剂、混悬剂等剂型因其使用方便等特点,用量上升较快。片剂用量比胶囊剂型增加更显著,是因为有一些药物由胶囊剂改为片剂,一般片剂生产成本较胶囊剂低,见表2。
2.4 消耗金额前10位的抗菌药物
各种药物互有变化,以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替安注射剂等品种用量较大,与抗菌药物各类别的使用状况一致,见表3。口服剂型中,品种较为集中,以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片为主。主要品种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比重分别为47.4%、44.0%、37.2%,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用药选择面在扩大。值得注意的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定用量下降较快,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菌药物用量上升,表明由于细菌耐药性日趋发展,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药物受到临床欢迎。
表2 2007—2009年抗菌药物剂型的消耗比例(%)Tab 2 Proportions of various formulation of antibiotics consumed during 2007-2009(%)
2.5 抗菌药物DDDs
根据限定日剂量和药品用量,计算出各药物的用药频度,各药品排名与消耗金额名次相似,但一些物美价廉的品种名次靠前,取代了一些费用较高的高级别药物,表明此类药物价格低、临床用量大,在临床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表4。
3 讨论[3,4]
3.1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评价
我院做为二级医院,具有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特点,总体上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反映了这一点。抗菌药物金额占比在40%左右,属于比较合理范围。临床实际使用以经验用药为主,预防用药也比较多,存在患者自行选择药品等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轻微感染盲目使用第4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应用于非耐药菌感染,这些问题属于当前条件下可。下一步需要药学和行政部门配合,以卫生部几个规范性文件为依据,通过处方点评,病史抽查等手段加强干预,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趋于合理和规范。
3.2 抗菌药物分类应用情况
抗菌药物处在不断发展中,不断有新的药品问世,同时随着临床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性的变化,临床用药特性也处在变化中。从我院抗菌药物分类使用情况看,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是抗菌药物的主力品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品种多,规格全,抗菌特性多样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经过管理部门多次调价后,多数品种价格已比较合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部分品种价格偏高,高级别品种有一定滥用。含酶抑制剂的品种因对常见耐药菌效果较好逐渐受到重视。氟喹诺酮类用量增长较快,主要是左氧氟沙星,因适宜注射、口服,不良反应少,且可以1日1次用药,门诊用药顺应性好,因此临床使用较多。临床上应重视氟喹诺酮类禁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注意氟喹诺酮类对血糖的影响,手术预防用药不宜使用氟喹诺酮类等问题。
3.3 个别品种点评
头孢吡肟属于第4代头孢菌素,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为特殊管理类抗菌药物,管理上应当从严,我院头孢吡肟用量一直偏大,存在管理不足。根据对部分病史的调查,部分外伤、上呼吸道感染也存在使用头孢吡肟现象,主要是一些医师和(或)患者片面追求用好药,以为高级别效果好。我们已经将查到的病例报告给医务科。头孢哌酮/舒巴坦属于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品种,管理上属于限制类,但使用上应当用于耐药菌感染的证据,我院临床使用比较宽泛。
3.4 应重视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地位
我院青霉素类药物用量比较平稳,主要是因为用药前需作皮试,限制了临床应用。作者认为目前临床对青霉素过敏存在过度反应,对青霉素类药物有一定忽视。青霉素类妊娠分级为A类,不良反应轻微,对敏感菌作用强,价格低廉。随着对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等药品不良反应认识的加深,应当重视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地位。
表3 2007—2009年消耗金额前10位的抗菌药物(单位:万元)Tab 3 Top 10 antibiotics ranked by consumption sum during 2007-2009(Unit:10 000Yuan)
表4 2007—2009年抗菌药物中DDDs前10位的药品Tab 4 Top 10 antibiotics ranked by DDDs during 2007-2009
3.5 注射剂型滥用问题[5]
我院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比例在70%左右,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偏高,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注射剂滥用是国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为给患者优先使用注射剂而非口服剂型,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早年部分国产口服药物工艺较差,部分制剂生物利用度偏低,导致医生和患者不放心口服药物的疗效。现在随着国内制剂工艺和管理部门要求的提高,国内口服制剂质量已得到较大提高。对多数轻微感染采用口服药物可以方便患者、节约医疗费用、减少医护工作负担、减少输液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甚至可以减少遇到劣质药品的风险。例如氟喹诺酮类药物(除诺氟沙星外)口服基本完全吸收,除危重患者及特殊情况外,均可口服用药。临床上出于方便输液和患者等原因,常出现头孢菌素类药物每天给药1次的问题,通过将相同或相似药物注射剂和口服剂搭配使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我院这种面向基层的医院,更应当强调口服剂型的使用。当然,现实中的习惯和偏见很难一时扭转,作者认为从宣传和制度上着手,促进合理使用注射剂是今后医院药学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也希望国家能通过医保等政策引导减少不必要的输液用药。
3.6 同一通用名药品用药频度计算
对于同一通用名的不同产品,本文在计算 DDDs(用药频度)时采取分别计算再汇总的方法,避免规格、价格差异的影响,对调价产品也采取分别计算,减少误差。由于多数药品都存在国产与合资外资两类产品,虽然从药学角度是同一品种,但由于两者在价格上差异较大,在研究用药频度时也可以将国产药品与合资外资药品分开计算。
3.7 抓住机遇,提高医院药师地位
近年来,卫生部颁布了多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医院药事管理规范和文件,赋予医院药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力,将医院药师推向合理用药的前沿,对此医院药师应当抓住机遇,加强临床参与度。
我们设想从手术预防用药和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应用两个方面着手,先通过病史点评掌握合理用药标准,再逐步过渡到药师上临床监护用药患者,逐步推动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服务和监督作用,最终实现药师参加临床药物治疗,这样在推动临床合理用药的同时提高药师在医疗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胡晓文,孙 祎,胡秀芳,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04年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4):366.
[2] 常 宏,伍 倩,宋丹妮.2001—2003年抗感染药物用药情况分析[J].广东药学,2004,14(4):58.
[3] 卞兰芳,孙 梅.2004—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4):258.
[4] 单丽娜,施宪宝,王云飞,等.2006—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2):891.
[5] 翟所迪,毛 璐,刘 芳,等.多中心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对照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