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大会 为招安塔利班筹钱

2010-01-29

环球时报 2010-01-29
关键词:招安扎伊英国广播公司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

本报特约记者 伍沽河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28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有60多国以及欧盟、北约、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代表出席。不少媒体披露,这次伦敦大会主要就是筹集资金收买塔利班温和派,以便为美国与北约盟友早日从阿富汗抽身做准备。而路透社说得更直白,伦敦大会或许标志着阿富汗战争结束的开始。卡尔扎伊28日坚持认为,西方军队应在阿富汗待10—15年。

英国广播公司28日称,尽管与会代表反复强调,这不是一次“撤军和招安”的会议,而是一次旨在为阿富汗制定未来战略的会议,不应将注意力片面集中在“招安”上,而忽略了会议的三大议程:撤军和转移防务时间表;在阿富汗建立更完善的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援助;说服阿富汗邻国提供更多帮助。然而会上热议的就是推动成立一个所谓的“和平与重返社会信托基金”。 英国《泰晤士报》说得更直接,这次筹款大会需要筹集到5亿美元,德国承诺出7000万美元,英国只承诺出数百万美元,日本也答应出钱,一些国家还没有表示。文章称,设立基金收买塔利班的计划创意来自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他希望设立10亿美元的基金,并最终扩至20亿美元,让更多塔利班成员“放弃暴力,加入民主进程”。卡尔扎伊为说服各国掏钱,不断表示“不能只靠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并强调招安有助于“早日减轻盟军负担”。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一些英美官员开始试图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区别对待,如英国外相米利班德就对美国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称,“不应妖魔化塔利班”,一些人也在谈论“不要奢望全面胜利”,但争议仍然很大,且“谈判缺乏对手”。

英国《卫报》以“更多的会谈,更多的战争”为题发表评论称,新一轮对塔利班的招安已拉开大幕。报道说,类似大会9年来至少召开过6次,但均无实效,卡尔扎伊变得越来越依赖美军,而美国日复一日地抱怨北约盟国没有尽心尽力,会议除了暴露盟国间的分歧外,估计仍然没有成果。文章称,卡尔扎伊一直顽固拒绝改革,他的政府不但腐败无能,而且只剩一半阁员,他唯一关心的是怎么上台。《纽约时报》披露,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密电致函奥巴马,痛批卡尔扎伊“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伙伴”。

“美国之音”称,塔利班已声明,拒绝“金钱换和平”的招安方案,并称计划“注定失败”。路透社称,如果大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西方国家或许只能选择继续在阿富汗大量驻军,继续一场越来越失去支持的战争;或许仅仅保留少数军队,保住在内战中摇摇欲坠的阿富汗政府。▲

猜你喜欢

招安扎伊英国广播公司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分析
明末招安误抚与金圣叹腰斩《水浒传》
玛拉拉·尤萨法扎伊的日记
BBC总裁就歧视年长女员工道歉
希拉里将参加卡尔扎伊就职典礼
卡尔扎伊这 年很无奈
卡尔扎伊呼吁塔利班参加大选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