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盛赞“中国模式”
2010-01-2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中国应为60年的成就骄傲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中国应该为它在过去60年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骄傲。我1971年首次访问中国,2009年我也访问了中国,如果有人在1971年预测2009年时中国的样子,我肯定会认为这个人是在做梦,但是中国却将这些梦想变成了现实。我还有幸到中国观看了北京奥运会,那是对中国人民团结和热情的极好展示。
我要祝贺中国在过去60年中取得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
世界的未来取决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和平的合作,这是未来的关键。我希望,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在未来的30年,甚至更长时间,比如60年,我们将建立一个更加和平、更加繁荣的世界。我确信,中国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
越南共产党中央宣教部前副部长、越共电子报(越南共产党网站)总编辑陶维括: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给世界上很多国家带来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我认为这些经验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个。第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选择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符合自身潜力、符合国民愿望、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激发了中国的发展潜能、充分利用了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第二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具有先进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保持了社会的高度统一,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第三,保持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睦是中国60年来建设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中国模式有集体决策的好传统
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经济表现疲软,而中国则保持强劲上升势头,许多国家都在向中国看齐。在上一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保持最快经济增长率的是苏联,它在10年之内保持着每年10%~15%的增长速度。而现在站在这个位置上的是中国,它在30年内保持着超高的经济增长态势。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基于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中国是一个有集体主义传统的国家,从集体决策这个角度来讲,中国要比美国做得好得多。
中国的成功吸纳了多国的宝贵经验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在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主要成果。因为中国,“现代化”一词在世界上再度流行。中国为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现代化提供了范例。这不仅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尊重,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尊重,更不用说所谓的“转型”国家了,其中许多国家都在赞赏中国的经验。
中国的社会主义吸收了经济现代化领域的诸多宝贵经验,例如日本的经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验,当然,还有苏联的成就。
中国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人民敬重自己的历史。如果把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做个比较,就能发现其中一系列有趣的并行不悖的东西,是这些东西使中国整个60年来的发展看起来像是一个相当一体的工程。
“自力更生”或建立“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力体系”原则(以“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变)就是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元素。
中国的改革家也能够现实地看待业已取得的结果,包括犯下的错误。就这点来说,邓小平尤其伟大。
中国的社会主义,这是相对于盲目照搬他人模式的另外一种选择,是创造性结合多国成功经验的典范。
中国的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历山大·萨利茨基:邓小平让人们用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应当说,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中国实践的检验。
从中国模式的基础中可找到苏联的“骨架”、新兴工业国家的成就、美国的成就,还有注重社会福利的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成功地汲取了所有这些经验。
我们看到,中国近30年来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生产、强大的国家和发达的市场相对立,而是使其相互依存。
世界充满各种色彩,每个地区都有民族特色,中国模式将与世界其他成功的经济模式共存。中国模式将逐渐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其他国家将通过直接与中国合作来借鉴中国模式,或间接地与中国合作来研究中国的经验。
中国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雅科夫·别尔格尔:世界舞台上正在出现一批新领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其中首先是中国。
今年夏天,英国人马丁·雅克写了一本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央帝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终结》,他在书中回答了上述问题。
雅克认为,当代中国正在重返儒学,中国不会西方化,而世界将会中国化。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上海将取代伦敦和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汉语将与英语竞争。儒学将在世界盛行。
中国经验具有世界意义,第三世界国家(首先是非洲国家)可以从中国的道路中学到不少有益的东西。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中国模式的生命力,提高了它的威望。
中国模式从西方思想中汲取了与建设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有关的东西。这使中国模式有吸引力,真正具有普遍意义。
“感谢上帝,中国强大了!”
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感谢上帝,中国强大了!”因为中国的强盛对澳经济发展意义非凡。特别是在去年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澳大利亚得益于对华贸易,成为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唯一没有遭受经济衰退的国家,我们为此感谢中国。所以说,我们不应该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安,而是应该为中国的持续发展而感到骄傲。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政府为行政系统和社会改革做出的巨大贡献。邓小平为中国的改革进行的设计得到了采纳。事实证明,人们因改革而受益匪浅。可以说,中国的改革成果是举世公认的。
对中国60年、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世界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和机会。中国未来的巨大成就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地鼓舞和激励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
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自由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任格瑞:中国的经济发展显然是举世瞩目和极富成效的。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虽然西方国家和中国对民主持有不同的观点,在这样一个个体自由的时代,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自由,他们能够自由地旅行,自由地着装,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人生大计,非常好。第二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人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兴趣。我发现,随便走进中国任何一家大书店,在成排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西方国家最新出版的图书的翻译版,也可以看到再版的中国经典图书,比如儒家经典、佛教、道教经典。另外,中国国学研究现状也很盛行。我认为这些对中国以及对世界都有
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们希望,下一个60年,中国将迎来更加深远、巨大和积极的变化。
中国模式具有普世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中国是在一片“威胁”和“围堵”声中崛起而成为大国的。
围堵中国模式和早些时候西方想围堵中国的经济崛起一样,不会有很大的成效,中国和苏联模式不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各方面向西方学,是最好学的国家,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中国都在学。但中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没有全盘照抄西方模式,而是努力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政治制度。这正是中国模式的优越之处。
模式本身的成功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模式的成功才能证明中国价值的普世性;也只有当中国的模式具有了普世性,中国模式才具有可持续性。很显然,要使中国模式具有普世性,中国必须继续学习好的国际经验。
正因为中国不是关起门来而是大开国门的情况下打造中国模式的,其模式具有普世性。
中国共产党60年表现相当不错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伟(戴维·香博):过去30年中国的执政党和领导人主要根据务实的考量以及中国与世界的现实作出了许多重大政策决定,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实事求是”。在西方,我们称之为“归纳式”决策(以事实为依据作出评估)而不是“演绎式”决策(以理论或意识形态为依据)。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60年里表现得相当不错。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证明了它的合法性,很好地保护了国家利益,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还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鉴于中国的规模和复杂性及其惊人的现代化速度,这一点是很自然的。其中最紧迫的两个问题是打击腐败和提供“公共产品”。
中国政府的成功领导非常不易
美国著名的“中国通”戴维·兰普顿:中国政府要领导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人民,非常不易。中国领导人实际上需要管理“四个中国”,即:非常富裕的中国、比较富裕的中国、不太穷的中国以及非常穷的中国。“举个例子,从1978年到1985年,中国农村比城市发展快。我记得那时到中国,城市人都在抱怨,说农民房子大,生活富裕。那时是让‘农民先富起来。1985年之后,城市取代了农村的优先地位,城市人开心,农民开始抱怨。而到了近几年,农民收入提高,城市人又开始抱怨通货膨胀、污染、交通堵塞等。所以中国很难同时解决所有人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现实。
中国管理者非常务实
美国卡耐基和平基金会中国部主任裴敏欣:中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治理文化,中国的选择就是中国决策者坚持的选择。这种选择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即使在西方,也赢得了更多尊重。中国领导人作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再图改善的决策,西方曾有过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到现在,越来越多人认为,中国管理者这样做是非常务实的。
中国高速发展打破了世界史上的“兴衰律”
日本d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中国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世界历史中的“兴衰律”,过去都把崛起图视为国际秩序的“革命者”、“颠覆者”,而崛起的中国却是国际秩序的“平衡者”、“协调者”。
中国模式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古巴记者罗赫里奥: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中国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模式发展经济,推动重大变革,以建立全新的社会。30年前,中国又开始实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走上了“既符合本国国情,又保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国家现代化之路。实践证明,中国模式是“强国富民之路,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
世界响起“北京共识”之声
西班牙《对外政策》记者豪梅·希内:在奠定新经济秩序基础时应该关注中国模式。东亚地区已经可以看到和听到关于“北京共识”的文章和声音,强调中国在危机中的积极作用,例如签署金融援助协议和在拉美、非洲、东南亚投资等。“北京共识”突出的是国家在领导市场改革方面的主角地位,同时民主化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和谐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政治领域内,中国也拥有一批听众,一些发展中国家非常赞赏中国不干涉内政和援助无条件的政策。
中国13亿人成功进入消费市场
巴西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巴西利亚大学教授阿尔热米洛·普洛科皮奥:新中国建立6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进步和发展,让13亿人口成功地进入消费市场。中国人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好的信息来源,更好的食品,更好的交通工具,人均预期寿命值也得到了提高。所有这一切,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全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中国式的发展模式,一大特点是政府对人民怀有信心,知道他们有能力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另一大特点是首先发展国内建设,然后逐步实现对外开放。
中国善于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比如这么多的人口需要吃饭,但是中国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将人口劣势转化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中国人善于传承古典,开拓创新,这一点在去年举行的奥运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认为中国的经验可以被其他国家所借鉴。所有国家都有机会取长补短。
中国提升了它的全球地位
美国之音网站驻京记者麦白柯: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帮助这个国家提升了它的全球地位。“如果说供产党革命的目标是‘中国要站起来,中国要受到国际社会尊重,中国要成为世界上的一支强大力量,它要摆脱外国的控制,那么它成功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人惊叹,30年来共有几亿人摆脱了贫困。60年来该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主要医疗卫生指标,如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都大有改善。
“中国模式源于中国奇迹”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资深研究员李成:60年特别是后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飞速发展,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国家耗时百年才能走完的发展道路。这种飞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还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中国跟世界的交往互动。
回顾这60年,我们也可以发现,所谓的中国模式存在一个显著特点:中国领导人和人民能够以发展的眼光不断修正过去的错误,进而实现持续发展。就像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做法,也是中国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了不起的成就所选择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治国模式。
事实上,这一模式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被一些国家所效仿,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因为这些国家看到,完全市场化很多时候并不能带来他们所期待的结果,往往还会导致大量社会和政治问题。中国模式的成功在于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并没有轻信或者盲目崇拜完全市场化,而是在解决了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一些弊端后,保留了国有经济中的一些有效成分,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行之有效的政府干预手段。有序、渐进是中国模式中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
印度要“追赶中国龙”
印度公共政策选择中心主任、前财长顾问、经济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奠汉·古鲁斯瓦米: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像中国这样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保持这么高增长速度的国家,无论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都没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验证了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和高瞻远瞩。同时中国的崛起是以不侵略和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为特点的,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这个世纪最为重要的事件,将极大地改变世界格局。
自1978年起北京的决策者推行“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开始了被世界银行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削减贫困过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借鉴了东亚国家模式,即由出口拉动、以制造业为先导,推进工业化进程,但在规模上显著放大。
印度要追赶中国龙。印度消除贫困的任务非常艰巨,而中国的经验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印度应该每年派上千名政治家去中国,学习有效率的管理、学习如何修建道路、发展制造业、提高识字率和增加公共卫生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