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企业创建期、存活期及成长期的实证分析
2010-01-23单标安
蔡 莉,单标安
我国创业活动异常活跃,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GEM)200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所有创业观察的35个国家中,我国全员创业活动(TEA)指数位列第五(高健等,2006)。但我国创业企业真正能存活并成长的并不多。因此,深入研究影响创业活动的因素及探究新企业发展规律是目前创业领域研究的焦点。研究表明,创业活动的成功与否与创业者通过网络活动获取资源的能力相关(Zhao&Aram,1995)。创业网络作为创业领域新的具有活力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学者关注。
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创业网络不但影响新企业创建过程,还积极促进企业成长。如玛丽(Marie)等(2008)指出,网络关系提供的可靠信息及形成的共同语言和准则影响创业者认知偏好,进而对创业进程产生影响。切蒂和坎贝尔特(Chetty和 Campbellhunt,2003)通过研究发现,企业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能迅速打开市场,获取相关技能,促进企业成长。但创业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由于企业战略不同,资源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构建并实现多样化的网络关系(Jack et al,2008等)。现有对于创业网络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两方面:第一,创业网络作为影响因素,对创业者机会的认知和开发的影响(如 Marie,2006;2008);第二,创业网络作为资源获取手段,能以比市场手段更低的成本获取关键的资源,从而对新企业创建、成长以及绩效产生作用(如 Hansen,1995;Premaratne,2001;Watson,2007;李新春和刘莉,2009)。很显然,现有研究对于网络的动态性关注不足(Parkhe et al,2006;Jack et al,2008),绝大多数关于创业网络的实证研究以截面数据为准,无法解释对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不断变化而导致的创业网络本身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犹如杰克(Jack)等(2008)所说,网络的功能性(Functional aspects)已经得到较深入的研究,而对于网络本身的动态演化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吉布和戴维斯(Gibb和 Davies,1991)也指出,有足够证据来说明新企业的创业网络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产生变革,但对于网络关系如何变革,其如何对组织成长产生影响等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
鉴于此,本文从创业网络的动态角度出发,按照目前较为普遍的划分,将创业网络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如 Birley,1985;Littunen,2000;Watson,2007等),从新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析对于由亲戚朋友等构成的非正式网络的利用及对由供应商、竞争对手、行业协会、银行等构成的正式网络的利用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理论背景
作为创业网络研究的主要支持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指出,创业者可通过网络关系从外部获取企业所需的关键资源(Zhao&Aram,1995;张君立、蔡莉等,2008)。网络关系作为企业资源获取的有效方式,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已经产生共识。中小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而网络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源获取渠道(Jarillo,1989)。创业者个体网络及创业企业的组织关系网络统称为创业网络。作为企业独特的关系网络,创业网络是创业者社会网络在创业活动中的嵌入,有非正式创业网络与正式创业网络之分(如 Birley,1985;Littunen,2000),不同的网络关系主体对于企业的影响不同(Littunen,2000)。
伯利(Birley,1985)是较早研究创业网络对于创业活动影响的学者,其将创业网络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李图宁(Littunen,2000)在 Birley研究的基础上对正式创业网络与非正式创业网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非正式创业网络是由创业者的亲戚、朋友、同事等构成的个体关系网络,相互间以信任为基础,网络的建立基于相似的背景或共同语言;将正式创业网络看作为与风险投资企业、供应商、竞争对手、行业协会、银行、律师、税务局、中介机构等建立的关系网络。这些关系往往基于商务交往,具有明确的利益与义务,并以组织为背景而存在。
与亲戚朋友、同事等构成的非正式创业网络有利于企业获取隐性知识和可靠的信息(Uzzi,1996)。非正式网络为创业者所拥有,并随着创业者的流动而流动(Stamm,2005),其独立于组织之外而存在,而不是工作或者任务关系(Awazu,2004)。通过与组织内部成员发展诸如朋友关系能实现组织信息的共享(Zaremba,1988)。约翰森(Johannisson,1998)指出,创业者通过对他的个人网络加以明晰,使网络成员相互熟悉,并进一步获取更多的资源。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建立非正式网络不但能以成本优势获取资源,降低风险,还能通过与个人关系建立的信任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非正式网络还是组织外部学习的重要推动力,促使企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Pyka,2000),如与企业外部技术人员的交流,能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同时弱关系理论指出,通过建立弱关系网络,成员能以成本优势获取关键资源和信息(Granovetter,1973),如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及各中介机构等正式网络成员的沟通和交流。帕克(Parker,2008)指出,创业者通过商业网络、商业协会、致力于支持商业的官方和半官方政府机构及贸易组织等正式关系能获得商业支持并促进信息共享。正式创业网络关系往往以弱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其能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和必要的咨询服务以及各种资源,如与风险投资机构及专业咨询机构的交流,创业者及创业企业能获取重要的市场信息及关键能力(Dawes,1996)。
因此,作为创业网络的两种形式,非正式创业网络与正式创业网络都对企业产生影响。但非正式创业网络与正式创业网络关系主体不同,网络建立的基础和背景也存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必然导致网络交换内容和作用方式的不同。
二、研究框架与假设
新企业由于资源相对匮乏,出于对获利性和成长性的渴求迫使其更灵活地构建网络关系。因为新企业对于网络关系的利用是与大型企业相竞争,获取比较优势的重要手段(Schutjens&Stam,2003)。如前所述,创业网络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成员间往往能形成强关系,这些强关系对于创建初期的企业异常重要,能给予创业者极大的情感支持以降低风险承担性(Bruderl和Preisendorfer,1998)。随着组织的发展,内部结构趋于完善,实现部门功能化和管理正规化,个体关系通过惯例和固定程序向组织间联系转化(Grousbeck&Bhide,1999;Galaskiewicz&Zaheer,1999),即实现非正式关系向正式关系转化,正式网络的作用越发重要起来。创业网络在新企业早期成长阶段不断演化着(Gibb&Davies,1991)。因此由以创业者个体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网络向基于组织背景的正式网络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需要经历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本文研究对象为新企业。对于新企业的界定历来有争议,GEM报告将建立期为42个月之内的企业视为新企业;皮扣和阿夫拉姆森(Pickle和 Abrahamson,1976)则将年龄为 5年作为分界点;根据麦克杜格尔和罗宾逊(McDougall和 Robinson,1990)及赫拉(Zahra,1993)等的研究,视年龄为8年以内的企业为新企业,亦有学者提出10年的观点。本研究综合考虑各代表学者对新企业特征的描述,采用McDougall和 Robinson(1990)及 Zahra(1993)提出的观点,将年龄为8年以下的企业视为新企业。同时,在梁(Leung)等(2006)将新企业进一步分为创建期及成长期的基础上,借鉴 Gibb(1990)及 Littunen(2000)等的观点,进一步将新企业分为三个阶段,即创建期、存活期以及成长期。如图1所示,年限为1—3年的企业处于创建期,存活期是新企业由创建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为企业建立后的4—6年区间(Littunen,2000),而将年限为7—8年的新企业看作为处于成长期。
如图1所示,新企业从概念阶段到成长阶段伴随着创业网络主体的变化,其对不同形式网络关系的利用也存在着差异性。处于创建期的企业需要可靠的信息,这使得其必须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包括社会资源,以促进其商业活动的进行(Johannisson,1996)。创业者个体关系(即非正式关系)提供无形的信息和有形的资源(Butler&Hansen,1991),为处于创建期的创业者提供极大的支持和自信心。Birley等(1991)也指出,在新企业发展早期创业者倾向于依赖亲戚朋友及其他社会关系等非正式网络以获取相关信息,而随着企业向稳定的成长期迈进,对于商业银行、供应商、政府机构、中介机构等的依赖渐渐增强。
(一)创建期
对于刚刚创建的新企业而言,创业网络并没有发展成熟。此时企业面临着财务上的瓶颈和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困惑,而开发新的网络关系需要一定的成本,这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新企业来说代价不小。此时非正式网络能提供很好的资源交换平台(Pyka,2000),因为非正式关系往往以强联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易得到支持。虽然此阶段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网络活动,如与顾客、竞争对手等建立相应的商业网络,但早期的创业企业面临高度的风险:产品能否为市场接受,产品技术能否受到保护等使得创业者对外部关系产生一定的排斥和畏惧,加上信息的不对称性反过来使得资源提供者因风险因素而退缩(Venkataraman,1998)。
非正式网络的建立基于相互间的信任、互惠及声誉(Larson,1991),与正式网络关系相比,创业者从这些关系中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大,从而对创建期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创业者此时倾向于选择亲戚朋友借用资金而不会选择银行或者风险投资家;反过来,银行或风险投资家对于刚刚创建的企业产生一定偏见和担忧,并不会轻易投资。因此,企业创建阶段,创业者倾向依赖于现有关系,诸如亲戚朋友等强联系以获取资源,并且通过这些强联系积极开发新的工具性关系以满足需求(Lechner&Dowling,2003)。因此,此阶段的创业网络以非正式网络为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而正式网络虽然存在,但对绩效的影响并不大。本文通过上述分析提出下述假设:
图1 不同阶段下创业网络对绩效影响模型
H1:对于处于创建期的新企业,非正式网络的利用对企业绩效产生主要的积极的影响。
(二)存活期
当企业走出创建期,内部关系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企业有了一定的生存基础。如果说处于创建期的创业者极大程度依赖于其自身的社会资源,那么进入存活期后便是对其网络能力的极大考验。Littunen(2000)指出,企业能否存活很大程度上受创业者利用外部网络(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创业者往往因缺乏这种网络能力使得企业存活可能性减小。
存活期的企业处于过渡阶段(一般指处于4—6年的企业),创业者加强非正式关系的利用,其中包括利用其开发新的工具性关系或者商业关系,如在之前的个体关系之上建立起顾客、供应商等直接的商业往来关系(Schutjens&Stam,2003)。随着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个体关系也会通过固定的程序和惯例向组织关系演化(Grousbeck&Bhide,1999)。同时,对于新信息和新市场的需要,创业者不断开发新的组织关系,通过与之成为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和资源。不难看出,个体关系和组织关系在这个阶段是共存的,并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创业者的个体关系获取可靠的信息和新的社会资源,通过组织关系获取市场信息、技术等,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企业由创建期进入存活期,其网络关系由非正式网络向正式网络发生缓慢的变革。处于存活期的企业,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的利用共同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H2:对于存活期的新企业,非正式网络利用与正式网络利用共同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的影响。
(三)成长期
随着企业迈向成长期,企业规模和销售收入持续增长。此时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发生转移,由创建期的短期目标转向长期发展目标和可持续性目标(Leung et al,2006)。企业内部职能化、专业化分工也较明确,并且需要各种技能以满足企业发展。非正式关系虽然在此阶段也发挥一定作用,但创业者为了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抛开对于非正式网络的依赖性,以寻求那些多样化的关系(Aldrich,1999;Leung et al,2006)。
此阶段的创业者极力摒弃家庭的影响,建立起纯粹的商业关系(Schutjens和 Stam,2003)。谢尔和贝恩斯(Chell和 Baines,2000)也指出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正式的商业网络,如由创业者间联合召开的会议被认为是创业者获取最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方式,能促进企业迅速成长(Sexton et al.,1997)。因此,商业网络开始受到创业者极大关注,创业者从战略角度出发建立正式网络关系(Schutjens&Stam,2003),通过与顾客、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合作能迅速弥补企业的不足,提升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新企业为了迅速提升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与商业伙伴形成的企业战略联盟,能迅速获取联盟企业的资源,整合不同企业的知识资源(Das&Teng,1998)。同时,与各商业网络、中介机构及政府机构的关系有利于企业走向多极化,以利于寻求和接纳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主体的建议(Leung,2003)。
正式网络不但是市场信息的关键获取渠道,还能通过与之合作弥补自身不足,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从而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通过上述分析提出下述假设:
H3: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新企业,正式网络利用对企业绩效产生主要的积极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1.数据收集。本研究于2009年9—10月在长春、北京及福州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向企业创业者或了解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获取数据,最终收回476份问卷。为了确保被访问企业的随机性以及问卷的有效性,我们大部分问卷都在各地区企业密集区随机登门拜访,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部分被访问者进行深入的访谈。随后,我们对所获取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数据缺失严重者,问卷后共得到30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 64.1%。
2.样本特征。表1描述了样本特征分布情况,三个调研地点长春、北京、福州分别占44.9%、25.6%、29.5%。所获取样本包括多个行业,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占了样本的大部分,分别为39.0%及24.3%,其他行业占36.7%。从企业规模上看,绝大多数为员工人数小于或等于200的中小企业,占84.9%。
表1 样本特征情况
(二)变量测量
对于变量的测量,本研究基于学者的成熟量表,并对各个题项进行了完善,使其既不改变原意,保证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又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保证各个题项通俗易懂。
1.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本研究对于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的研究侧重于新企业对于网络关系的利用。在帕克和罗(Park和 Luo,2001)对中国情境的“Guanxi”利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谭劲松等(Tan等,2009)的观点,本文中非正式创业网络所关注的主体为亲戚朋友及同事,正式创业网络所关注的主体为竞争对手、各级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税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管理机构及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采用 Likert七级打分法,本文用表2表示相关问题度量非正式网络与正式创业网络。
表2 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的度量
2.新企业绩效。对于成熟企业的组织绩效,学者们大多从财务指标角度进行测量。但新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存在弱势,因此仅用财务指标无法反映新企业的真实状况。本文借鉴考文和斯莱文(Covin和 Slevin,1991)对于企业绩效的度量,从成长性和盈利性两个角度进行测量,具体问题如表3所示。
表3 新企业绩效的度量
本研究将企业年龄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消除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为了消除行业的不同及区域的不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考虑到行业和区域变量为定性指标,本文以科技型企业、长春地区和北京地区为参照,设立相应的虚拟变量。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 SPSS16.0对度量非正式网络的2个问题、正式网络的 6个问题及新企业绩效(盈利性3个问题及成长性 6个问题)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表4为变量的 Cronbach's alpha系数,其中仅变量非正式网络系数为0.537外,其余系数均大于0.8,但仍达到了最低可接受水平0.5。因此,信度符合进一步处理要求。
表5为各变量因子分析及其描述性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非正式网络变量中的问题IFN2、正式网络的问题 FN1以及成长性绩效的问题 G4,介于0.6—0.7之间,其他全部都在0.7以上。由此可以认为,本研究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表4 各变量 Cronbach’s alpha统计
表5 各变量因子分析及描述性统计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两两相关系数如表 6所示。从表 6可以看出,非正式创业网络与企业绩效,正式创业网络与企业绩效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初步表明非正式创业网络、正式创业网络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
表6 各变量相关系数统计
企业规模1:1—20;2:21—50;3:51—200;4:201—500;5:501—1000;6:1000以上。
企业年龄及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
为进一步验证非正式创业网络、正式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间的内在关系,在对各变量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系数统计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模型进行分析。
本文将样本分为三部分,年龄为3年及以下处于创建期的新企业,年龄为4—6年处于存活期的新企业和年龄为7—8年处于成长期的新企业,并考虑将企业规模与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设立科技型企业、长春地区和北京地区为虚拟变量(用0,1表示),加入到模型中,分三组六个回归模型。具体结果如表7所示。
如表7结果所示,模型2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β=0.163,显著性水平 P<0.1(双尾检测),β=0.263,显著性水平 P<0.01(双尾检测)。结果显示,对于年龄为3年及以下的企业,其非正式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β=0.163,P<0.1)并不如正式网络对新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显著(β=0.263,P<0.01)。由此,假设1:对于处于创建期的新企业,非正式网络的利用对企业绩效产生主要的积极的影响没有得到验证。
表7 多元回归结果
模型4,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β=0.233,显著性水平 P<0.05(双尾检测),β=0.262,显著性水平 P<0.05(双尾检测)。结果显示,对于年龄介于4—6年的企业,其非正式网络(β=0.233,P<0.05)与正式网络(β=0.262,P<0.05)对新企业绩效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β系数大致相等,且显著性水平相当。由此,假设2:对于存活期的新企业,非正式创业网络利用与正式创业网络的利用共同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得到数据的验证。
模型 6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β=0.073,显著性水平 P>0.1(双尾检测),β =0.344,显著性水平 P<0.01(双尾检测)。结果显示:对于年龄为7—8年的企业,其非正式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β=0.073,P>0.1)并不如正式网络对新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显著(β=0.344,P<0.01)。由此,假设3: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新企业,正式网络的利用对企业绩效产生主要的积极的影响得到数据的验证。
上述数据显示:假设1并没有得到验证,即对于创建期的企业,非正式网络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显现。作为企业创建过程的重要支撑,亲戚朋友及熟人等非正式网络关系不但提供诸如资金、设备等有形的资源,而且更多地给予创业者的是可靠的信息和极大的情感支持。我们认为假设1之所以没有得到支持与我国目前创业企业所处的状况是分不开的。我国创业者在创建初期的资源往往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处于转型期,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要素市场发展与国外成熟经济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创业者必须广泛地借助于中介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商业关系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此阶段的企业往往其正式网络表现得比较活跃。但需要指出的是,创业者在此阶段应该警惕和防止对组织关系的盲目扩张。对于组织关系的过于关注会对企业后期成长设立新的障碍,导致企业的自主性和可控性降低。正如 Littunen(2000)所说的那样,那些在经历创建期后便消失的新创企业往往在初创期便过于倾向于企业的成长,将过多精力和资源用于产品及关系的开发,往往与企业管理及财务能力不相符。因此,这种现象值得创业者深入思考。
同时本文的数据显示,对于存活期及成长期的企业,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正式网络关系所起的作用在逐渐加强,这与我们的预期完全一致。根据弱关系理论(Granovetter,1973),弱关系比强关系更能为企业带来丰富的资源和信息。而正式创业网络关系往往表现为弱关系,受到创业者的极大重视。在创业初期,创业企业缺乏资金、技术和知识,很难从供应商、竞争对手等方面获取有价值的资源。随着企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同时也拥有与其他企业相竞争的资本,因此成长期的企业建立起的正式关系能真正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五、结论与未来展望
本文对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创业网络分为非正式和正式网络,并从动态角度研究企业由创建初期到成长期过程中创业网络的利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者对于网络的利用由非正式网络向正式网络转移,并且正式网络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越来越强。
新企业从创建到成长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关系活动的帮助,此时创业者的网络协调能力对企业的成功有重要影响。以创业者的亲戚朋友为主导的非正式网络为创业活动提供启动资金,并给予情感支持。随着企业的壮大,创业者需要不断开发新的网络以维持企业高速增长,如顾客、供应商及竞争对手,这些能给予企业大量流动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企业可以从战略角度选择与同行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对不同企业知识的整合,迅速实现竞争优势。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处于创建期的创业者对于正式关系的依赖或许已经远远超过企业实际所能控制的范围。正式关系的存在能提供大量流动的资源,但过多地从事正式网络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正式关系的建立也需要相互间的利益平衡,这对于新企业来说是具有弱势的。新企业可以发挥非正式关系的作用,协调好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的比重,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本文对非正式创业网络利用及正式创业网络利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以继续深化。首先,本文对于非正式网络及正式网络的理解基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未来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在转型经济下中国创业网络的独特性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内学者李新春和刘莉(2009)也指出对于中国情境“guanxi”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网络关系的理解。其次,本文从动态角度研究处于不同阶段企业的创业网络对绩效的影响,基于大样本调研。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对某些企业的跟踪进行案例研究以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一步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更普适性的结论。
Aldrich,H.E.,Organization Evolving. London: Sage,1999.
Awazu,Y.,Infor mal net work players,knowledge integration,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3):62—70.
Birley,S,Cromie andMyers,A,EntrepreneurialNetworks:Their Emergence in Ireland and Overseas.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1991,9(1):57—74.
Birley,S.,The role of network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ournal ofBusinessVenturing,1985,1:107—117.Bruderl,J.,Preisendorfer,P.,Net work support and the success of newly founded businesses.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8,10,213—225.
Butler,J,E,and Hansen,G,S.,Network evolution,entrepreneurial success,and regional development.Entrepreneurship&RegionalDevelopment,1991,3(1):1—6.
Chell,E.,Baines,S.Networking,entrepreneurship andmicrobusiness behavior.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2000,12:195—215.
Chetty,S,and Campbell-hunt C.,Explosive international growth and problems of success amongst s mall to mediumsized firm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1(2):115—134.
Covin,J,G,and Slevin,D,P.,Content and perfor mance of growth seeking strategies:A comparison of s mall firms in high and low technology industries.Journal ofBusinessVenturing,1990,5(6):391—412.
Das,T,K,and Teng,B,S.,Time and Entrepreneurial Risk Behavior.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8,22:68—88.
Dawes,P,L.,Choice set size in high-technology business markets.Journal ofBusiness to BusinessMarketing,1996,3(1):33—66.
Galaskiewicz,J,Zaheer,A.,Net work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1999,16:237—261.
Gibb,A,A,and Davies,L,G.,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Growth Model of Business Enterprise Development.Davies,L,G,and Gibb,A,A(Eds.).Recent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Aldershot:Avebury,1991:286—323.
Gibb,A.Small Business in the U.K.,State of Development,Expectations and Policy.Durham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SmallBusiness Centre,1990.
Gra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Grousbeck,Bhide,A,B.,New business ventures and the entrepreneur.Boston:IrwinMcGraw-Hill,1999.
Hansen,E,L.,Entrepreneurial net works and new organization growth.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5,19(4):7—19.
Jack,S,Dodd,S,D,and Anderson,A,R.,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networks over time:a processual perspective.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8,20(5):125—159.
Jarillo,C.J.,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the strategic use of external resources.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89,4(2),133—147.
Johannisson,B.,The dynamics of entrepreneurial networks.Reynolds,P.,Birley,S.,Butler,J.,Bygrave,W.,Davidsson,P.,Gartner,W.andMcDougall,P.(Eds),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Wellesley:Babson College.1996.
Johannisson,B.,Personal networks in emerging knowledge based fir ms:spatial and functionalpatterns.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Development,1998,4:297—312.
LarsonA.,Network dyads in entrepreneurial settings:a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exchange relationship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37(1):76—104.
Lechner,C.,Dowling,M.,Fir m networks:external relationships as sources for the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repreneurial fir ms. 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2003,15(1):1—26.
Leung,A.,Different ties for different needs-recruitment practices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phas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3,42(4):303—320.
Leung,A.,Zhang,J,Wong,P,K,and Foo,M,D.,The use of networks in human resource acquisition for entrepreneurial firms:Multiple“fit”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BusinessVenturing,2006,20:664—668.
Littunen,H.,Networks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urvival of New Firms.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0,15(5):59—71.
Marie,D,Carolis,D,and Saparito,P.,Social capital,cognition,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A theoretical framework.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6,30(1):41—56.
Marie,D,Carolis,D,Litzky,B,E,and Eddleston,KA.,Why networks enhance the progress of new venture creation: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and cognition.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8,33(2):527—545.
McDougall P,Robinson Jr.R B,New venture strategies:An empirical identification of eight archetypes of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entry.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1990,11(6):447—467.
Park,S,H,and Luo,Y.Guanxi an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 in Chinese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455—477.
Parker,S,C.,The economics of for mal business net works.Journal ofBusinessVenturing.2008,23(6):627—640.
Parkhe,A.,Wasserman,S.and Ralston,D.,New frontiers in network theory development.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2006,3:560—568.
Pickle,H.B.and Abrahamson,R.L.,SmallBusinessManagement.NY:W iley and Sons,1976.
Premaratne,S P.,Networks,resources,and s mall business growth:The experience in Sri Lanka.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Management,2001,39(4):363—371.
Pyka,A.,Informal networking and industrial life cycles.Technovation,2000,20:25—35.
Schutjens,V.and Stam,E.,The evolution and nature of young fir m networks: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1:115—134.
Sexton,D.L.,Upton,N.B.,Wacholtz,L.E.,McDougall,P. P.,Learning needs of growth-oriented entrepreneurs.Journal ofBusinessVenturing,1997,12:1—8.
Stamm,B.,Exploiting the km-Innovation connection:Managing knowledge through informal network.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2005,8(4):28—31.
Tan,J,Yang,J,and Veliyath,R.,Particularistic and system trust among s 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mparative study in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6):544—557.
Uzzi,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35—67.
Venkataraman S,Van de Ven A.,Hostile environmental jolts,transaction set,and new busines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8,13(3):231—55.
Watson,J.,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ing and firm perfor 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7,22(6):852—874.
Zahra SA,A Conceptual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 m Behavior:A Critique and Extension.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3,17(4):5—21.
Zaremba,A.,WorkingW ith The Organizational Grapevine.Personnel Journal,1988.67(7):38—42.
Zhao,L.,Aram,J.D.,1995.Networking and growth of young technology-intensive ventures in China.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5,10(5):349—370.
高建,姜彦福,李习保,程源.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基于2005年数据的分析基本信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李新春,刘莉.嵌入性—市场性关系网络与家族企业创业成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
张君立,蔡莉,朱秀梅.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