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文化何时能扎根中国

2010-01-22

环球时报 2010-01-22
关键词:善款义务慈善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 本报特约记者 章 杨

这周国际大事不断,但无论是美国金球奖的颁奖仪式,还是正在举行的澳网比赛,都与两个字联系在了一起:“海地”。本届金球奖为海地地震增设捐款环节,费德勒发起“为海地而战”的慈善义赛……在世界任何一次大灾难中,总能迅速看到有老外在行动。中国救援队在海地震灾中行动迅速,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奔赴前线,更多在大后方的人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力所能及的慈善行动。只是,有多少中国人,正走在慈善的路上?

慈善在国外是一种愉快的使命

这两天,加拿大温哥华正津津乐道一件很文化、也很慈善的事:有一笔5000加元(约合人民币3万多)的海地赈灾善款,日前通过相关渠道被送往灾区。加拿大号称“慈善捐款大国”,不但民间捐输踊跃,政府更许诺“1∶1捐输”。目前海地赈灾善款已近6000万加元,区区5000实在算不得什么,但这5000加元都来自温哥华一所普通中学,且是一次活动筹集,就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这次活动的形式,是再老套不过的慈善晚会,也同样有抽奖,但奖品既不是现金,也不是实物,而是在第二天当一天校长的机会。不仅如此,在那一天里,将校长职务交代给获奖者的“前校长”,将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出现在某个班级的课堂上。

在加拿大,慈善不仅仅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文化。不论公校、私校,许多学校的社会实践课里,都有“进行一次慈善募捐”的项目,许多家长也把带孩子参加慈善活动,当作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这里捐款,不会有摊派、攀比、强拉硬拽,您捐一块钱,人家也会报以微笑;即使不捐,人家也绝对会给予默默的理解。当然,制度上的保证,税收等方面的便利,是慈善活动成效不凡的基础,但无可否认的是,潜移默化之下,慈善正日益变成一种日常文化,变成轻松愉快、见怪不怪的事。海地地震是令人伤感的沉重事件,但那些中学的师生却可以把这样的捐款活动搞得如此轻松,如此有文化情调,着实令人感慨。

不仅是加拿大,在许多国家里,慈善都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施舍或风险,而已变成一种社会文化,非但发达国家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一样。如在卢旺达,慈善活动和当地部族传统的“乌姆冈达”互助活动相结合,变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相帮助。在西非的许多国家,慈善募得不一定是捐款,您可以用修桥、补路、提供社区运动设施去代替。我曾在非洲的马里为一家很寒酸的小足球俱乐部捐款(很小的数目),得到的回报是穿上他们的球衣,和球员们同上一堂训练课。

当慈善不仅仅是义务,是施舍,是单纯的掏钱,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时,义务也好,捐款也罢,都会变得不再那么累、那么沉重,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轻松愉快的使命。

中国历史上,慈善也曾很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慈善也曾很文化。在许多地方,许多家族都有义塾、义仓,甚至义冢,为本地、本族的贫困子弟提供学习、吃饭和死后安葬的福利,为这些“福利”注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文化特质。不少家族的子弟以能为这些福利项目投资感到光荣,如果某个家族子弟被剥夺了“注资权”,那一定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他本人也会因此被边缘化。

中国古代的慈善文化有雅也有俗,雅的有苏东坡题扇面救济贫民,烹制东坡肉犒劳以工代赈的湖工;俗的有乡村“造方便”(修免费厕所)的农民,城里街边摆茶摊,戳一个纸牌写明“分文不取”的老妇。固然,中国的慈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宗族约束等封建糟粕,但更应看到,这种文化式慈善让慈善变得不再像沉重的负担,更让慈善不至于沦为贫民的变相徭役,或富豪炫富的平台。

当慈善不再是一种文化

如今,中国在慈善活动所募集到的善款倒是越来越多,以行善出名的人也层出不穷,这令人欣喜。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慈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炫富,看到“借慈善上位”,看到简单粗暴的摊派和“被慈善”,却少见文化气息。当古代中国的孩子们背诵着“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当外国人将慈善活动的过程当作文化和生活的财富来享受,将慈善付出当作这种享受所理应付出的报酬时,中国的慈善,似乎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施舍与奉献层面。

当慈善不再是一种文化时,它就会变得很沉重,让人觉得辛苦、疲劳,甚至变成一种被动应付的苦差。东汉的贵族东平王刘苍在被问及“什么最快乐”时,曾毫不犹豫地回答“为善最乐”。的确,慈善不仅仅是一种付出、一种牺牲、一种义务和奉献,其实更是一种获得、一种满足、一种快乐。要让慈善的快乐属性更多被人们发掘,让慈善捐助更多地成为一种需要、一种生活,而不是一种负担,重新唤醒慈善活动的文化属性,就变得极富意义了。▲

猜你喜欢

善款义务慈善
“把善款还回去”彰显爱心循环之美
绿营拿花莲地震善款做文章
跟踪导练(一)(4)
见证(2)
“良知”的义务
2013年全球奢华精品酒店帮助慈善基金筹款共计一百万美金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