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术语研究
2010-01-22曹献珍
曹献珍,黄 洁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矿山环境术语的规范化,对于保护矿山环境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的统一,对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术语的统一,分清与其他专业界限和概念层次,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业领域的分工及其安排、文献的采集、评价和使用以及子领域的划分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术语的统一也有助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概念体系与参考标准
2.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概念体系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主要涉及到十大类工程,其中包括矿山塌陷治理、矿山岩溶塌陷治理、危损尾矿坝治理、危损矸石山治理、矿山土地污染场区治理、矿山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治理、矿区山体破损地形地貌破坏治理、矿区滑坡治理、矿区泥石流治理、矿区土地复垦(表1)。
2.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参考标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参考标准为:
表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概念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相关术语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Mine Geologic Environment)。矿山所在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组合或地质条件的组合。主要包括大气、水、土的污染,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侵占和破坏土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问题。(《矿产资源规划常用名词术语解释》)
矿山环境污染(m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矿山开采过程中,多种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主要包括矿坑排水、矿石及废石堆所产生的淋滤水、矿山工业和生活废水、矿山尾矿、废石排放污染与占地、矿石粉尘、燃煤排放的烟尘和SO2,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等。(《矿产资源规划常用名词术语解释》)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通过防止污染物排放或减少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质存在,来保护或恢复环境介质质量的任何活动。这类活动包括:①改变货物与劳务的特性;②改变消费模式;③改变生产技术;④处理或处置分离式环境保护设施中的残积物;⑤回收;⑥防止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退化。(《环境统计术语汇编》)。
环境影响报告(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一个机构就其项目/方案建议的环境影响所编写的文件。(《环境统计术语汇编》)
环境复原(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反应性的环境保护。包括①减少或中和残积物;②改变残积物的空间分布;③支持环境同化;④恢复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等。(《环境统计术语汇编》)
生态影响(Ecological Impact)。人类活动和自然事件对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统计术语汇编》)
保证金制度(Assurance Bonding System)。想使用自然资源的人们,在进行任何活动前先支付保证金,而保证金的数额等于他们对环境质量做出的最大损害的价值。在可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独立科学家给出建议的前提下,管理机构将确定最大损害。如果资源使用者能够证明,其对资源的损害小于保证金额(超过了保单中列出的事先确定的时间段),该差值和获得的部分利息将被退还。所以,环境保证金制度体系确保了可以用于保护环境的基金价值,等于资源面临的潜在损害的价值。(《环境经济学词典》)
塌陷坑(collapse pit)。地表岩层在较小范围内,瞬时急剧地破坏其连续性,塌陷于坑洞之中所形成的形状各异的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积累、水质恶化的现象。(《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93))
地表塌陷(surface subsidence)。地表在一定时期内沉降的现象。自然力导致的地表塌陷,主要是地表松散的沉积层在重力作用下的成岩作用,或地震等地质构造运动导致的地面沉降。人为的地表沉降,主要由于矿山开采或过分开采地下水,导致岩层下形成空洞或负压,在地面土层或建筑物压力下,导致地表下陷。地表塌陷可导致建筑物或交通设施破坏以及海水倒灌等。必要时,可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治,如减少地下水抽取、回灌地下水等。(《能源词典》)
溶洞(cave cavern)。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空洞的通称。(《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93))
机械潜蚀作用(mechanical latent corrosion) 。在矿区排水时,由于地下水流速增大,冲蚀、搬运填充于溶洞和裂缝以及覆盖层中的松散颗粒,并逐渐掏蚀第四系和原充填的溶洞而使盖层崩落的作用。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积累、水质恶化的现象。(《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93))
抗水稳定性(hydrostability)。岩土抵御水的作用,而保持自身力学强度和整体稳定的性能。《工程地质术语》(GB/T14498-93))
尾矿坝(tailing dam)。用水力选矿后称尾矿的废渣和(或)当地土、石料等修筑的存贮尾矿的坝型构筑物。(《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检查廊道(inspection gallery)。在坝体内部,每隔一定高程或在特殊部位设置的检查巡视通道。(《水力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26-92))
止水(water stop (joint seal))。在水工建筑物各相邻部分或各分段的接缝之间,防止沿缝面产生渗漏的构造设施。(《水力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26-92))
防渗帷幕(impervious curtain)。在挡水建筑物地基和岸坡的一定范围内,设置的垂直或倾斜的、不透水或透水性很小的防渗层。(《水力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26-92))
矸石(gangue)。采矿过程中,从井下采出的或混入矿石中的碎石。煤层中间的薄岩层称“夹石”或“夹矸”。矿山地面的矸石堆称矸石山。有些矸石可作建筑材料的原料。(《辞海》)
不完全燃烧(incomplete combustion)。凡物体燃烧,在燃烧体内仍含有一氧化碳及氢等可燃性气体,或在燃余物中仍残留可燃成分的现象,称为不完全燃烧。这是与完全燃烧相对应的词。由于燃烧的不完全,在烟尘中带出的未燃烧物质就多,烟色发黑,对大气污染就更为严重。(《环境保护辞典》)
煤矸石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fuse)。国家经贸委1998年2月12日发布施行。煤矸石是指煤矿在建井、开拓掘进、采煤和洗选过程中排出的含炭岩石和岩石,其综合利用包括用来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回收有益矿产品、制取化工产品、改良土壤、生产肥料、回填、筑路等;煤矸石综合利用施行“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能源词典》)
矿山废物(mining wastes)。矿山废物主要包括两大类:①岩石废物:这种废物的堆存要占用大量有用的土地,并破坏环境卫生和风景。②尾矿:这种废物的排出,往往造成河流的堵塞,同时尾矿中可能含有某种有害化学物质,易污染水质,对植物和动物有害。(《环境保护辞典》)
土壤保持(soil conservation)。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和其他类型的退化,以便保持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环境统计术语汇编》)
地表水(surface water)。地球表面上的一切水体的总称。(《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地下水(ground water)。存在于地面以下岩石和土孔隙、缝隙和孔洞中的水。(《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地下水污染(groundwater pollution)。有害有机质、微生物和有害化学成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体,使水质恶化,影响经济建设、生活用水、生态平衡和损坏环境的现象。(《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地下水监测(groundwater monitoring)。为查明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地下水水位、水温、水量与水质等的观测分析工作。(《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矿山水文地质回访(hydrogeological reinvestigation of mine)。对已开采矿床(山)开采过程中所出现的矿床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调查,并与矿床勘探评价的结论进行对比的工作。(《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93))
矿区山体破损(mine disrepair)。指山体表面破损,山体岩石裸露,岩石松动,山体表层植被遭到破坏。(《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设计规范与预算标准研究》)
地形地貌破坏(landform destroy)。指采矿活动导致矿区山体原貌及植被、地质景观、矿区整体地貌、矿区原生态环境破坏。(《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设计规范与预算标准研究》)
边坡加固(slope reinforcement)。加固不稳定或破坏中的边帮,使之稳定的工程措施。(《矿山安全术语》(GB/T15259-94))
滑坡监测(monitoring of landslide)。使用专门设备,对滑坡发展变化规律的长期观测。(《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滑坡整治(landslide control)。根据滑坡的成因、发育阶段及其特征,采取的排水、削破、减载 、反压、灌浆、锚固、支挡等预防和治理滑坡的生产活动。(《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泥石流防治工程(debris flow control works)。在泥石流易发区,为预防和治理泥石流灾害而修建的工程设施。(《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泥石流排导工程(debris flow drainage engineering)。防治泥石流的设施。在泥石流经常危害
附近的居民区、工矿、交通等设施的地段修筑排导工程。在泥石流堆积扇上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修筑排洪道和导流堤。(《地质词典(四)》)
扰动土样(disturbed soil sample)。天然结构受到破坏或含水率有了改变的土样。(《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
水利冲填(hydraulic fill)。利用水力使土分散成泥浆,或汲取水域泥沙,再借水力将它们压送到需填土场地,待其沉淀固结的填筑方法。(《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gram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为防止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的设计文件,是开发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依据。(《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 D.R.Dean.地质词汇[J].世界地质,1983(2).
[2] 吴丽坤.谈术语及术语系统之系统性[J].科技术语研究,2005(2).
[3] 章宜华.关于术语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 科技术语研究,2005(2).
[4] 郑述谱.术语的定义[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1).
[5] GB/T 15259-94,矿山安全术语[S].
[6] GB/T9151-88,钻探工程名词术语[S].
[7] GB/T20465-2006,水土保持术语[S].
[8] GB/T14498-93,工程地质术语[S].
[9] GB/T14157-93,水文地质术语[S].
[10] GB/T7679.6-2003,矿山机械术语[S].
[11] GB/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S].
[12] GB/T50279-98,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