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气资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2010-01-22吴裕根邱海峻
吴裕根,邱海峻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
1 概况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为166万km2,是我国面积最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作为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新疆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具有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同时,新疆作为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沿边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油气等战略资源重要的生产和储备基地,在全国发展和稳定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1]。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治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来,新疆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目前,石油、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电力等6大行业,已经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2]。1998~2008年,新疆石油、天然气产量显著增长。2008年,石油产量2721.51万t,比1998年增长了73.6%,居全国第一;天然气产量236.14亿m3,比1998年增长了8倍,居全国第三。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主产区和国家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基地。
2 新疆油气资源状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2.1 油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新疆是我国陆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拥有塔里木、准噶尔、吐哈3个大中型富油气盆地和三塘湖、伊宁、焉耆等22个中小型含油气盆地,总面积约90万km2,约占全国陆上沉积盆地总面积的21%。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新疆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9.85亿t,占全国13.77%;累计探明技术可采储量8.53亿t,占全国10.79%;在已探明的技术可采储量中,新疆剩余技术可采储量4.36亿t,占全国15.10%,居全国第2位,储采比16∶1,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
新疆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5485.03亿m3,占全国19.76%;探明技术可采储量是8943.34亿m3,占全国29.52%;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7543.69亿m3,占全国22.16%,居全国第1位。储采比32∶1,低于44∶1的全国水平。
整体看,新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很大,待探明资源量占的比例较高,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2.2 三大盆地油气勘探状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过广大地质、石油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新疆油气勘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成果。目前,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中,其余22个中小型盆地,14个分布于北疆,8个分布于南疆。
在新疆开展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企业,有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吐哈油气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北油气田分公司、西部勘探部、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企业。截至2008年底,新疆共有油气(含煤层气)有效矿业权269个,其中探矿权199个,采矿权70个。目前,新疆已发现油气田80多个,其中,大型油气田9个。同时,建立和发展了一套有特色的是有地质理论和相配套的技术系列[3]。
2009年,新疆油气勘探工作持续增长,全年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19亿t、天然气2919亿m3。全年生产原油2518万t,天然气245亿m3,原油加工量1790万t,同比增长3.85%。
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6万km2,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经过50多年的曲折的勘探历程,证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亚哈、克拉二、英买力等气田产量稳步增长,有力地保证了西气东输的安全、平稳、足量供气,也使新疆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能源基地。2009年,塔里木油田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为554万t和181亿m3,油气产量连续两年保持2000万t水平,其中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1/4左右,比2008年增加7亿m3。2009年,塔里木油田向西气东输供气160多亿m3,累计外输天然气超过600亿m3。目前,塔里木盆地油气探明率仅为12%,仍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面积为13万km3,该盆地有克拉玛依、莫索湾、石西、五彩湾、呼图壁、莫北、陆梁等25个油气田。其中,克拉玛依油田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原油产区,2009年完成原油产量1089万t,天然气产量36.2亿m3,比去年增加2亿m3。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探明率均较低,总体仍处于勘探初期阶段,同时,该盆地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吐哈盆地位于新疆东部,面积约5.3万km3,是一个经历多期构造演化的叠合盆地,成藏条件复杂。盆地已发现吐鲁番、神泉、藏北、雁木西、小草湖、红台、丘东等油气田和近亿吨级鲁克沁稠油区。2009年,吐哈油田生产原油162万t、天然气15亿m3。整体看,吐哈盆地的勘探程度较低,在新层系、新领域油气勘探方面仍有潜力。
2.3 油气管网建设状况
随着新疆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我国与中亚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新疆的油气管道运输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新疆拥有各类油气输送管道4000多km,基本形成了北疆、南疆、东疆油气管网的框架[4](表1、表2)。
表1 2008年新疆内部及跨境主要原油长输管线概况
表2 2008年新疆主要天然气管道输送建设情况
总体看,就独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网设施而言,新疆油气资源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和发展的条件。
2.4 油气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新疆立足区情,以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形成了以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三大石油生产基地,以及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库车-库尔勒-泽普两个石化产业带构成的能源基地的基本格局[5]。其中,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泽普四个石化基地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迅猛,已形成每年生产1 800万t炼油,103万t合成氨、178万t尿素、22万t乙烯等石化产品生产能力,已初步建立起具有炼油、化肥、塑料、化纤等综合生产能力的原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体系。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原油、天然气、成品油运输管线,为油气的输送和石化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6]。
2009年,新疆新型工业化进展不断加快,随着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迪那二凝析油气田、塔里木大化肥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竣工投产,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10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0亿元,原油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化学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亿元。由此,新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新疆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新疆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石化产品的需求,而且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拉动本区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升级,使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中受益。
3 新疆油气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薄弱
由于地质调查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以及新疆地域广阔、地形复杂、部分地区交通条件不便等原因,长期以来,新疆的基础地质调查比较薄弱。全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覆盖率仅为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无法满足油气勘探工作需要。以北疆石炭系海相含油气盆地勘探为例,高精度地质填图工作及区域地质基础研究工作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顺利发展。总体看,新疆公益性、战略性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仍很薄弱,成为制约本区油气勘探开发的“瓶颈”。
3.2 油气勘探开发程度总体较低
新疆油气勘探经历建国以来60余年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和东部的盆地比较,其勘探程度仍然较低。新疆的主要含油气盆地地质背景复杂,均为多旋回叠加盆地,具有多含油气体系、多期成藏、油气藏类型复杂的特点,因此勘探难度逐渐加大,资源转化率很低。尤其是塔里木盆地,还有很大部分仍处于勘探的普查和勘查阶段,如塔东、塔东南地区等[7]。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以及中小盆地等勘探程度仍较低,还有许多含油气领域亟待开拓,如天山山前、昆仑山前等逆掩推覆带及断褶带的勘探才刚刚起步。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前景也大有可为,准噶尔盆地中部深层勘探也潜力较大。总之,新疆油气勘探领域广泛,总体勘探程度较低,资源家底不明,亟待加大投入力度。
3.3 工业化进展缓慢,产业链较短,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不强
石油、石化产业是把油气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环节。新疆的石油、石化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加工工业等下游产业相对于上游的原油生产产业比例仍较小。而且,新疆的石化工业生产仍以初级能源产品和基础原料为主,制造业不发达。由于产业链短,关联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资源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对其他行业拉动作用不强,不能有效地增加就业,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石化工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整体薄弱,也是制约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的瓶颈。新疆全区的铁路网不完善,干线公路等级低,综合运输能力不足。我国石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新疆产品运输上的费用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原料成本比较低的优势,市场竞争难度大[8]。这些因素,影响了新疆工业化进展速度。
4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相关建议
4.1 加强基础地质工作
应全面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更新一批基础地质数据。基础地质工作应继续面向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加强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以及三塘湖、焉耆等中小盆地的基础地质调查,解决制约大油气田的发现和扩大油气田规模和效益的关键地质问题。
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先行环节和基础。应继续加大战略调查力度,进一步摸清油气资源潜力,引导商业性油气资源勘探,确保新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建立在可靠的后备储量上。建议加快在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开展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加大战略调查投入力度,力求取得重大发现,不断增强油气资源接替能力。
4.2 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新疆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区内油气勘探开发需进一步加大投资,降低成本。国家2010年能源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加快西部油气区上产,在加大天然气开发利用时,要加大中西部地区主力气田开发建设,并特别提出要加快“气化南疆、北疆的规划及管道建设”。
新疆的油气勘探开发作为2010年能源工作的重点,上游企业投资和相关配套建设必将大幅增加。但在投资规模加大、勘探力度加大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强科技攻关,坚持压缩非成本性支出,控制远期成本上升。
新疆的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开发面临的困难也很大。需要在不断提高已有的盆地分析、三维地震、油气藏描述、油气现代钻井工艺及油气储层改造等有效专业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从制约勘探开发的主要问题入手,发展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快速评价系统、高精度地球物理技术系列、多层系多类型全体油气藏组合模型及立体勘探技术系列、复杂油气藏高效钻井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做到投资效益最大化,并将油气勘探开发规模扩大落到实处。
4.3 加快石油、石化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独特的地缘优势,为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优越条件。在“十二五”时期,要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能源运输和石油天然气加工进行统筹考虑。新疆要继续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化工集团等大企业集团,确保其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同时,进一步提高油气资源在新疆加工的数量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延伸石油天然气产业链,做大做强下游产品的精加工。
新疆要集中力量建设好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等石化基地,形成规模化的石油石化产业集群。随着铁路、公路及西气东输二线管网建设等逐渐推进,新疆在与中亚的互补性合作中,应充分发挥能源生产和加工基地的作用,积极利用中亚的油气资源[9]。坚持“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0],同时输出多种精加工制成品,发展双向贸易,实现原油、化工产品的大进大出,扩大经贸交流。这不仅对新疆经济区的发展,也对全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4 依托优势资源,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新疆应积极利用油气资源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促进本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应加快石油化工基地建设,带动南、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南疆城市气化工程,造福当地各族群众,实现油田、地方双赢,经济共同发展。2009年,环塔里木盆地的五地州23个县市100多万人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既减少了林木的消耗量,也为保护南疆脆弱的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北疆,除乌鲁木齐已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外,伊犁、博乐两地城市天然气工程也正在建设中。随着“气化新疆”工程步伐加快,到“十二五”期间,新疆70%以上的城镇使用天然气。届时,下游市场的培育必将促进新疆油气产业继续快速发展。这必将对构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刘晏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以新思路加快建设和谐新疆[J].宏观经济研究,2006(10):14-23.
[2] 王宁.金融危机对新疆工业的影响及对策[J].决策咨询通讯,2009(4):17-19.
[3] 康玉柱.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前景分析[J].石油学报,2007,28 (4):11-15.
[4]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油气资源信息手册[M].2009:1-176.
[5] 刘晏良.建设新疆油气生产基地和能源安全大通道的构想[J].宏观经济研究,2006(8):38-41.
[6] 王顺.新疆石油天然气开发有利条件及展望[J].中国工程咨询,2006(7):22-23.
[7] 纪学武,夏义平,徐礼贵,李明杰,郑良合,刘万辉,李秀芬.新疆地区油气勘探新领域展望[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42 (3):334-339.
[8] 周海魂.新疆煤炭产业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2007,33 (7):23-25.
[9] 张抗.中亚地缘油气特点和中国的中亚发展战略[J].中外能源,2008,13 (4):1-7.
[10] 刘晏良.稳疆兴疆,强区富民,新疆“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十一五”展望[J].宏观经济研究,2006(3):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