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安保尴尬庆50年“金婚”
2010-01-21
●本报驻外特约记者 木春山 孙秀萍 蒋丰 陶短房●本报记者 卢长银●陈一
“日美安保在寒流中迎来50周年纪念”,《日本经济新闻》以标题作出的这样的评语这两天在世界媒体上其实随处可见。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硬着头皮高声赞扬了日美同盟关系后,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也称“美国参与日本安全保障事务不可动摇”,但这些都被外界当成了“客气话”。50年前,随着该条约的修订,还未从战争完全恢复的亚洲分裂在冷战的两边,而战败不久的日本一下子又“鲜明地被纳入自由阵营”,成了美国的忠实盟友。50年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成了发展最迅速的地区,日本也喊出“重新回归亚洲”的口号,日美安保条约面临着诸多问题。19日,美国政府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称,“日美欢迎中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日本外相此前则强调“中国不会成为日本的盟国”。在美日都打“中国牌”的同时,这一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将何去何从?种种问题不仅困扰着美国和日本,也吸引着整个亚洲的视线。
日美安保将“进化”还是“退化”
继日美多位高官纷纷表示要深化日美同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19日晚就《日美安保条约》修订50周年发表声明,试图为最近陷入困局的日美关系添上一把火。据日本共同社网站20日报道,奥巴马在声明中表示“美国对日本的安全保障的参与不可动摇”,并同时强调日美同盟“给两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和平,极大地惠及了整个亚太地区”。此前,日本首相也高调称赞日美安保体制不仅对日本,还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日本外相与防卫相以及美国国务卿与国防部长共同组成的“日美安全磋商委员会(2+2会议)”还发表了一份共同声明。
《日本经济新闻》称,不了解内情的人看到日美高层的讲话,会感到日美“坚强的团结”,更可能产生一种日美处于蜜月时代的“错觉”,但这与现实有着明显距离。围绕美军冲绳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产生的日美之间的沟壑还没有填平,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顺畅,日本方面不久前停止了历时8年之久的在印度洋上的供油活动,作为防卫政策基础的《防卫大纲》也推迟修订……所有这些都损害了日美军事同盟。
日本媒体这两天也纷纷发表社论和各种报道,对日美安保条约今后会“进化”还是“退化”激烈争论。《朝日新闻》称,日前冈田外相的言论显示了日本将围绕日美安保提出新宣言的意愿,可是由于和民主党联合执政的日本社民党在竞选纲领中写明“反对强化日美同盟”,所以在今年的参议院大选之前,日本政府不可能深刻讨论日美安保问题。右翼的《产经新闻》的评论强调应警惕“中国的军事崛起”,它呼吁日本当局重视冲绳驻日美军的存在。《读卖新闻》还提出设立永久派兵制度,扩大自卫队的武器使用权,以配合将提升的日美安保条约。
在美国,军方媒体《星条旗报》认为,日美在安保条约细节以及基地问题的争吵,让50周年纪念日黯然失色。报道称,很显然,日本目前的中左政府不愿全盘接受当年自民党政府和美国达成的在冲绳为美国建设新基地的协议,而美国则对此态度强硬,毫不妥协。上周日本方面再次传出希望迁址的建议,而美国对此无动于衷,继续坚持自己的要求。不过,文章最后写道,尽管如此,两国仍然认为,日美安保条约在亚太地区依然有着无法替代的“里程碑式”重要作用。
美国驻日本大使鲁斯19日在《朝日新闻》上发表的文章则表露出美国政府的不满。鲁斯写道:“在美军的支持下,日本在国土防卫方面获得了巨大利益。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日本防卫预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低于别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问题专家萨穆埃尔则干脆地断言:“美国在远东突然改弦易辙可能会导致地区不稳定,这就是美国政府的看法,我们不会抛弃日本,让它投入中国的怀抱。这行不通。”
安保条约对日本是把双刃剑
1960年1月19日,时任日本首相岸信介与美国国务卿霍特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美日相互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法新社称,日美安保条约的核心,一是允许美国长期驻军,二是日本的“非武装化”,由美国提供保护。许多国际分析认为,二战之后美国一直将日本视为在亚太地区的一个防共棋子,并和日本签署了一系列军事条约。1960年修订的安保条约把原来美国对日本的单纯占领关系变成日美合作的同盟关系,意味着日本名义上取得了从战败国转向正常国家的地位。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美同盟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它使得还未从战争中完全恢复的亚洲分裂在冷战的两边。对于美国而言,在日本驻军成为在远东地区针对苏联、中国和朝鲜等社会主义阵营,并控制住西太平洋要冲的立足点,同时也为美国制约日本武装力量的发展,避免重蹈二战覆辙,提供了一个得体的借口。
对日本而言,日美安保条约是柄双刃剑。一方面,条约为日本撑起了军事保护伞,使日本节约了大量国防支出,并减少了直接卷入战后国际争端的危险;驻日美军也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资金,日本因此得以创造出“战后经济神话”。另一方面,条约对美国大兵敞开国门,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也给不少日本人留下“被殖民”的屈辱感,成为战后一系列政治纷争的焦点。在上世纪60年代,反对或赞成安保条约曾是日本社会争论的最主要话题,并引发了大量示威、斗争乃至流血,被称为“60年代的安保斗争,几乎造成日本的分裂”。
“出钱能买来安全吗”?
冷战前,日美安保更多的着眼于苏美关系,而苏联解体后,日美安保条约不仅没有废弃,日本反而借此发展自己的军力,日美签署了“防卫合作指针”。日本后来通过了《周边事态法》等“新指针”的相关法案,使得此前安保条约中规定的“保卫日本的和平与安全”扩大到“整个亚太涉及日本的周边领域”。这甚至引起了美国媒体的警觉。《纽约时报》曾报道称,“布什政权正在为此前让世界感到忧心忡忡的民粹主义化的日本政府卸掉二战后军事上的制约和包袱,积极帮助其达成极具野心的地区安保目标。”
实际上,日本军力也正是在这一条约的庇护下,一步步壮大。多年来,日本防卫省是安保条约最坚定的支持者。在防卫省网站上,将这一条约置于“我国的防卫政策”条目之下,并分出了条约的意义、指针和4次共同声明等加以阐述;而外务省对条约的介绍只是在北美课的网页链接里,将条约全文刊登而已。
近年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令许多日本人对美军在日驻军越来越不满,要求撤除美军基地、修订《驻日美军地位协议》。日本在国力壮大、防卫能力上升后,也对美国有了怨言。1991年海湾战争,日本出资130多亿美元,占整个战争费用的相当大一部分,但美国对此很少提及,以至于科威特后来在美国报纸登广告致谢时也没提日本。许多日本分析人士怀疑,出这么多钱买不来一个“谢”字,以后能买来安全吗?这被认为是日本重新审视安保体制的开端。此后,“9·11”事件以及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使日本对美国的安保能力和经济实力产生怀疑。
日本普通民众对日美安保条约的复杂心态也反映出日本国内的这种怀疑。《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采访了多名日本市民,许多年纪较大的日本人对日美安保条约很反感。一位60岁男性说,日美安保条约让日本成了美国的“人质”,日本政府只能听任美国摆布。多数中年人认为日美安保条约是日本出钱买“安全”;年轻人则不关心者为多,也有人认为应该感谢美国,因为一旦打仗,自己不必去战场。一个叫“MUKMUK”的网民留言称,“日美安保条约不过是个幻想,因为让美国军队去真心保卫外国是百分之二百不可能的。”
中国成日美安保绕不开的话题
19日,日美外交和防卫部门在联合声明中提到中国,称“日美欢迎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负有责任的建设性的作用,日美将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合作关系”。此后,美国政府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也发表类似的话。不过,此前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美方有观点认为,日本正在讨好中国,疏远美国,把日美中关系描绘成三角恋。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选择谁、抛弃谁的问题。”冈田克也进一步说:“中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对日本和美国来说都很重要,但中国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因此从根本上讲,它不可能成为日本的盟国。”
法新社称,日本摆脱日美安保条约并不现实,因为日本“不能搬家”。文章称,新西兰可以摆脱美国的保护伞,它的周边没有什么安全问题。而日本不同,它面对着朝鲜半岛的导弹与核威胁,又与发展迅速的中国为邻。文章引述日本自民党前高官冈本由纪夫的话称,“21世纪的头10年,得以维系日美安保条约不垮台的最大动力,居然是中国军力的大发展”。
马来西亚《局内人报》也称,尽管美日两国因海军基地问题而产生的不和气氛笼罩着美日安保条约签署50周年纪念日,但是两国除了消除他们之间的争执外没有其他选择。该报引述一位专家的话称, “他们(美日)最终是联结在一起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终极关切是中国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认为,日美安保作为冷战在东亚的最大遗存,从开始就一直与中国难解难分。中国其实一直就是日美安保中一个无所不在的“戏外主角”。但今天日美安保可能的变化与过去历次变化有所不同,过去基本都是“日美强化,遏制中国”,而这次似乎出现了“日美弱化,利用中国”的态势。日本想成为“普通大国”以及重新回到亚洲,都需要中国支持,美国要想在经济和外交方面止住下跌的势头也需要中国合作,在日美的国家利益定位中,中国都是一个积极面大大超过消极面的因素。这是日美安保变化中最新也是最深刻的特征。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对《环球时报》说,即使到今天,中国仍是日美同盟潜在的防范对象,日美不断用“中国威胁论”作为强化安全合作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海也被纳入日美安保条约防卫的范畴。刘江永说,今后不管日美安保协定何去何从,首先必须协调好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不能伤害本地区其他国家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