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对元二十国泛集团滥韩国会,议货的战略币观察战争的导火索

2010-01-21赵昌会

中国报道 2010年11期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货币

赵昌会

美国的战略家发现,只有美元能够挽超级大国的地位于既倒,其途径就是让美元像“水漫金山”一样,淹没所有对手,而首当其冲的是中国。

国际货币的价值开始左右全球政治。

在货币问题上,中国的汇率政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界的主要议题,还成为了国际货币基金近期年会和各国央行当局的讨论焦点。

所谓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其实质是美元需要对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而美国碍于千夫所指,立志胁迫中国上调人民币汇率。据说,中国崛起为第一贸易大国是拜人民币汇率低估所赐;反过来,人民币币值重估则对解决危及世界经济复苏的贸易失衡问题至关重要,因而成了当前最棘手的国际经济问题。

世界权力天平指向东方

世界财富和文明中心再次向东移动,这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政治现象。这种移动,按照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预测,包括经济中心向商品和服务输出相对高产的国家,即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移动,伴随着近20年来的两个巨大变化:其一,全世界资本力量的对比更加有利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其二,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力量的对比扭转了东方与西方的战略态势──这两点变化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前者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韩国保持资本顺差,这通常伴随着军事—政治权力平衡的变化;后者导致了西方整体的相对衰落,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西方的两个最重要成员即美国和欧洲无法避免的衰退。

有道是,东风压倒西风。当前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在于,美国和欧洲与新兴市场之间在经济增长和利率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动摇了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的既得优势和对未来的信心。相形之下,新兴市场节节向上,恰恰是源于长期的、成功的经济增长。

超级大国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面对亚洲崛起,无计可施。欧洲表现出“无奈地首肯”,美国则茫然不知所措。在世界权力结构中,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这五大支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对外实力,而这些武器,美国没有一样再得心应手。痛定思痛之后,美国的战略家发现,只有美元能够挽超级大国的地位于既倒,途径就是让美元像“水漫金山”一样,淹没所有对手,而首当其冲的是中国。

美国磨刀霍霍,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人民币始终处于靶心。因货币问题蓄势待发的紧张局势,最近几个月来,一浪高过一浪。一方面,美国国会以348 : 79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公平贸易货币改革法案》,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所有人都明白,该法案是针对中国而量身定做的。

美国一些分析人士和决策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在无法令人接受地牺牲美国的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取得的,对这一群体来说,这项法案是一场政治上的胜利,即使仅仅是象征性的胜利。其实,美国将骑虎难下。对这项货币改革法案的基本理解应当是把它作为美国中期选举而在政治上表态,以及在中美两国领导层之间即将举行的经济会谈之前向北京发出的一个信号。法案获得通过很不幸,因为这项举措基本上是毫无意义和无效的。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人民币问题已经不分青红皂白,在国会、政府、舆论和公众情绪等各条战线,达到了几乎举国一致和“同仇敌忾”的地步。

客观地讲,世界能否避免出现“货币竞争性贬值”的风潮,中美两国的动向是关键所在。10月15日,美国财政部还是推后了本该于当天发布的人民币汇率的报告,并决定把这颗“烫手山芋”推给G20峰会。

美国奇袭未果

10月22日和23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22日的开幕式之后,美国突然出招,在会上提议为纠正经常项目收支不平衡问题而设定目标值,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不达目的不罢休,抛出紧急提议,事实上“劫持”了会议的预定议程。本次会议的焦点课题,集中于如何就解决货币贬值竞争而展开国际合作问题。显然,美国进行了周密的准备,临机应变,手段灵巧。在东道国韩国支持下,美国精心选定“4%”的数值目标,作为美韩共同提议,一方面欲取姑予,既想逼迫人民币升值,又想避免各国对美元贬值的批评,另一方面大搞国际统一战线,从经常项目收支问题入手,既防止加剧新兴国家的不满情绪,又避开正面讨论汇率问题。于是,美国不希望激怒中国,因此避开双边磋商,转而利用多边框架向中国施压。与此同时,美国联合二十国集团的其他财长和央行行长们采取行动,赋予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更大投票权和更多投资份额。

贸易状况评估机制由美国与韩国一起提出,相当于量体裁衣,专门为中国打造的“紧箍咒”。根据一系列“指标性标准”评估各自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是一种强迫性的准则,虽然获得了与会者们同意,但没有进入到会议的联合公报。美国提出,各国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和顺差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5年之前应保持在4%以内”。美国还表示,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由于结构原因导致经常项目盈余增加,其顺差额不列入限制范围。

盖特纳进一步主张,二十国集团内部应协商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规范。他指出“,全世界都希望我们扩大储蓄,而这意味着美国的需求将会下降,需求将由其他国家支撑”。为此,盖特纳将世界货币分成3类。第一类是“币值被低估”的货币,首先是人民币。第二类为实施灵活汇率政策的发展中经济体货币。这些国家对汇率市场实施干预,课以相关税种以降低通胀风险,美国不反对这种政策。巴西货币属于此类。第三类为“目前处于大致平衡水平的主要货币”,即美元、欧元和日元。

按照通行于各国的标准计算方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是对一国贸易和投资平衡状况的最广泛衡量手段。经常项目收支是经济活动的结果。不过,逆差国和顺差国“失衡”的原因大相径庭。

为各国赤字或顺差确定上限的方案,各国事先并不知情,一经宣布,立即左右了与会代表的核心关切。这个想法得到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支持──这些国家都有贸易逆差,加拿大表示“赞成这一方向”,德国强烈反对这一提议,日本不无忧虑,中国、俄罗斯等出口大国反应颇为冷淡,新兴国家纷纷表示理解。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估计到2015年将会增至8%左右,俄罗斯也是4.7%,德国和日本分别是6.1%和2.8%。所以,主要的贸易盈余国只有中、日、德三国。日本的情况较为特殊。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其国策是“贸易立国”,依靠产品出口赚取贸易盈余就是生命线,限制顺差额可能会导致国力衰退。不过,日本2009年的数值2.8%已经达标,预计2015年不会超限。鉴于韩国也支持美国立场,如此一来,只有中国和德国将受到限制。

中美对立不断加深,但中国却很难理直气壮地反对美国的立场,各国也很难反对“解决世界经济失衡”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美国成功地将讨论引向了是否采纳共同提议上。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给各与会国递交的书信中称,为纠正贸易不平衡问题,逆差国应努力健全财政、提高储蓄率和振兴出口,顺差国应实现自律型经济增长,实行有利于扩大内需的财政和外汇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达成共识。

采取与经常项目收支挂钩的形式调整汇率,类似于“吃大户”,或“打土豪,分田地”一般的暴力平均主义。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张“灵活的汇率”原则,以不具体点名的形式敦促人民币升值,竟然将中国置于一再回避和被动应付的角色,尽管没有完全落入孤家寡人的地步。中国的上策只能是不置可否,始终保持沉默。

“4%”的数值目标真是非常绝妙。美国一石数鸟,转移话题并占据了道德高地,实现了要求上调人民币汇率的无形但更为沉重的压力,抵御住了各国对美元急速贬值的批评,赢得了新兴国家的理解,还分化了二十国集团内部的力量对比。美国重新夺回了话语权。

“货币战争”引信拔除?

10月23日,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两天会谈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公报》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的官员同意采取措施阻止货币战的出现,但奥巴马政府争取各国一致同意对巨额贸易不平衡作出调整的努力却落了空。

《联合公报》长达3页,共计11条,以下7点为主要内容:

二十国集团应继续加强协调与合作,不合作的态度不利于任何国家。这是针对“货币战争”一事提出的。会议召开前,世界舆论喧嚣纷纭,各国拟竞相推行“货币战争”,而美国则干脆双管齐下,以不惜开展“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相威胁;

应采取更多由市场决定的反映经济基本面的汇率政策。这一内容实际是针对中国而提出;

包括储备货币持有国在内的发达国家(Advanced economies, including those with reserve currencies;见第二条第五款)要监控汇率过度和无序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储备货币持有国”这一表达加入了公报,可以认为是中国反敬美国的约束措施,暗示美国应当停止所谓的“量化宽松”即美元贬值政策;

为维持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各国可根据今后一致通过的参考标准进行评估。一般认为,这是美国为避免因直接敦促人民币升值刺激中国而采取的间接手法;

加强多边合作,以促进外部可持续性,遵循有助于减少过量不平衡的一整套政策,使经常账户不平衡保持在可持续水平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赋予更多较为中立的监管职责,提供关于外部可持续性与财政、货币、金融、结构、汇率和其他政策方面协调一致的评估意见;

为了形成一个更加有效、可信、合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其发挥支持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运转的作用,会议就改革国际货币基金份额和治理等一系列建议达成了一致;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EMDCs)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执行董事会获得更大的代表权,办法是欧洲减少两个高级职位。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将朝着全部选举产生的方向迈进,保持24个席位的董事会规模,并且自2013年后,每8年重新审度一次董事会组成事宜。欧洲国家原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4个席位的董事会中占有9个席位,现在,它们同意让出两个席位给新兴国家。中国的投票权升至前三,位列美国、日本之后。

到此为止,中国似乎得大于失。因为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没有加剧,而中国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构的动议得到了国际共识和条约的保证。但是,美国关于对全球货币市场实行统一规则的呼吁得到了《联合公报》的正面回应,中国人民币的压力只是暂时缓解,远未解除。

接下来,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将于11月11日到12日举行。成员国领导人将没有太多事情可做──主要是正式认可这些举措,使其具备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

猜你喜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消费价格指数
外汇储备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