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中学 朝着人民群众的理想目标迈进
2010-01-20刘净云
刘净云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中学是在山阴县原有两所高中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公立高中,学校现行24轨制,有65个教学班,学生4000多名,教职工420多人。
到山阴中学采访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建校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其步伐之大,步伐之快令人惊叹。就招生情况而言。2006年是山阴中学由原先的两所高中合并组建整体迁入新校址的第一年,全县中考前100名的学生中只有一人选择了山阴中学,而三年后的2009年,全县中考前50名的学生,有43人骄傲地跨进山阴中学的大门。中考成绩600分以上的有197人选择了山阴中学。高一新生入学人数破天荒地达到1550人,难怪山阴县的高中教育在沉寂了几年之后,群众无不深有感触地说,山阴的高中教育有希望了。
站在山阴中学宽阔的校园,我被这所占地300亩,气势恢宏、环境优美的新校园深深吸引。学校的美化工程已趋于完善:庄重典雅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办公楼、温馨如春的学生公寓、整洁卫生的餐厅、功能齐备的实验楼、大气标准的操场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彰显着山阴县的高中教育从此掀开新的一页。
山阴中学刚组建后,虽然一所面貌全新的高级中学以她亮丽的风姿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过去山阴高中教育滞后发展的阴影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障碍依然存在。在老百姓的眼里,山阴中学的组建不过名称变更校址变换而已。这对2006年的山阴中学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时任山阴中学常务副校长的温平同志清楚地意识到:眼下最关健是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切不可犯兵家大忌。现在最需要的是发动和依靠全体教师把山阴中学的想法、做法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首先,在招生工作上要迈出第一步:一是印制招生广告、师资介绍、告家长书等宣传资料6万多份;二是通过广播电视对学校作专题报道;三是教师分片到村,责任到班,及时联系每一名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决不漏掉一个学生;四是在宣传中承诺加大优等生奖学金。在温平同志的带领下,全校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深入社区、街道、学校、家庭现身说教,有的还无偿给学生上课,用自已的行动塑起山阴中学的新形象。
付出总有回报。在全校教师的努力下,各初中学校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联系到位,大多数学生和山阴中学达成了入学协议。高一招生不仅如此,就连补班招生也从本县延伸到周边区县,效果十分理想。
对山阴中学来说,第二步最为关健,那就是制度建设:一是推行分层管理制度,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主任和教研组长、教师和班主任四个层面既要自主合作,又要为下一层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二是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择优劣汰制,学校聘任班主任,与班主任签定责任状,班主任“组阁”任课教师,实行双项选择,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三是推行考核奖惩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学期初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岗位从管理育人工作,教书育人工作,教育科研工作,服务育人工作等方面提出岗位目标要求,期中和期末进行全面检查与考核,坚持“多劳多酬,优劳多酬”的原则。对岗位考核中“爱事业、满负荷、高效益、多成果”的教师给予特别奖励,对那些工作量不够,又不服从学校安排的教师,当年不准晋级评模。
山阴中学虽然在制度建设上要求每一位教职工遵章守纪,严于律己,但在尊重和关心教职工的个人生活和发展成长方面又是体贴入微,宽厚待人。学校23位借调教师的入编问题在不到2个月时间就全部办理完毕,还安排了10多位教职工的家属进入学校后勤工作,每年选拔推荐部分优秀教师评比省市级名师。
山阴中学科学管理,大局为重的做法深深感动和感染了广大教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般的责任感。
防患未然 创新后勤保障服务水平
山阴中学4400多名师生,住校学生就占3000多人,食宿问题不仅牵动千家万户,也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学校在选聘公寓管理员和食堂工作人员方面十分慎重。经过多次招标、竞聘和师生推荐,严格选聘了几名责任心强,富有爱心,尽职尽责的公寓管理员和食堂工作人员。为保证食堂的饭菜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学校还专门配置了卫生监督员,严把食品采购关,禁止购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食堂引进数十种风味小吃,增加花色品种,丰富学生的饮食种类;开设预约订菜窗口,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学校每月召开调查会,对食堂饭菜的价格、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等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意见及时反馈到食堂,让食堂管理人员及时整改,使学生吃上物美价廉,干净可口的饭菜,从而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民以食为天。学生食堂的安全可靠,在山阴县的群众中反响很大。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无不牵动着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位家长。
改善教学条件办一流人民满意学校
2008年,温平同志接任校长后,首先从着力改善教学设施入手,在山阴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先后配置理、化、生实验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阶梯教室和图书阅览室的图书和器械。温平校长常说的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在人民的学校担任校长就要为人民谋事,头戴着党和政府赋予的帽子,肩上挑着百姓行囊,我在学校的每一分钟,不是如履薄冰,就是火山针灸。”
作为校长,温平在琐碎的政务中能抽出时间学习网络知识,撰写教研论文,如此契而不舍,孜孜追求,使他的人生坐标不因是一名校长而有倾斜和偏离,因此他被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和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省级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还被朔州市委、朔州市人民政府和朔州市教育局授予优秀党员、模范校长等荣誉称号。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在山阴中学,记者见到温平校长坐在办公桌前打点滴,寒喧了几句便转身离开,在楼道,我与送我出来的老师攀谈了几句,我问:“校长感冒了还来上班,经常这样吗?”老师告诉我:“除了县里开会以外,温校长从不擅离学校。”离开学校时,门卫问我:“见到校长了吗?”我答:“见了”。他说:“温校长有些做法别人实在想不通,只要他在学校,天天晚上都要巡查校园,他不走,你就别想睡。”也许正是这些细微的、闪光的言行汇集在一起,山阴中学这条大河才波澜壮阔,奔流不止,传承着文明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