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海地救援考验台海关系
2010-01-19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6日文章,原题:海地援助考验两岸关系 世界上最复杂、棘手的关系之一正在严重受灾的海地经受考验。海地是台湾仅余的为数不多的“邦交”国之一,中国大陆和台湾都迅速向其提供援助。
自60年前海峡两岸因内战分隔以来,大陆一直试图利用援助劝导那些“邦交”国与台湾断交,并以此削弱“台独”意图。与此同时,台湾则努力通过金钱资助来保住为数不多承认其“独立”地位的小国、穷国。
然而,虽然运往海地的援助物资飘扬着中国国旗,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两岸关系得到改善以及中国适应其全球大国角色并承担起相应责任,大陆提供的援助并未带有明显附加条件。北卡罗来纳州戴维逊学院台湾问题学者谢莉·里格说:“真正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向海地提供援助明显未附带任何有关其与台湾关系的条件。”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史蒂夫·唐(音)说,近来,自信满满的大陆无意陷入与台湾的口水战中,而将此次地震视为在更广范围施加“软实力”的机会,“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它不想被台湾的救援行动遮蔽光芒,试图采用相对容易且代价较小的方式在美国后院发挥积极的人道主义作用。”
北京此次采取的行动可能与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两岸关系的持续改善有关。自马上台以来,大陆与台湾达成所谓的“外交休兵”,把围绕外交承认展开的竞争抛诸一旁。台湾还停止了利用金钱援助赢取“邦交”国的做法。
里格说,中国在海地地震后迅速做出援助反应的原因也可能十分简单,即北京认为“将这场惨剧政治化是完全错误的做法”。中国的一位国际关系专家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承担着相应的人道主义责任,“谈及援助,没有一个中国老百姓提到我们是否与海地建立有外交关系。”
史蒂夫·唐说,如果陈水扁仍在台上,大陆的举动将有所区别,“北京可能会利用这次机会让台湾相形见绌,并考虑是否可劝海地转向承认大陆。”尽管如此,一名台湾专家警告说,现在确定大陆对海地的意图还为时过早。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教授甘逸骅说:“他们无意现在发动外交战,但我们必须在形势稳定之前继续观察。”
然而,中国一直在忙于寻找在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等全球事务中的定位,有着更为紧迫的担忧。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说,对中国而言,建交国多一个或者少一个小国没那么重要。如果有人说中国此次提供援助是基于政治目的,那就太荒谬了。▲(作者卡拉·安娜等,王晓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