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海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心理援助对策

2010-01-19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海员船员心理健康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0120)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剧烈碰撞,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行为。而海员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航行环境的恶劣、工作环境的封闭和紧张、信息的闭塞、情感的寂寞、社会支持的匮乏等,都会影响到海员的心理健康,海员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一、海员存在的心理问题

刘贺、张松于2002年对大连远洋运输公司、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大连分公司和海达远洋运输公司的218名35岁以下海员做了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与全国常模比较,我国35岁以下海员在SCL-90各因子中,除强迫、敌意、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低于常模组,与正常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组。两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1]

朱国锋、何存道于2002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235名我国海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海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达到或超过中等严重程度者约占8.9%。[2]

邬远和、张蓓于2003年随机抽取240名现职船员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发现,部分现职船员的SCL-90 除恐怖、精神病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3]

章敏于2004年对293例出海船员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船员MMPI中的Q、L、F、K等4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的得分值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船员躯体化、忧郁两项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

张晓、高玉德等于2005年利用SCL-90症状测试量表对1246名远洋船员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远洋船员职业群体与1986年全国常模(男性)相比,总分、阳性项目及各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均显著高于常模;与1999年全国正常人群相比,总分、阳性项目以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均值和标准差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均值;他们还对2272名远洋船员进行了MMPI人格问卷测试,结果表明:远洋船员在疑病症、癔病症、妄想症、轻躁狂症4个量表上的均值和标准差非常明显地高于全国常模;在抑郁症、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4个量表上的均值和标准差也明显地高于全国常模;在社会内向量表上的均值和标准差则非常明显地低于全国常模。[5]

为了解海员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认识,笔者于2007~2008年针对海员心理状况对到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培训的172名海员做了问卷调查,对“您觉得目前海员中存在哪些心理问题”,船员们用以下词语进行描述:惊惧、害怕、不安,担心出事,恐惧各种检查;思念、多疑、自卑,自信心不足,对家庭问题敏感;孤独、心慌、犹豫、自闭、空虚、孤僻,长期心理压抑;花钱的冲动心理、无计划;无理想、没有真正的生活目标;缺乏交流、迟钝、麻木,不爱多说话,朋友少;偏激、易怒、矛盾、焦躁,寂寞、悲观、情绪化,轻微抑郁;精神压力大,生存压力大,渴望成功,工作压力大,收入上的心理不平衡等。

当回答“在您的工作环境中您最经常的感觉是什么”时,答案有:无聊、心慌、烦躁、易怒、枯燥、郁闷、压抑、无所事事、单调、乏味、劳累、空虚、感觉在浪费青春、生活没有目的、孤独、寂寞、厌烦长时间的工作、被世界所遗弃、过一天赚一天的钱、多挣钱、时差带来的睡眠困难、压力较大、活动范围小、交际圈小、想家、缺少最适合心理交流的人,心胸宽广、小事不放心上、确保安全第一、无事可做、做不完的事、每天忙得比较充实、新鲜、轻闲、工作轻松、近几年招收的年轻水手技能差且服从意识差等。

二、影响海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综合分析海员心理症状的表现,可以发现它与海员的职业特点有密切关系。繁重的工作量、高危险性的任务、不可预测的事件、不尽如人意的企业与员工关系和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变故、身体疾病及家庭问题等都是海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这些压力对海员的心理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导致出现上述各种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海员的正常行为,导致工作上的不良表现。相关研究表明: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是影响海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6~8]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就海员心理压力问题请他们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由大至小排序:A.经济;B.恋爱、婚姻;C.人际关系;D.家庭;E.身体健康;F.个人发展;G.子女教育;H.性;I.晕船;J.安全事故。结果表明,22%的海员将家庭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排第一,17%的海员将个人发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排第一(见图1);19%的海员将个人身体健康排第二(见图2);32%的海员将个人发展排第3(见图3);30%的海员将经济问题所造成的压力排第四,25%的海员将恋爱、婚姻问题排第四(见图4)。

图1 压力从大到小排序排第一所占百分比

图2 压力从大到小排序排第二所占百分比

图3 压力从大到小排序排第三所占百分比

图4 压力从大到小排序排第四所占百分比

数据表明,不同的个体所关注的对象是不尽相同的。笔者对另外47名在职和20名离职的海员进行了访谈,得出的结论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吻合的。家庭问题、个人发展、经济问题、恋爱婚姻及个人身体健康等均是给海员带来较大困扰的主题。

当被问及“如果有人提出不做海员了,您认为他可能会是受哪些因素影响”时,答案有:职业风险大,晕船,劳动强度大,条件太艰苦,忍受不了寂寞,工作枯燥,不自由,收入少,信息闭塞,讨厌这个工作;家庭生活品质差,家庭照顾不上,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家庭需要,子女教育问题,未婚青年恋爱了,夫妻感情出问题了,婚姻问题;社会地位低,公司关心不够缺乏归属感,机关工作人员不够人性化,海员待遇没有吸引力,公司的凝聚力不够,个人发展条件有限;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挫折,身体透支严重,精神压力大,年龄大了;外面收入高,有出息,本人期望值高,社会的进步可以多点选择等。

当回答“据您了解,现在依然坚持在海员这一岗位的同志是出于什么考虑的”时,答案有:经济收入,家庭生活需要,解决生存问题,年龄较大经济负担较重,在观望积累经济基础寻找上岸发展机会;实现人生价值,对航海的好奇,对航海职业的热爱,喜欢和习惯这一岗位,周游世界见世面,有父母认为海员蛮好,工作相对稳定,性格适合在小群体生活不易融入大社会;公司管理上较好;高级船员事业发展和收入有优势,普通船员知识水平低技能单一别无选择,海员继续学习机会比较少到社会上行业竞争力不高,改行有难度,没机会,能力有限不能跳槽,没信心改行,干几年再说等。

当问及“在哪些情况下您觉得特别不愿意继续做海员”时,他们谈到如下方面:出现家庭问题,受人歧视,身体不适,身体受到损害;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公司冷漠,受到领导不公平待遇,不是自己责任被扣罚,公司领导误解,想休假公司不同意,待遇低,不公平待遇;安全上受到威胁,遇到海盗海啸和战争,遇到大风浪袭击,晚上航行,晕船,船上发生重大事故,各种检查考核;船上待久了,刚上船那几天孤立无援,人际关系特别复杂,工作不顺心,缺乏精神生活,实现不了人生价值,经济上能满足基本生活无后顾之忧了,有钱了,有更好的机会等。

三、开展海员心理援助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负担重、责任大,高应激人群若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精神和身体都会受到极大的损耗,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以及记忆力下降、预见性和灵活性降低等思维变化。早期Selye的生理压力研究和Holmes的心理压力研究都表明:如果个体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状态下会造成其身心的伤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都会成为其精神压力源,使个体产生紧张情绪反应,即压力。Selye曾提出适度的应激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激活机体的非特异性适应系统,增强适应能力,但过度的精神压力也会导致个体的适应不良。

海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心理问题比一般人群要复杂和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认识和调适,可能会难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轻则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如家庭矛盾突出、人际关系紧张;重则在工作中产生影响船舶安全等严重事件和自残自杀等危机事件。事实上 ,海员因身心长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所酿成的悲剧已经不是孤立的个案。因此,准确掌握海员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海员心理援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加强海员队伍建设,提高海员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访谈中了解到,当心情不好时,68.1%的海员会选择和家人、朋友、同事或领导倾诉,6.4%的海员偶尔会找人倾诉,有25.5%的海员说从不找人诉说。问及不找人倾诉的原因是什么,有的说“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讲得越多问题越烦,被人当做笑料”,有的说“自我调节”,有的说“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对现在的工作满意”,有的认为“因为职务关系,自己是政委,人家经常找我诉说”,有的说“自己寻找开心的事”,有的认为“没有必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有的说“在年轻的时候会找人诉说,现在由于职务的变化,不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四、开展海员心理援助的对策

1.加强海员自我心理保健及心理干预

周元丽、张晓的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对在航条件下的远洋船员进行心理干预,对改善在航远洋船员的心理症状、恢复情绪平稳、提高工作效能等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9]

刘文、闫清、王盛龙等对航行1 32 d的海员在航行前、航行中进行了较系统的心理调查,并由专家和随船医务人员分别对海员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表明,航行前部分症状程度偏重的海员接受心理干预后,SCL-90各因子均分和阳性项目均分均明显降低;航行中各因子均分和阳性项目均分的变化规律总体上呈现“两头高趋势”,提示本组海员最佳航行阶段出现早并明显延长,说明由心理专家和随船医务人员及时对远航海员进行心理调查和干预,特别是注意解决备航期和返航期的心理问题,可提高海员的心理耐受能力。[10]

2.丰富海员的业余生活

研究表明,有规律、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具有改善抑郁情绪个体生化指标的功能,能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心境和情绪状态。[11~14]建议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海员工会的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海员俱乐部,尽可能满足海员的体育锻炼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培养海员更多更好的兴趣和爱好,丰富海员业余生活。

3.科学安排船上工作和岸上休息的时间

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当问及“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普遍希望在船时间不宜太长,有较多人认为合同期3~4月(远洋除外)最好。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的海员不是在船上工作太久,就是在岸上休息太长时间。事实上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会对我们造成最大压力感受的关键其实不是工作,而是不间断的工作。也就是说,压力的罪魁祸首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缺乏周期性的放松。经常长期感觉身体疲倦不适,是人体健康的一个危险信号,提示肌体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持续这种状态可造成人体过度疲劳、体力过度透支,加速引起人体器官功能非自然的衰退,进而引发各机能组织积累性暴发疾病,这就是Maslach所描述的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BS)。[15]

4.重视海员的个体价值,满足自我发展需要

关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多数都说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并缓解压力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提高个体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16]同时还可以缓冲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感和负担感[17],帮助个体少受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18]。

5.完善选拔和培养机制,建立海员心理档案

可以先收集海员(在职)群体的特质信息(如用16PF测试),了解与常人相比,海员有哪些共有的特质,可以作为海员招生、选拔的参考,如果能收集足够大的样本,就可逐步建立起海员总体常模。然后以海员考核标准筛选出“优秀海员群体”(工作绩效高,从业时间长等方面),以此群体与海员总体进行比较,找出优秀海员的特质模型,建立筛查标准,以此作为今后招聘海员的参考。也可以运用此方法,筛选出“不合格海员群体”,建立淘汰标准。

建立海员心理健康档案,目的是了解海员的基本心理素质,同时也让海员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为将来的海员个体咨询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五、结 语

总之,要在海员培养和培训的相关院校增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健康类课程,让海员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调适自己,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1]刘 贺,张 松.海员健康与体质系列讲座(十一)——中国海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世界海运,2003,26(5):56.

[2]朱国锋,何存道.中国海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航海,2002(3):61-65.

[3]邬远和,张 蓓.船员职业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05(2):96-99.

[4]章 敏.环球航行船员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40(3):265-266.

[5]张 晓,高玉德,周元丽,等.中国远洋船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航海,2005(3):72-77.

[6]宫 捷.浅析影响船员心理健康的因素[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8(3):5-7.

[7]孙 亮.中国远洋船员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35-38.

[8]刘 贺,张 松,苏 煜.我国35岁以下船员的心理健康状况[J].体育学刊,2002,9(5):56-58.

[9]周元丽,张 晓.在航条件下远洋船员心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157-159.

[10]刘 文,闫 清,王盛龙,等.远航海员的心理卫生保障[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4(2):13-16.

[11]唐闻捷,张 玮.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功能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534-1536.

[12]刘 娅.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6,30(1):87-88.

[13]唐征宇.关于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1):6-9.

[14]贺亮锋.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81-482.

[15]MASLACH C,SCHAUFELI W B,LETER M P.Job burnout[J].Ann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1): 397-422.

[16]LEE J-S,KOESKE G F,SALES E.Social support buffering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a study of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mong Kore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4,28(5): 399-414.

[17]VARONA R,SAITO T,TAKAHASHI M et al.Caregiving in the Philippines: A quantitative survey on adult- child caregivers’ perceptions of burden,stressors,and social support[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07,45(1): 27-41.

[18]PLAISIER I,de Bruijn J GM ,de Graaf Ron 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ocial support to the onset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male and female employees[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7,64(2): 401-410.

猜你喜欢

海员船员心理健康
2022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正式发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盼望
盼 望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