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精揽
2010-01-19编译赵楠楠
编译|赵楠楠
中国工人的崛起
中国工厂里,工资和牢骚声都呈上升之势,这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好事。
廉价劳动力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的制造业工人辛勤劳作,所获报酬却仅为美国或德国工人的很小一部分。这些劳动大军的最底层,大约有1300万“流动人口”(民工)在中国的新兴城市里工作,去年他们所获得的平均月薪是1348元,仅为美国工人月薪的1/20多一点。但这已增长了17%。随着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工资水平也紧随其后上涨。
中国工资的上升对西方也有好处。乍听起来这可能有点怪,因为富裕国家对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如此之深,据估算,与中国进行贸易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多收入1000美元,这得感谢美国商店里更廉价的商品、企业更廉价的投入和市场上更激烈的竞争。就像中国低报酬工人的加入让全球劳动力大军扩充了1/4并抑制了西方国家的物价一样,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可能会导致中国开始向外输出通胀。而且,从全球经济视角来看,劳动力也是一种资源,与土地和石油相类似。就像沙特油井的枯竭不会让全球经济受益一样,中国劳动力储量的萎缩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事。
外资银行去年在华业绩难敌中国同行
很多在华外资银行让人得以一窥其财务业绩,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过它们的成绩并不是很好看。它们去年在中国市场取得的利润大幅下滑,而中资同行的利润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毕马威(KPMG)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编辑整理:汇丰控股中国子公司去年的利润为人民币7.18亿元,较2008年下降60%;渣打银行的中国子公司利润为人民币4.23亿元,下降34%;摩根大通子公司的利润为人民币1.36亿元,下降21%。花旗集团等少数在中国拥有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没有公开发表相关报告。
长期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扩大业务都难以取得规模,因为监管层限制了它们的本地机构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海外母公司的资源。这些限制措施有助于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隔离中国的金融系统,使之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外资银行利润下滑源于贷款收入的减少,因为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利差收窄。中资银行凭借贷款规模的大幅增长弥补了利差的下降,2009年新增贷款较上年增加了一倍左右。外资银行的借贷更趋放缓,部分原因是来自其海外总部的压力。很多情况下,这就意味着将客户拱手让给更愿意放贷的中国银行。
金砖四国布局非洲
非洲现在到处都能见到中国的痕迹:从公路铁路,到足球场飞机场,中国的建筑公司什么都可以建造;中国的出口产品从手机到廉价衬衫,包罗万象。而中国本国工业则要依赖非洲稳定的资源供应:包括南非的铁矿石,赞比亚的铜,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苏丹的石油。另外两个知名度低一些的“金砖四国”(Bric)成员——印度和巴西,也正在加深与非洲大陆的联系。
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经济学家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这种日渐庞杂的关系网,意味着一种“重大经济”转移。包括该行在内的多家非洲金融机构,目前都在围绕金砖四国制定战略。2008年,金砖四国和整个非洲之间的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223亿美元激增至1660亿美元,尽管中国要占去其中的2/3,但巴西和印度在该地区的贸易也正同样快速扩张。
与中国、印度和巴西的来往之所以会受欢迎,是因为这三国往往会强化非洲政府的意识形态倾向,尤其是那些通过民族解放运动上台的政府。以监管严格、企业国有化以及官商关系密切为特点的“大政府”也是金砖四国成功的要素之一。这对于那些不信任基于市场经济正统理念的非洲领导人颇具吸引力——过去二三十年,这种正统理念一直占据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