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1990年与2009年疾病构成变化的分析
2010-01-17余晴
余晴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群的疾病谱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各医院出院患者的疾病构成除了与人群的疾病谱有关外,还与各医院的各专业水平及医疗质量有关。现就武汉市某院1990年与2009年两个年度的疾病构成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该院20年间疾病构成的变化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990年与2009年《卫生部门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利用 Excel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ko lmogorov-sm irnov test)[1]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1990年与2009年两年疾病构成变化
1990年与2009年两年疾病构成比经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D=0.125 5,D>D0.001,P<0.001,故可认为1990年与2009年两年疾病构成比有显著差异,见表1、表2。
2.2 疾病顺位上升至前4位的疾病构成分析
如表1所示,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由1990年第17位升至2009年第1位,疾病构成比由0.63%升至12.27%;肿瘤由第4位升至第 2位,疾病构成比由10.74%升至11.89%;循环系统疾病由第7位升至第4位,构成比由6.95%升至10.87%。
2.3 疾病顺位下降明显的疾病构成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由1990年第1位降至2009年第 3位,疾病构成比由15.26%降至11.81%;消化系统疾病由1990年第2位降至2009年第 5位,疾病构成比由 15.20%降至10.70%;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由第3位降至第 7位,疾病构成比由11.67%降至7.42%;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由第6位降至12位,疾病构成比由7.82%降至2.52%;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由第5位降为第6位,构成比由8.5%升至8.98%。
3 讨论与分析
3.1 疾病构成变化情况
1990年和2009年20年间该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染病和寄生虫、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围生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等疾病均有下降趋势。而由于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农村水源严重污染,农药化肥大剂量使用,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各种心理压力、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肿瘤、循环系统、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等疾病构成有明显上升趋势[2]。
表1 2009年与1990年疾病构成的kolm ogrov-sm irnov检验比较
表2 大样本资料kolmogorov-smirnov检验时临界值计算公式
3.2 疾病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顺位由1990年的第17位上升为第1位。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包括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骨折术后的拔钉、健康体检等。随着肿瘤患者的增加和放射治疗技术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肿瘤术后的放、化疗患者有增加的趋势,这样使肿瘤患者得到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提高了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乃至治愈。肿瘤由第4位升至第2位,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3]。国内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是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的主因,老年人群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导致全人群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建议人们采取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等预防措施,同时应注意劳逸结合,提倡乐观、积极的心态,建议中年以上人群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呼吸系统疾病由1990年第1位降至2009年第3位,疾病构成为11.81%,仍居于前3位。这与人们居住的室内外环境有关,如室内装修、被动吸烟、城市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等排放出了大量污染物,以及生活中的燃煤、烹调等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都在污染着大气,致使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建议人们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和呼吸道的防御机能,避免和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心脑血管疾病是随着年龄增大患病人数增加[5]。循环系统疾病也有前移趋势,由1990年的第7位升至2009年的第4位。这与人们工作压力增大、心理负担加大、生活习惯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也有关[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不注意饮食结构而造成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等循环系统疾病。因此,该医院应加大力度做好中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推广合理膳食,改进不合理饮食结构,纠正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当前医疗工作的重点。
3.3 分析疾病构成对医院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对该院疾病构成的改变趋势和现状有了直观、具体的了解。但医院疾病构成的变化除了与疾病谱的变化有关外,还与医院的各科专业水平有关,医院重点学科的科室患者较多,其相关疾病的疾病构成比也就随之增加,而医院弱势学科的科室患者较少,其相关疾病的疾病构成也就随之减少。作为医院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保证覆盖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各阶层特需、便民服务。因而,医院应根据本院疾病构成变化的趋势,及时调整人员及病床的分布、医疗设备的配置及诊前、诊中、诊后服务的跟进,制定切实可行的专科发展战略和完善专业人员梯队建设,在保持原有专科优势的情况下,拓宽医疗服务范围,既要抓重点科室的建设,也要抓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创造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诊治水平、给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为主题的新竞争领域。
[1] 金丕焕.医院统计方法[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35-238.
[2] 段纪俊,陈万青,张思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国际比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6):377-378.
[3] 张利平,黎天丹.1 878例手术恶性肿瘤的基本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2):191.
[4] 宋卫亚,牟伟益,宋洁,等.我市27 563例住院恶性肿瘤调查[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4):347.
[5] 黄志娟.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1):88.
[6] 梁小维,李国佩,游泳.1995~2004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