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金科玉律”
2010-01-15快乐吧主鹿川
·快乐吧主:鹿川
制度管理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金科玉律”
·快乐吧主:鹿川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经济法学士;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MBA);旅居加拿大。擅长市场策划、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及策划、以及信息系统工程领域实战运作,颇有建树;著有《管理智慧大激荡》
e-mail:bannvlu@hotmail.com
【场景】窗外,蓝色的海湾环抱着风光旖旎的带状公园,绿草如茵,山石点缀其间,秀色可餐。来快乐茶吧的客人是高新技术园区一家企业合伙人A。
【话题】制度管理不仅是企管基本功更彰显企业老板的管理智慧/企业中存在“制度变形”的种种现象及其危害/时值21世纪企业的制度管理是不是过时了、不管用了/企业制度管理的精髓是创建优秀的制度文化/机制性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度管理强有力的“推进器”/制度管理要与时俱进、在思路、机制、手段上不断创新。
合伙人A:吧主老师,我归国创业已有几年光景了,最大的苦恼一直憋在心里,形成了一个死疙瘩始终没有解开:为什么企业员工干工作马马虎虎,视管理制度为儿戏!本来都属于工作职责最起码的常识,在我们这里执行制度竟然这样难。这与国外企业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讲给人家“老外”都觉得不可思议。没办法,我只好整日里陷入了琐碎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去,一会儿耳提面命般地纠正不良习惯,一会儿又千叮咛万嘱咐地别再出什么差错,根本就没有精力和时间抓战略管理、产品开发的大事。
深夜里睡不着觉,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自我反思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不是出在企业基本制度规定不明确上?是不是出在我自己事无巨细管得过多了?其实都不是。于是我又从培育企业文化入手,希望能够用文化熏陶的力量影响员工的行为,增强执行制度的自律性,但企业文化建设谈何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吧主:古代先贤说过:“小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大体的意思是说,光会管事的人,只能算是个小聪明;善于管理人的人,也只能够上个大智慧;只有那些善于制定规章、讲究法度的人,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精英。古人把管理智慧划分成了三个层面或三个等级,制度管理是属于顶尖级的最高层次,由此可见制度管理的重要地位。
你知道大名鼎鼎的青岛海尔吧!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成为在国内率先国际化的大集团,有谁会相信总裁张瑞敏是从“禁止员工在厂区撒尿”入手,强化企业制度管理,终于取得了令人仰慕的辉煌业绩。当然,这个发生在十几年前的例子,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但毕竟是客观存在,足见企业制度管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像你这样从海外归来创业的典型“海归”,摆在面前的可能比国外老板管理企业还要多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制度机制尚不完善的企业,建立科学的制度管理机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也是对你能否成功创业的一个考验,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吆!
合伙人A:确实如此。对于我来说,虽说是件难事,但也算是不可多得的经历,经历就是财富吗!“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维系企业健康运营的保证。现在只是希望企业能快一些走向制度管理的轨道,我好腾出更多时间抓市场研发,岁月不饶人哪!
吧主:俗话讲“万丈高楼平地起”,面对目前中国企业的现实,或者叫“企情”,当老板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企业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补上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奠定制度管理这块维系企业健康有序运营的基石。当你急于推行某项先进管理模式时,一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基础管理上的矛盾和障碍,回过头来反思一下,转来转去又回到了制度管理的原始站立点上来。
你刚才列举的一些表现,可以划归到“制度变形”的弊端之列。我们所说的“制度变形”,指从表面看来企业并不是缺少管理制度,形象点说“墙上挂着,会上讲着,管理者吆喝着”,有的企业还把上百项制度条文编辑修订成册,如果武断地说某企业老板不重视制度管理,未免有些冤枉。实际情况又怎样呢?在企业内部大量制度规章走调“变形”,最典型的是执行上“双重标准”,一边对多数员工讲制度,讲规则,苛刻的一副凶煞神的派头;一边对熟人,对嫡系,对哥们,对朋友,讲变通,讲情面,睁一眼闭一眼,有章不循。企业明文规定的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中被曲解,形同虚设,制度管理所要达成的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的两项目标也随之泡汤了。
你试图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的想法并没有错,是否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现实矛盾,倒需要仔细地斟酌。企业文化本身是制度文化,从深层次上有助于员工对制度规章的执行,然而,企业文化创建是个“慢功夫”,“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推进制度管理本身还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培育,所以,制度管理是治理企业的“金科玉律”。
合伙人A:企业管理上更讲“顺天由人”,按自然规律办事,尊重市场规律,顺势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逆水行舟必翻船。
荣获2005年“中国企业管理特殊贡献奖”的远大空调,始终如一强调“制度是远大生存发展第一条件”,据我孤陋寡闻,企业把制度摆到了如此之高的重要位置上,并不多见。该公司专门设立一个独立工作的制度统筹委员会,先后制定制度文件多达3000多份,足足有1900多条、7000多款,达到了70多万字。正如这家“2003/2004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董事长所言:“我一直觉得,一个企业最强的不是它的技术,制度才是决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一个企业不是好与坏之分,而是成与败之别。没有制度管理注定要失败!”
吧主:坦率地讲,目前中国企业最欠缺的不是花里胡哨的这个管理模式、那个管理模式,而恰恰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举世公认的管理大师泰勒曾讲过:“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这句话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制度管理的真谛。有人可能会认为,今天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与泰勒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了,但是企业管理基本规律没有变,制度管理的光辉仍然普照着所有在市场竞争中追求效率和秩序的企业,赐予它强大的生命力。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运动健身业一直保持领先的武汉广场,在制度规范中把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过失,划分为轻度过失、较严重过失、严重过失三类,3个轻度过失累计为1个较严重过失,2个较严重过失累计为1个严重过失,那就要被自然淘汰。这套管理制度得到了一丝不苟的执行,企业业绩连年攀升。借用武汉广场老板的话“制度不是制定出来的,而是执行出来的!”
合伙人A:不知缘于何故,在国内企业中推崇个人权威管理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老板成了呼风唤雨的“神仙”,一贯正确的“真理化身”。在企业组织内某个人高于制度,某个人的嘴等于制度,某个人的权威大于制度,形成了执行个人意志与制度管理的矛盾冲突。
吧主:管理企业靠人治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民营企业尤为突出,简直到了令人深恶痛绝的地步。究其根源十分复杂,这也是制度管理推行难的原因之一。
有一种现象叫人啼笑皆非。有的企业老板以为制度管理不就是制定“条条框框”,那好办呀!叫手下人把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制度“克隆”下来不就行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制度条款肯定是最棒的,但是否适合你的企业、能不能行得通就很难说了。我上面曾提到的武汉广场,因为成功迎来了业界人士纷纷效仿,成套的管理文件被照搬照抄,却都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同行们猜测武汉广场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和窍门有招不露,武汉广场老板讲了一个“解开鞋带”的故事,道破了其中的玄机。顾客打保龄球都希望鞋子一登就上场,个个皱紧眉头解开鞋带子要5秒钟,鞋子损坏率增加。一位细心员工发现了“5秒钟”的秘密,每次提前“解开鞋带”,立刻写进武汉广场的管理制度,成了日常服务顾客的硬性规则,人们戏称为“小鬼当家”。制度管理不局限于制度制定、文本形成环节,更是一个企业特有的制度文化现象,所以说,同行企业拿走的不过是一堆可供参考的文本资料,根本无法拿走人家企业最优秀的精髓——制度文化。
合伙人A:讲得很有道理。我在管理企业时遇到最多的都是诸如此类的制度管理层面的管理实务问题,说心里话,我刚从海外归来时,还以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国内企业制度管理差不多到位了,现在看来差距还真不小。
吧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有一段精彩阐述:“人性不是本善,也非本恶,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是光明与黑暗、无穷大与无穷小之间的一个中项,是一个有限物”。企业制度管理是不是因为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时代到来而过时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CEO高尔文1997年接任公司后,一改先前严格制度管理的规矩实行放手管理,结果企业出现了15年来的第一次亏损,股票市值下滑,卫星通讯铱计划惨遭败北。美国权威杂志《商业周刊》给高尔文的管理能力打出了低分,舆论大哗,嘘声一片。此时的CEO高尔文感到大事不妙,不得不彻底改变撒手不管的作风,坚持制度管理,企业形势才逐渐好转。
合伙人A:有些人容易把制度管理与管理理念对立起来,盲目认为灌输先进理念支配行动,企业基本的制度管理可有可无了。先进管理理念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理念必须建立在企业制度管理之上,才能开花结果,否则,就象是飘飞在半空中断线的纸鸢,不知道在那里落地。以我观察发现,目前中国企业老板并不是管理理念不够新,而是制度管理不实,准确地讲不懂得把全新的管理理念化作制度管理的实践。“制度高于一切”,这是所有企业老板时时刻刻铭记在脑海里的。
吧主:据我所知,并不能简单说国内企业没有制度管理,客观评价应是虽有管理制度但制度管理不到位。制度管理与管理制度,这四个字颠倒一下位置,其意思就大不相同了。
为什么这样讲?每户企业都有一大堆规章制度,一些企业制度文本由纸质文本过渡到网络信息化,问题关键在于有了管理制度还不能替代制度管理,还要看能推进管理制度执行的那种机制性制度是否有效落实了。
讲一个“分粥游戏”。几个装修工在一起生活,没有计量器具,怎样才能公平地分吃那一盆粥呢?有的说,让大家信得过的品行高尚的人主持分粥,可时间一长就走样了,他就给自己亲戚朋友多分一些,最后几个人差点闹翻了天。有的人提出实在不行大家轮流坐庄,结果是自己当班的时候,粥吃不完,不当班时就挨饿,矛盾激化到了拳脚相加的程度。又有人提出一个看似很完美的方案,选举个分粥委员会,再搞一个监督委员会。这回虽说基本做到公平了,但监督委员们总是提出一些意见,与分粥委员们争执不下,等到每次分完粥也凉了。天长日久逼出来一个办法,既简单又有效,就是每人一天轮流值日分粥,分粥人要最后领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终于出现了。因为每个分粥人心里都明白,如果不能分的均衡,那最少的那一碗肯定就是自己的。这就是机制性制度发挥了推进制度规章执行的作用,可见光有一般的制度规章条文,没有机制性制度配套执行制度不可能坚持长久。
合伙人A:一语道破天机,这才是制度管理的核心。为啥一般规章制度执行难,是因为缺乏有利于推进制度管理的机制性制度,需要创建能激励和约束员工自觉执行制度规章的“制度机制”。要不,光靠管理者喊破嗓子、跑断腿也事倍功半,有了细化的规章制度再加上有效的机制性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管理才能形成闭合系统。
吧主:凭我个人判断,我们国内企业在制度管理上存在“几多几少”:流程性制度多,机制性制度少;单项规定制度多,综合性制度少;定性规定制度多,定量化制度少;约束性制度多,激励性制度少;照搬照抄制度多,自我创新制度少;纯粹的规章制度多,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少;变通执行制度多,严格执行制度的少。正是这些“几多几少”大行其道,致使企业制度管理不系统、不到位、不能持之以恒。
合伙人A:对此我确有同感。说到机制性制度这个概念,使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答案,在产权制度明晰的现代企业,虽然有了一大堆的制度规章为什么还不灵,除了人的因素外,机制性制度缺乏是其中的关键。在多如牛毛的企业制度规章中,机制性制度最能牵动执行者的利益,所以它是各项基础制度的灵魂。那么,机制性制度包括那些具体管理制度呢?
吧主:大体上包括:(1)企业各项责权利挂钩的责任制度;(2)企业日常绩效考核评价制度;(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约束制度。这三方面管理制度是员工最关注的、最认真对待的、最利益攸关的机制性制度,一个企业的机制性管理制度到位了,其他一般日常制度规章的执行就不用犯愁了。
企业机制性管理制度有着与一般制度规章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产生了良性驱动机制的作用。(1)与员工直接利益挂钩,直接影响个人收入多少;(2)责权利相结合,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3)以定量指标为尺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环境;(4)强化过程管理,管理目标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合伙人A:换句话说,机制性管理制度最能体现企业制度管理的综合素质,更反映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吧主:有诗云:“万类虽参次,适我无非新”。企业制度管理从根本上讲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符合市场竞争新环境的变化,符合社会发展阶段和员工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尤其是机制性管理制度更要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能拖后腿。
合伙人A:管理创新谈何容易啊!这是摆在企业老总面前永远答不完的一份考题,至于说能打多少分,那就看个人的修炼造化了!
【尾声】合伙人A刚来时还一脸倦意和疑惑,现已被灿烂的笑容一扫而光了。她轻轻地说一声:“老师,bye bye!”步履轻盈地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